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理上,只有英军从斯里兰卡退走,才达到了大明的最终目的——将英国的主力驱逐出印度洋。

但大明的水师如今确实没有这个能力。

拉克希米又提出,说借大明的船只靠近斯里兰卡,然后用大量的印度士兵去打抢滩登陆战。

俞星城不太看好。

首先面对英国的战船与火力,打斯里兰卡登陆战,恐怕要上万条人命牺牲在海滩上还未必能赢。

其次拉克希米靠民族情怀聚集起大量的雇佣兵,但斯里兰卡早早独立,历史上和印度发生过很多战争,又早早被荷兰人与英国人先后占领。在印度人眼中,斯里兰卡就是完全另一个国家,让他们为了攻打另一个国家而豁出命去,他们必定不肯。如果拉克希米强行下令,反而会遭到名声上的诋毁。

但拉克希米实在是明白,这一百多年的被殖民史,英国人的领地反反复复,就像是无法根除的皮癣。如果还留着病灶在斯里兰卡,印度必定会遭到更猛烈地反攻与反噬。

俞星城则建议小燕王发信回朝廷,让朝廷从广州水师调派兵力,如果顺风顺水,到达斯里兰卡大概十二日左右,他们或许可以围岛而等待广州水师支援,汇合后发起总攻。

但小燕王实话实说,递消息回朝廷,哪怕是几位仙官不眠不休、飞山越岭送信,最起码也要五六天才能到。朝廷研究研究做决定又要七八天,再消息递到广州,再准备准备调兵,船队驶过来,一个月都未必来得了。

俞星城也沉默了。

但就在他们想着是否就此暂时退让时,加尔各答来往的快行小商船递来了消息。

他们在商路上看到了大明水师的新船队!而且配有先进且快速的鲸鹏,已经行驶过淡马锡,估摸七八日之内就能到达!

大明的使团俱是惊喜,连小燕王也拊掌道:“难道是皇上听说我们的水师损毁严重,所以早就打算派船队来支援我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俞星城:唉,这可怜小黑蛇,我应该对他好点。

炽寰(坏笑):“嘿嘿!给老子吃屁吧!”

俞星城:……今天又是温柔的那部分自己被炽寰给气死的一天。

**

新年快乐!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过好这个年。也希望大家更有防范意识,尽量多在家宅着看看文刷刷剧,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安全!

不过我大年初一就没有更新了。断一天,之后继续。

第113章 照片

俞星城惊喜之余, 也忍不住猜测。

皇上为何会派水师前来?

几日后,水师到达加尔各答港,小燕王与俞星城等人, 在一艘远洋宝船上和带水师前来的将领会面。

来的将领是福建行都司的年轻将领,说是戚氏后人, 名雨信, 年岁虽不过三十上下, 却是曾经剿灭过南海海贼的名将之一。他礼节周到,身材高大,严肃到一丝不苟的将领, 虽然还年轻, 却样貌正派死板,嘴角微微下撇,似乎世间绝无任何事能让他高兴的起来。

但戚雨信听闻她姓俞, 对她表现出了几分温和,又听闻小燕王介绍她的一些事迹, 面露敬佩, 朝她恭敬一礼。俞星城看他如此可靠硬派,却又有君子之风, 颇有好感。

也可能是戚氏、俞氏两家有三百年故交——虽然中间各自落魄过很多年。俞氏又重新成为襄护北地的名将家族,戚氏与俞氏或许相互之间都有些帮衬。

戚雨信不愧是军旅出身, 简明扼要的表达了京师朝廷的意思。

他们支援的目的,一是听说船队受损毁颇为严重, 他们将会随行小燕王, 护送至小燕王到达红海附近,直至任务完成后班师回朝。二是,朝廷想要让小燕王与拉克希米缔结协约, 将斯里兰卡岛开辟成特别贸易地。

类似于淡马锡一样,既有一定的自治权,也能给往来的大明商船大开便利,取消关税,甚至有大明官员在此身居要职进行管理。

但问题是——斯里兰卡压根就不是印度的地盘啊。

人家根本就是个独立的国家。

不论朝廷是否知晓此事,是否了解这个国家,现在都不重要了。

这个小国在被荷兰、英国入侵时没能力反抗,到了这会儿大明和印度把它放在餐桌上分食的时候,也一样没得选择。

印度也乐见其成。

毕竟斯里兰卡小国本来就曾因宗教原因与印度有过些不妥,相较于被英国军队驻扎着,当然不如印度和大明共同接管,把这地方变成繁荣的贸易之岛。

斯里兰卡也成为印度在管控南亚次大陆之余,又对外赢得机会的一个窗口。

至于斯里兰卡人怎么想,会议上的大人物确实不怎么在乎。

但英国这时候,终于慢吞吞的又提出和印度和谈,交换人质之类的要求。但实际上,英国最早扣押的一批大明水手船员,早在他们逃离孟买的时候,就没带走,扔在了城内的监狱里,在拉克希米攻下城市的时候,就已经解救了他们。

现在俞星城他们手里握着上千名英军俘虏,还有十几位巫师与迦勒,而英军手里根本就没什么俘虏,谈不上什么交换俘虏。

迦勒快被折磨疯了,几次托消息给亚瑟和俞星城,恳求他们放他回去,甚至说“克拉克家族会用重金来赎他”之类的话。亚瑟倒是几乎不理,俞星城暂时不想放他——这人确实掌握大范围杀害凡人的能力,如果放他回英人身边,他可能会再度参与战事。

她必须拖着人质一事。

而在戚雨信率领水师和小燕王汇合之后的第二天,随着戚雨信前来的鲸鹏,就和斯里兰卡上空的飞艇发生了交火,大批环绕在鲸鹏周围的仙官随行,以肉身飞至英军飞艇附近发起攻击,第一日的交火,就击落了英军过半数的飞艇。

俞星城毕竟是文官,没能参与到进攻计划中,但她也大概能理解戚雨信的意图。

就是轰炸,围岛,与小范围袭击骚扰。

此次下西洋,大明鲸鹏数量更多,但战船的战力稍弱,戚雨信要先打击英军在斯里兰卡上的制空力,而后围控岛屿来消耗岛上的资源,不断轰炸来袭击港口战船与城市,逼迫英军先陷入崩溃。

而且斯里兰卡作为海港众多的岛国,虽然有能够修船停船的船坞,但完全没有能够修复飞艇的技术和能力,只要大明毁掉飞艇,整个斯里兰卡上游就任鲸鹏遨游了。

俞星城比较担心共济会会有些人出来袭击鲸鹏。裘百湖显然跟她想法一致,特意有成队的仙官、天兵襄护鲸鹏,但只有零零散散的下阶巫师出现,并不成规模。

这一点符合戚雨信的预测。

共济会是一个以贵族为主的巫师群体,他们绝不可能会一直冲在前线。如今形势已经如大厦将倾,他们必定是最早逃离印度洋的一批。而斯里兰卡岛上,有的只是被下令坚守在这里的普通士兵,还有一些从印度逃离的官员、商人。

如果英军不为所动,坚持要守着斯里兰卡不离开,届时再在鲸鹏轰炸的配合下,发动抢滩总攻。

俞星城有些佩服这戚雨信,他懂战术更懂人心。如果斯里兰卡的英军既无支援,又无希望,物资不足,围困异乡,必定会先内部崩溃。

再加上鲸鹏又是甚至会投下一些剪报和纸片,剪报上是关于英国境内打压工人,制定谷物法案提高粮食价格的民生新闻,刺激士兵的爱国心,并让他们想尽快回国。纸片则是用铅字印刷着“只求离开,等待和谈”“我们与你们的家人,都只是希望你能够回家”之类的大字。

关于投放剪报与纸片这一点,还是俞星城率先提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显然还没有这种宣传手段,几位都司官员似乎也嗤之以鼻。但谭庐与戚雨信都赞成这一举动。

就在这些剪报与纸片被投放的第三天,也就是围岛的第十一天,英军就终于派出代表,驾驶着系有白旗的船只靠近大明的船队,请求和谈。

也有大明的战船不懂白旗的含义,在最早接触的时候还攻击了这只谈判船,幸好被戚雨信立刻传鼓制止。

那艘谈判船到达大明的远洋宝船后,不少护送着代表来到宝船上的士兵,似乎还因为之前的袭击,心有余悸,两腿发颤。

来和谈的不是别人,正是文森特。

在开始和谈的时候,俞星城当时还正在与礼部主事、谭庐正在二楼商议印度修铁路一事,末兰就急急忙忙上楼来:“俞少卿,小燕王请您下去参与和谈。”

马桶上的小孩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