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班长,一顿小烧烤儿请下来,八个人,又都顾着每一次见面的形象问题,没喝酒,两百块钱吃到撑。不但选课的问题圆满解决,主要是,铺垫了这么些天,把两个宿舍的联谊事宜给搞定了。
李大班长就是是李大班长,上了大学,人家也一样还是老大。明明年纪不是最大的,偏偏全班同学都管他叫老大,人家自己说了,这就叫人格魅力。林星则坚持认为,是软妹币的魅力。
不管是因为啥吧,反正人家李子木是一如既往的混得好。还一开学就混到学生会的外联部。就是专门给学生会办的各种活动出去拉赞助的地方。林星还笑话他,说这准是又要拿他老爹的钱给自己买政绩了。
这话李子木不能服气呀!必须得把面子找回来。于是就在他接的一个活儿,找了他舅,给赞助了五千块钱。哈哈……
那人家也理直气壮,真没拿他爸的钱!
“就是个傻子,二百五。”林星看着特意跑女生宿舍找她显摆了一把的李大班长,就只能这么评价了。
她自己也参加了学生会,新生报道的时候,学校林荫道两边学生会各社团都在摆摊招人,她顺手接了几个传单,好奇嘛。以前光知道两点一线的学习了,大学生活,哪哪都是新鲜的,都想试试。选来选去,挑了一个文学社。
爱好这东西,真是挺神奇。往往一好上,就是一辈子的事儿。林星对写作,就有点儿这个意思。虽然被生活所迫,不能像她妹那样自由选择想学学啥吧,业余爱好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不过姐仨在Q群里聊天的时候,林月却说了,这也就是没有烹饪的社团,要不然,她才不会混文学社呢。只会看不会写的人,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真爱?
好吧,她那么说林星居然无法反驳。
姐仨的小群里,林月被学习绑|架了,是不常在的,聊天的主力军就是两个大学生了。聊的也都是彼此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啥的。对对方的学校,都挺好奇的。
这一聊,就看出来对比了。
按说省大也是非常好的大学了。
可人比人得扔。还是很气人呀。
不说别的,就说那线性代数吧。
林星他们也开了线性代数课,八周的课时。学了两个月,林星觉得自己超级努力,学那破玩意儿,差点儿要了她的半条命。没了黛玉这个拐棍儿,只好拉李子木凑数儿,好歹的,考试的时候,熬到82分,拿个了B。把她美得,不行不行的,超级有成就感了。
可一听到黛玉说了她的遭遇之后,这一对比。
“接下来一周,我戒网了。”
林星立刻决定,跟她妹绝交一周。
第六十五章
元旦, 是黛玉最忙的时候。
新年嘛。
十一刚开学, 她还在适应课程当中,把外面的事儿基本都屏蔽了。三个多月下来,啥都习惯了。又马上要放寒假,只剩下两门课还没考完, 时间多得很。
对黛玉来说,是没有所谓考前突击复习这一个问题的。从来没有把问题留到课下的习惯。每天自习时间那么多, 啥事儿搞不定啊。
她又没啥娱乐活动。就是上上网玩玩游戏而已,每天最多一个小时。多的是不肯浪费那个时间的。
怎么说呢,就是又忙又轻闲。
忙呢,是事儿真不少, 不只学习的事儿,班上的活动,学校的活动啥的都不少。还要应付一些社会活动。轻闲呢,也事儿虽然不少,但也只是占据课外时间,并没有压缩自习时间。
或者换个说法吧, 别人谈恋爱的时候,足够黛玉处理好所有的课外事物了。
谁让她是单身狗一枚呢!
可别说啥学霸不学霸的了。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 就没有啥学霸与学渣之分的,少女怀春, 少年慕艾, 这就是天性,跟智商真没啥关系。
刚一开学, 不到两个月,宿舍里面,吴迪和宫禧就“阵亡”了,从此有异性没人性,宿舍的集体活动,三回里能参加一回就不错了。
最可气的是王在梅那样儿的,谁能想到呢,她在校长老爸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偷偷的谈了两年恋爱,据说高三毕业的时候聚餐,她男朋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对着她狂唱《只爱你一个人》,第二天全校都知道了,两位学霸还是一对儿。可那会儿成绩都出来了,一个华青,一个京大。谁能说啥?说人家不早恋的话,能更好?还能怎么好?所以这事儿吧,就成了他们那个市各大高中之间的传奇事件了。也因为两人优秀得旗鼓相当,双方家长还都挺乐见其成的,开学前,还一起吃过一顿饭。所以,王在梅这个宿舍二姐,从头到尾,就没怎么跟他们热络起来,人家有家务事儿要忙嘛。
还剩下三个单身,李婷呢,是高中同学每周一封情书的进行中。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天儿了。孟凡靓这个五妹,就比黛玉大两岁,才17,六岁上小学,还只上了五年。跟黛玉的“遭遇”差不多,从小到大,比同班同级的小一大节,人家都不带她们玩儿。黛玉好歹还有个暗恋的小哥哥呢,孟五妹,已经被家那十几个堂哥折磨得没爱了。
黛玉,就更不用说了,离成年还好几年呢。
班里的男同学,拿她真当小妹妹的。有别的系男生跟他们开玩笑,说他们坐拥宝山,国民妹妹是啥素质,近水楼台先得月,美死他们得了。人家是咋回的?近水楼台?还先得月?咱可是法律系,三年起步的事儿,你敢干?那你去试试?
得,谁也不敢试。
三年起步,吓人呢!
虽然是开玩笑,那三年起步的量型是对十三岁以下幼女来说的。但是从那话里,也看得出来,在京大男同胞们的心里面,黛玉就是那十三岁以下的小妹妹呀!
不过,黛玉也没再在乎的啦。
从来没往那方面想过。
就是那小哥哥,有点儿白月光的意思了。
有时间黛玉自己都在想,如果不是当时冰场里的灯光那么朦胧,又刚好在她“落难”的时候,小哥哥伸出了援手,让她免了摔个狗抢X的窘境,又或者,有机会多说几句话的话,是不是就能听得更清楚,他的声音是不是那么好听了?是不是所有那一切就不会全都被她加了厚厚的一层叫梦幻的滤镜?特别是在发现小哥哥有八分以上长得像著名偶像明星之后,她自己都有点儿分不清,有多少是偶像光环加持的,有多少又是那短暂的几分钟相处中想像出来的?
不管是为啥了。其实有个朦朦胧胧的想象挺好的。至少想起小哥哥的时候都是美好的,就是追星的时候,看到的也都是偶像光鲜亮丽的一面,和那惊艳到一点儿都不偶像,非常非常实力的彩虹音。
而不是前面的十来年,想起来的,不是眼泪就是心疼,要么就是懊恼和尴尬。
人人都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冷清的,高洁的,不染尘埃的。是晶莹剔透的,是不能被功名利禄玷污的。
黛玉现在越来越不觉得那是她自己了。
别人看着好。可她真真正正的活过一回的人,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好是好,可命不长呀!
活着真挺好的。
那样的人,包括她自己,包括宝二爷,包括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们,哪怕是更通透的宝姐姐,都不会有好结局的。
人哪,还是得活得现实点儿。像刘姥姥。大概也只有到了她那个年纪,经得多了,见得多了,才能弯得下腰,又能守得住本心吧?
黛玉现在就羡慕刘姥姥的处世之道。可她现在做不到,她弯不下腰,放不下脸面。也是,自打来到这个世界,林大海哪怕只是在家里种地,也从来没让闺女们受过季屈。上学这么多年,就是小学跳级的时候,被为难过两回,也都被父母硬顶回去了,她是没受到任何波及的。包括后面亲戚情份上的一些事情,也都是贾敏处理的,从来没有拿到她们面前说过。再之后,真的是一路顺风顺水了。也确实没啥需要她弯腰低头的现实。
就这么活着吧。
不憋屈,还男女平等,不用被圈在大宅门里,能一展她的抱负,多好。
哎哟,又想多了。
电视台还等着她去录新年晚会呢,车都在宿舍楼下等着了。
得赶紧收拾了。
这个新年过的,赶场子一样。电视台之前帮着学校做过宣传,还帮过学生会跟某大厂拉过赞助,那赞助商就是黛玉唯一代言的那个牛奶品牌,人家也是看在代言人的面子上才出的钱,多多少少跟她都有关系。学生会后来还特意找了她,会长亲自出面,请她吃的饭,把借了她名头的事儿给过到名面儿上了。后来还给了她一个类似名誉会员的缺儿。就是在学生会里挂了个名儿,实际她啥也不用做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