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1183)

作者:蜜语心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在得知柳溪在青楼里的生活之后,方妙晴左思右想还是放弃了继续做什么,只是让人盯着,决不允许柳溪被人赎身,然后就不再关注柳溪了。

方妙晴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万幸她有一个好外祖母,处处帮扶她,不用真的白手起家那么困难。

至于柳溪,就好像之前方妙晴对亓官双双说过的那句话一样,谁说死亡就是最好的惩罚,有的时候,没有希望的活着比死了更可怕。

另一边,知道方晶耀和方妙真的下场之后,亓官双双也同样不再关注这两个人了,前世今生方家都被她弄破产,报仇两次足够了。

亓官双双最近在大量的收购粮食,她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之后的灾荒做准备。

亓官双双记得再过三个月,蕴城周围两省同时大旱,无数农人陷入了颗粒无收的绝境中。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亓官双双还是个纨绔,加上刚刚丧父丧母没多久,也没心思想别的,就只是花钱捐了个粥铺就算了。

而这辈子,早已知道这件事的亓官双双想要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些受灾了的百姓们做些什么。

犹记得上辈子大旱发生之后,百姓们没有粮食,日子一开始就过的十分艰难,因为前一年也是干旱。

虽然没有旱的颗粒无收,却也是勉强维持温饱,很多地方都需要官府开仓赈灾才熬过去的。

就算如此,一场小旱灾加上今年的种子钱,也耗光了百姓们的大半积蓄。

今年的旱灾发生后,朝廷虽然减免了赋税,可赈灾的粮食却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调来。

因为前一年的干旱,周围府库本就不多的应灾粮食早已经耗光,接连的干旱导致新的粮食还没有存储进去。

如此情况之下,官府也没有办法,百姓只能花钱卖粮,而粮商却趁机不停的抬高粮价,百姓们手中的钱财不够,最后只能卖儿卖女。

等到朝廷的赈灾粮迟迟赶到的时候,百姓们已经被逼到了没钱卖粮,易子而食的程度!

这场旱灾过后,有童谣在街头传唱:“年前大旱来,粮价日日变,百姓倾家产,不能得饱腹,前日小儿满地跑,今日不闻儿啼声,原是家家易子食。”

虽然并不是真的家家都那么放弃人性的易子而食,弄得不闻儿啼声,但是这首不知从何而来的童谣确实直白的说出了旱灾下最惨烈的人性。

亓官双双不是什么圣人,想着舍己为人倾家荡产去帮这些灾民,她也没那么高的觉悟。

但是提前低价屯粮,等到灾荒发生的时候用这些粮食不赚钱的平衡粮价,低价卖粮,别让百姓惨到易子而食她还是能做到也愿意做的。

而且这些事做好了只不过损失一些人工和时间,虽然做这些事耗费的银子真算起来数量也不算太小,但是这些损失亓官双双还是承担得起的。

亓官双双是让人去几个产粮大省购买的粮食,然后运回蕴城周围几个旱灾最严重的城镇之中,只等着旱灾到的时候卖粮。

亓官双双做这些有些打眼,不过倒是也不用担心会被有心人说她是妖孽,竟然能够提前发现灾荒什么的。

因为钦天监早已经派人来这里查看过,并且几次上奏折向皇上表明此地有旱灾的可能,让皇帝提早预防。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钦天监是真有本事,天象地质全都精通,所说的一切有理有据,完全不是那种云山雾罩的懵人,搞什么封建迷信。

不过可惜,本朝皇帝是个懈怠朝政的好色之君,一天到晚只喜欢在后宫抱着她的三千美男享乐受用,百姓们日子如何,她根本不管。

而朝中掌权的是几位喜欢溜须拍马的大臣,加上一个非常受宠,大胆到勾结朝臣,能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的林贵君,而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心系百姓的。

钦天监所言将有大旱的事情,皇帝根本就没有当成一回事,钦天监正史奏报了好几次,皇帝都当成是她在杞人忧天。

加上皇帝身边的宠爱的林贵君又不喜欢钦天监正史,对着皇上说了好几回谗言,皇上听信了,然后竟然把钦天监正史给打入了天牢,说她危言耸听,扰乱朝堂。

还是其他几位忠正的老臣知道钦天监正史的本事,联合给她求情,才算是把钦天监正史的给救了下来,之后几位老臣又坚持让皇上处理钦天监测算出来的大旱之事。

第1588章 女尊 18

皇帝对此十分的恼火,她觉得自己是被这几个老臣给驳了面子。

皇上有心不理几个老臣的诉求,可惜这几位老臣地位不同其他,在朝中影响力极大,皇上也不能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一点面子都不给。

可要让皇帝服软向臣子低头,那她是万万不肯的,两边都不肯低头,一时间皇帝和她的几个老臣就这样僵持不下起来。

只是总是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事,老臣们长时间逼迫皇帝是大不敬。

而皇帝长时间晾着老臣是不体恤臣下不重视人才,会失去人心,虽然这皇帝其实也没什么人心可失去了。

就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场面让皇帝着急到头疼的时候,林贵君又来给皇帝出主意了。

然后皇上竟然听了自己宠爱的林贵君的法子,派人去即将发生干旱的地区下旨,说钦天监测算出此地将有大旱,让百姓们自己预防。

如此处理办法,简直就是不负责任至极,当场气的两个老臣辞官告老。

而百姓们听到这样一个无厘头的圣旨,除了一头雾水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反应。

钦天监是个冷僻的官职,离着百姓们太远了,有好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所谓的钦天监是什么,至于干旱,同样并没有太多人相信。

百姓们的心里都是趋利避害的,她们虽然惧怕皇权,皇上要说的是别的老百姓绝不敢有任何反对。

可是这干旱不干旱的是老天爷说了算的,皇上再厉害也管不到这里啊,更不要说皇帝还是听什么钦天监说的,就更让百姓们本能的抵触了。

老百姓都觉得,头一年都旱过了,今年怎么也该不旱了,而少有几个相信了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办法,天要旱,她们身为一介凡人能怎么样,只能是烧香拜佛,求老天爷赏饭吃,别在旱了。

就这样,此地将有大旱的事情人尽皆知,可惜没有一个人当真。

如今亓官双双一开始屯粮,大家就想起了那个关于钦天监测算出本地将有大旱的圣旨。

对于这个圣旨,相信大旱的人真的几乎没有,因为皇上不喜欢钦天监,本朝钦天监十分的低调,他们测算的东西准不准,没有人知道。

而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又然给她们本能的只接受好的,否认坏的,所以大旱这件事,已经被默认是一个笑话了,特别是这几日的雨水特别好。

看亓官双双源源不断的往回卖粮,已经有不少人觉得亓官双双傻了。

只觉得亓官双双到底是年轻,以往做生意手段再厉害也还是有些稚嫩的。

她竟然相信了钦天监说此地会有大旱的话,这是打算趁着旱灾发一笔?就不怕粮食砸手里!

有不少人看亓官双双忙着屯粮的举动在哪里说风凉话,嘲讽亓官双双想发财想疯了,肯定得赔,亓宫双双对此完全当耳旁风,根本不往心里去。

她可是知道的,这次大旱之后,虽然几位遭灾地区的官员都立刻把灾情上报朝廷了,可惜朝廷的决定却迟迟没能下达。

按理说赈灾这种事本来是十万火急,一刻也耽搁不得的大事,可惜到了皇帝的宠臣和林贵君面前就成了皮球,今天推明天踢的,迟迟不能解决。

好不容易商量好,等皇帝下了命令时间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更不要说开始办事之后各路官员们还要层层克扣好处。

到最后只是一个简单的调取赈灾粮,却生生拖到百姓都易子而食了才办妥。

本朝皇帝如此昏庸,可是祸害活千年,等她死后整个国家都被她折腾的风雨飘摇了。

如果不是下一任皇帝是个难得的明君,力挽狂澜把千疮百孔的江山整理好,本朝早已经变成前朝了。

可惜因为为了治理天下太过殚精竭虑,这位继任的明君不过在位十四年就已经耗空了身体累死在了御案上。

而这位明君皇帝忙于治理这个到处都是问题的国家,却没有时间好好调教自己的后人,以至于后继无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