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390)

韩熠说道:“不知道,等我问问李通古。”

结果这一问,李通古就亲自跑到了韩城。

李通古来的时候风尘仆仆面带风霜,显然基层的工作不太好做,不过人倒是精神。

他见到韩熠就直接跪下请罪说道:“韩公,此事是下官无能,误杀了齐国公子,还请韩公降罪。”

韩熠问道:“误杀?”

李通古苦笑说道:“这件事情也太巧了,齐国公子微服游历,正巧到了桐分,看上了那里一个乡绅的女儿收入房中,那个乡绅为了巴结齐国公子,就让他留在了家里极力款待,那个乡绅正好是下毒案的主谋,我带人过去拿人的时候,他们反抗了一下,然后我就……就地处决了,其中就有那个齐国公子。”

韩熠摸着下巴说道:“也就是说从头到尾你都不知道他是齐国公子是吗?”

李通古说道:“若是知道,我早就把他送回去了。”

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杀就杀呢,后遗症不就是齐国国君发了国书过来责问,并且让秦国交出李通古赔罪。

韩熠顿时了然,见到李通古愁眉苦脸的样子说道:“想那么多做什么,你既然来了就准备收拾一下整理春闱用的卷子吧,这件事情交给我。”

李通古没想到韩熠这么轻描淡写的放过了他,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十分担心因为这件事情让韩熠不好办。

而韩熠就很干脆了,李通古的确杀了人,这个要承认,但是给齐国赔罪是不可能的,交出李通古就更不可能。

于是他倒打一耙,说齐国公子乔装打扮来到秦国,是为了窃取秦国机密,并且在他的住处搜出了韩地的布防图,其心可诛,顺便还质问齐王:“你是不是太平日子过久了,皮痒想打仗了?”

可想而知,齐王收到书信的时候被气成了什么样,当即他就打算给颜徵写过书,不仅要让秦王交出李通古,还要让亲王责罚晸悦公!

他完全可以用开战威胁,反正现在秦国跟魏国和赵国都在开战,想必不会想要再跟第三个国家打的。

结果齐王的国书刚到颜徵的案头,直接被颜徵扔进了火炉的那天晚上,齐国王城地震了。

齐王从震中醒来,往外跑的时候听到有人再喊:“秦晸悦公来炸王城啦,大家快跑啊!”

齐王如今已经知道了燕王城是怎么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的,顿时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等到他逃离了王城,到了外面的行宫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写国书给韩熠,请他高抬贵手,齐国愿以百万明珠做赔礼。

韩熠:????跟我没关系!

第335章

韩熠头一次知道什么叫天外飞锅, 你们王城出事情到底怎么回事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更何况他没事儿闲的炸王城做什么?齐国跟燕国的情况又不一样, 当时韩熠回去炸王城主要是想要吓唬一下燕王, 那个结果他也没想到啊。

而且当时他已经到了燕国腹地,手上还有材料有这个条件。

现在他想要炸齐国王城还要千里迢迢跑到齐国去,万一齐国也搞个什么通缉令他还要不要回来了?

当初从燕国回来的时候他就答应过颜徵,轻易不会再去别国。

谁知道会不会还有哪国的王跟燕王一样抽风, 你觉得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做的事情他偏偏就敢做。

当然韩熠对于齐王这种一惊一乍的反应只是有种好气又好笑的感觉,但也没放在心上。

如果让齐王误会他跑去炸了齐国王城能够让齐王收敛一点的话也还不错。

唯一让他郁闷的大概就是还要写信给颜徵解释, 顺便将最近的工作报告一下, 让颜徵相信他没有时间跑去炸齐国王城。

实际上其实他不写颜徵也不会误会, 因为他正对着两封国书不知道做何表情。

一封国书是楚国国君发来的, 一封是齐国。

齐国国君生怕韩熠做了事情对秦王有所隐瞒, 所以干脆写了两封,当然也不排除他还是在想方设法挑拨离间。

这种方法虽然看上去有些简单粗暴有些低级,但很多时候却意外的好用。

颜徵看出来对方的用意也没放心上, 真让他无语的是这两封国书都是一样的内容——带有求饶语气的谴责。

谴责韩熠动不动就炸王城有违天和。

是的,不只是齐国在谴责,楚国也在谴责,因为同一天不同的时间段,楚国的王城也经历了一次大地震,只是程度比齐国要轻一些。

齐王的国书显得有些气急败坏——你们杀了我儿子, 我只是让你们赔罪而已啊,晸悦公居然跑来炸王城,你们讲不讲道理?

如果炸王城这个前提成立的话, 那的确有些不讲道理,然而怎么可能呢?

从韩熠跟他分开这才过去多久?韩熠除非装个翅膀飞过去,别说他那个飞鸢,那东西韩熠也跟颜徵解释了,不可能长途飞行。

哦,韩熠一个人长翅膀还不行,他带的那些人都得长翅膀才行。

不带人不行啊,他首先要弄清楚齐国王城的下水设施的构造,然后再挖洞进去埋火药,这可是个大工程。

只是齐王似乎不明真相,他好像是觉得韩熠不用跑到别的地方,就站在韩城对着地图指一下表示:我要炸齐国王城。

然后齐国王城就炸了。

这也是韩熠觉得没法解释的地方,想要达到这种程度他得先研究出导弹才行!

齐王的国书如果是气急败坏中透着怂的话,那楚国的国书就从头到尾都透出一种茫然委屈的感觉。

自从六国混战之后,不仅仅是齐国猫在一旁努力发展自己,楚国也在暗中努力。

要知道比起其他国家,楚国也算是老牌强国了,只可惜最近这些年国力开始一点点走下坡路,五国伐秦之后楚国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已经从一流强国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现在楚国从上到下都想恢复往日荣光,看着秦国崛起他们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说实话看着这份国书,颜徵都有些拿不准楚国的态度,不知道楚国是真的觉得韩熠炸了他们的王城,还是在试探秦国对楚国的态度。

甚至他都不知道楚国跟齐国是不是也有通气,要知道楚国跟齐国其实也算是姻亲之国。

不过现在就剩下了七个国家,国与国之间除了秦赵两国是世仇没有和解的可能,其他的国家都是今天是敌人明天就合作的关系,没有几个国家没结过亲的。

颜徵拿着国书问道:“丞相和大庶长怎么看?”

钱丞相跟大庶长互相对视一眼,大庶长小心翼翼问道:“王上,此事是不是还要听听中书令之言?”

这俩人这也是被忽悠傻了吗?觉得韩熠真的有那个能力在韩城就能炸了千里之外的城池?

颜徵无奈说道:“不用,他若是要这么做至少也要跟我通个气的。”

颜徵这么说这两位就信了,如果已验证说韩熠会通知朝廷他们肯定不信,但……上次颜徵冲冠一怒之后,他们就知道这俩关系绝对不一般,现在许多大臣已经开始暗搓搓讨论颜徵跟韩熠现在到底什么关系。

所以颜徵若是说韩熠没做,那么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既然真没做的话,那么转圜的余地就富余了。

钱丞相搓了搓手小声说道:“其实……这件事倒也不必非要给这两国什么交代。”

颜徵纳闷看着他:“丞相为什么这般小心翼翼?”

钱丞相有些尴尬说道:“主要是这件事情还需要中书令的配合。”

还能怎么配合啊?简单来说就是背锅呗。

钱丞相这么小心主要是担心韩熠不愿意,现在满朝文武都不愿意得罪韩熠,可以说韩熠在这方面比当初的姜不韦还要过分一些。

不过韩熠没有那么霸道,折腾了半天把自己折腾韩地去了,政治上没有把持朝政,并且利益上也没跟其他朝臣产生冲突。

他的产业其他人也模仿不了,想要抢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所以钱丞相只是小心,并没有将这个想法咽下去。

颜徵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震慑?”

钱丞相点了点头,笑得有些贼眉鼠眼说道:“虽然王上和我们都清楚中书令未曾这般做,但他们不知道就行了,这一次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件事情给他们心中埋下一个种子。”

大庶长补充道:“虽然短期之内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但足以令楚国和齐国不敢主动挑起战争,更甚至我们可以联合齐国攻魏!”

云长歌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