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连他位为丞相的时候都没有得到过的信任,想也知道自己再次被启用,应该是皇帝对自己外孙女出谋划策的奖赏了。
王仲轩原本还以为,自己剩下的这一点儿势力只能就这么等着烟消云散,或者到自己的孙子能够步入仕途的那一天交给自己的孙子。
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女竟然真的有本事以女子之身步入仕途,那他剩余的势力不如交给外孙女了,反正外孙女得势之后,不可能会不提拔自己的表哥,他的这位外孙女可是极重感情的人。
尹双双也有点意外王仲轩竟然把自己的剩余势力给了自己,心中不可避免的有了些小感动。
一时忍不住便多叮嘱了几句:“外祖父,无名先生是一位十分好相处的人,皇上心中也一直惦记着无名先生。
世人都以为皇上对无名先生的照顾是因为宠爱皇后的原因,但事实是相反的,陛下是因为尊重无名先生,才对皇后更多了几分爱重。
皇上一再给皇后盛宠,为的就是要让人知道,无名先生就算不再是丞相,也依然是国丈,轻动不得。
外祖父和无名先生在一起,凡事不要越过无名先生,待到书院办起来,外祖父多交一些学生为官之道。
若日后外祖父的门生遍天下,得一个清贵名声,也能传承家门,书香门第不招皇帝的眼,远比勋贵和世家更容易传承下去。”
尹双双知道王中轩之所以想要一个从龙之功,其实不过是想将家门如世家一样传承下去,可王中轩却选错了路,当今皇帝决不会允许再多一个世家。
王仲轩点了点头,认真的答应下来。
这道理其实他最近也明白了,只不过他是被贬了官之后,历经大起大落才明白的。
而他这位外孙女却在仕途得意之初就已经明白这些,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既然已经接了秘旨,王仲轩就不能继续在京城了,他拿着秘旨直奔尹双双的家,去找无名先生,然后一起执行皇帝的秘旨。
…………
变法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只有简简单单几样,各种细节方面都要想到了,皇帝能信任的心腹不多,因此一直都只是跟尹双双和安大将军一起研究变法之事。
为了方便谈话,尹双双和安大将军最近几日都是直接住在了温泉行宫之中。
这个对安大将军来说是皇帝荣宠的意思,只会惹人羡慕而不会招来闲话,但对尹双双来说名声就不太好听了。
尹双双到不在意这个,皇帝将她当做臣子,那么尹双双就要做到一个臣子的本分。
既然以女子之身踏足男人的领域,她早已经把自己可能会面对的一切都想好了,也早已经放弃了身为女子所注重的那些东西。
其实尹双双本也不在意这些只为了压迫女子,才产生的那些规矩束缚和名声,这些东西有没有对尹双双来说并不重要,达成自己所愿才是最重要的。
第1150章 女相 87
尹双双自己是不在乎什么名声人言的,如果在意那么多她就安心嫁人生子了,还说什么和男人比肩,位极人臣。
虽然尹双双自己不在意,但是安大将军却觉得,这样下去不成,因为这样尹双双的未来肯定有隐患。
这一天,在议事结束之后,安大将军终于忍不住对皇上行礼道:“陛下,如今变法之事已经商谈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差去做了。
不知道陛下有没有想过尹姑娘日后的问题,臣知道陛下一定会给尹姑娘一个官职,多半还会是天子近臣。
但是陛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尹姑娘的才华,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女子为官的,他们会用各种卑鄙龌龊的想法来猜测尹姑娘和陛下之间的关系。
到时候,无论是陛下还是尹姑娘都要承受流言蜚语,尹姑娘不是被说成是狐媚陛下的祸国妖女,就是被人说成是女佞臣,因为尹姑娘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为自己说话。
毕竟尹姑娘如今做的一切,都是不能说出去的,否则必然会招来世家的报复,如此一来,在外人眼中尹姑娘就是毫无功劳突然成为天子近臣,自然会出现诸多不好的猜测。”
说到这里,安大将军深深的弯下腰去,语气充满郑重的继续道:“若陛下真的爱重尹姑娘的才华,还请陛下为尹姑娘着想,别让尹姑娘被人非议。”
尹双双站在一边,被安大将军维护的有些感动,却也不能说什么,毕竟事关自己她不好开口,不过这个问题尹双双自己之前也想过,但尹双双觉得这些都可以在时间之下冲淡。
狐媚惑主,自己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她的头脑可不只能用在变法上,只要时间长了,她是不是有真材实料自然会有公论,这个问题尹双双从不担心。
至于成为一个女佞臣这一点,尹双双还真不在意,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对她没有影响,更何况变法成功带来的好处是改天换地的,她就不信日后的历史会不给她一个公道。
要知道历史本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到时候她就是胜利者,至少她可以保证史官笔下的自己是客观的,而不是被扭曲的。
安大将军的话让尹双双感动,也让皇帝深深的看了安大将军一眼,半晌笑着道:“爱卿所言,朕自然也想过,朕可不是一个不会体贴臣子的皇帝。”
说完皇帝看向尹双双:“之前安大将军所言的确很要紧,所以朕想了两个法子,一个是朕特旨让你和京城的举子们一起参加一场科举考试。
名正言顺的取得功名,然后入翰林院,这样虽然依旧难免风言风语,但到底可以堵住一些人的嘴,毕竟你的才华会实打实的让人看到。
只是科举考试条件艰苦,身体好的人都难免大病一场,朕担心你的身体真要去参加科考,未必能够坚持的下来,你要是真出点差错,对朕,对天下百姓可都是一个大损失。
所以朕想出了第二个办法,朕册封你为县令,将你下放地方,不过分给你的县必然不会是太好的地方,而你必须做出足够好的政绩来堵住百官的嘴,否则就是朕也无法把你再调回京城为官了。”
皇上的确是真真正正为尹双双好好的考虑过了,这两个办法都很不错,而且各有优缺点,京城做翰林能让尹双双更容易贴近皇帝,随时帮助皇帝调整变法出现的所有变数。
而且历来大官都是出自翰林院,丞相更是非翰林出身不能做,不过就好像皇帝说的那样,这个办法再好尹双双也不能做。
科举考试的号房是出了名的难熬,健康的人进去都会大病一场出来,甚至有死在号房里的,虽然这样的人少,而且多半是身体本就不好加上压力大。
不过就尹双双这个小身板,比身体最不好的人都还要差,真要进去用不了两天大概就要凉凉了,还提什么以后啊,压根就没有以后了。
外放做官的缺点也很明显,她是女子,出去做官肯定不能服众,而且当地的百姓们会不会相信她这个女父母官也是个问题。
但好处是到时候她是一把手,底下人不服气她总有办法可以收拾,上面有皇帝撑腰,也不怕上官为难,而且远离京城这个处处都是高官的地方,也更好让自己放开手脚。
所以综合考量之下,尹双双还是觉得外放出去,做一个县令更好一些,也更容易做出成绩来。
下定决心之后,尹双双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臣女愿意外放出京城,去做一个县令。”
皇帝笑了:“朕就知道你会这样选,你这丫头看着无欲无求的,其实最不喜欢束缚,在京城到处都是能够压你一头的高官显贵,做官束手束脚的,你这性子肯定是不愿意的。”
“还是陛下了解臣女,臣女多谢陛下体贴,为臣女打算周全。”尹双双面带浅笑的恭维皇帝。
“你是朕的智囊,朕日后用到爱卿的日子可多着呢,自当为你打算周全,你离京之后,朕会派暗卫跟随保护你,免得世家万一知晓了你的威胁派人暗算你。”
这是皇帝的体贴,也是一种监视,变法这样的事情根本就秘不起来,就算一时隐瞒住了,日后也必然会被人发现,所以皇帝此举的确是在保护尹双双的安全。
而且暗卫还能负责给尹双双和皇帝传信,方便尹双双了解变法过程,可以随时帮皇帝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