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333)

作者:甜味沙琪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榆林县属于河道分枝,码头不大,故而把码头沿岸,也划入河伯所管辖范围。

就油水而言,两个都算是肥差。

仓大使,悠闲一些。

河伯大使,自由一些。

“河伯大使吧!”宋青苑建议道,“相比仓大使,河伯大使应该容易一些。”

仓大使,管理县衙的库房。

宋青苑猜测,这个位置,应该会放陆县令的人。

她和陆铭轩的关系是不错,可这并不涉及两个家庭。

陆县令,也绝对不会因为这个提拔她爷爷。

“那就请钱师爷,帮我跑河伯大使的缺!”宋老爷子拍板决定,“不管是哪个,能入品就是好的。”

第二天一早,宋老爷子带着周氏给的四百多两银子,还有宋青苑另外给拿的二百两银子,急急忙忙的回了县里。

............

这段日子,三房已经陆续卖给宋青苑二百只鸭子。

摘下来的鸭绒,被叶氏收到了仓房里。

这一天,宋青苑把鸭绒拿出来。

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三十来斤的样子。

“苑儿,这个给你!”宋青茉把一只毽子扔了过来。

宋青苑随手一接,“做的挺好看的。”

“那当然,你的那个是我亲手做的!”宋青茉得意的扬扬头,问道,“你说这个能卖钱不?”

前些天,宋青苑不要的鸡毛,都被宋青茉收了起来。

村民送来的鸡,有毛的,也归了她。

全被她做成了鸡毛毽子。

宋青苑想了想道,“能倒是能,关键是你想卖个什么价?”

“我也不知道......”宋青茉做思索状,“一个毽子上,我用了两个铜板,所以我至少要卖到二文钱,才有的赚,”

“那就卖五文!”宋青苑建议道,“你做完了,让老根叔,拿去玩具铺子,能卖出去就赚了,卖不出去,咱就降价。”

“哈哈!”宋青茉一笑,“卖不出去,我在把铜板抠下来。”

“卖出去了,我也给你分成。”宋青茉爽快的说着。

她知道宋青苑在别处寄卖皂角,就要给人分红的。

宋青苑摇摇头,“我不要你的分红,如果真想谢我,就帮我干活吧。”

“干啥活?”宋青茉问道。

宋青苑一笑,“烧水洗鸭绒。”

“鸭子的小毛?”宋青茉诧异。

宋青苑让把鸭子的小毛收起来的事,她知道。

每次都是她帮着往下拔的。

可她不知道宋青苑做什么。

“苑儿,你怎么总有这么多主意......”宋青茉声音闷闷,为啥她什么也想不到。

“呃......这个嘛,大概是我看书看的多吧!”宋青苑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宋青茉却当了真,“那我以后也多看书!”

宋青茉握了握拳头,她一定要好好识字,多读书。

宋青苑笑笑,读书是好事。

说话的功夫,宋青苑去取了香皂。

宋青茉开始生火,等火开之后,倒入装着鸭绒的盆中。

两个人反复清洗。

一遍,两遍,三遍。

“苑儿,这好浪费!”宋青茉看着手上的泡泡,看看变小的皂角,暗暗的心疼。

“不!不浪费!”宋青苑摇头,“只要鸭绒的价值,超过皂角,就不算浪费。”

“你闻闻还有味吗?”宋青苑把鸭绒递到宋青茉鼻前。

宋青茉仔细的闻了闻,“没了!”

“那就好!”宋青苑站了起来,“你先帮我洗着。”

说着,宋青苑就回了屋子。

片刻,拿出一个超级大的袋子。

抓起洗好的绒毛甩了甩水,接着放进大袋子里。

“这还没干呢......”宋青茉要阻止。

“没事!”宋青苑说着,“就是在它湿的时候,把它装起来,等它干了,就满天飞了。”

“哦,是这样啊......”宋青茉笑了。

俩人一边聊天,一遍清洗,洗了一下午,终于把全部的鸭绒清洗完毕。

宋青苑把装着鸭绒的几个大袋子,放在炕上。

如此,一天可能就会干。

............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这一天,宋家早已准备好了腊八粥。

宋青苑喝过之后,带着老根媳妇去了镇上,把约定好的积木取了回来。

积木被涂上了六种颜色,有绿色,红色,蓝色,黄色,金黄色,还有棕色。

全部都是由生漆涂制的。

涂抹的非成均匀,光滑,不难看出,手艺很好。

宋青苑对古代工匠了解不多。

但几次接触下来,宋青苑觉得,这个工匠,绝对算是佼佼者。

“大叔,我有一个玩具作坊,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来我的作坊做工?”宋青苑诚恳的道,“大叔请放心,工钱上绝对不会亏待你。”

工匠摆摆手,“没兴趣!”

宋青苑觉得惋惜,没有在劝说。

结算了剩下的银子,又逛了逛布庄,就回了宋家村。

东跨院内。

宋青苑叹气,“青石镇果然没有好布料......”

那榆林县的布料也未必有多好!

在县里还行,若是送给达官贵人......

宋青苑摇摇头,出去找了刘老根,“老根叔,明天你帮我去给陆铭轩传个信,问他能不能买到好布料。”

“价格在二百两左右,能做一个被套即可。”

宋青苑的想法是,陆铭轩家里是做官的,认识的人多,肯定比她有门路,说不上能弄到上好的布料。

“还有.......”宋青苑把五十两银子交给刘老根,“这个银子,你给我爷带去,让他帮我买一些绸缎。”

“要买用在被套上的绸缎。”宋青苑强调着。

“哎!明天我就去......”刘老根小心翼翼的收起银票,心里扑通扑通的跳,这可是五十两啊!

他刘老根这辈子,都没见过五十两。

要是不小心弄丢......

刘老根打了个寒颤,绝对不能弄丢。

“那麻烦老根叔了!”宋青苑笑着道谢。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刘老根连连摆手,他是宋家的长工,给宋家干活是应该的。

何况,就是没有宋青苑的传话,他也要去县里送豆芽的。

“苑儿......”

说话的功夫,宋家的门被推开了。

小周氏和老崔头,手里拎着两坛酒,站在门口问道,“你大伯在家不?”

-

第422章 崔家的请求

拎着两坛酒,找宋诚忠?

这是有事相求?

“姨奶,姨爷,快进来坐......”宋青苑热情的招呼着,把两人请进了上房,自己则是进了书房,找宋诚忠。

宋家上房。

小周氏和周氏坐在一块,手握手的说起了话。

崔老头,坐在另一侧的椅子上,耐心的听着。

没一会儿,宋青苑和宋诚忠走了进来。

宋青苑偎在周氏身边。

宋诚忠也拉过椅子坐下,问道,“小姨你是有事要找我?”

“啊!”小周氏点头,看了看宋诚忠,又看了看周氏道,“是这样的......诚忠不是在家里教四郎读书,识字吗?”

“你看看,我能不能把我家三个孙子送过来......”

“那个束脩......”小周氏看向崔老头。

崔老头立刻从袖口掏出两块银角子,放在炕上,“你看这个......”

宋青苑眼睛一扫,是二两。

三个孩子送二两,不高。

私塾给孩童启蒙的束脩是一年一两,比学堂便宜了一半。

不过,两家关系好,少给一点也没什么。

若是正常交钱,也就不必来宋家找宋诚忠了。

周氏把银子一推,推到小周氏脚边,“咱两家啥关系,孩子尽管送来,啥束脩不束脩的。”

“老大在家教一个也是教,教四个也是教,都送过来。“周氏道,“你家那两个孙女,要是想学,也送来。”

“我家蓉儿,茉儿就跟着老大学。”周氏拍了拍小周氏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女娃读书,识字,将来嫁人的时候能抬身份。”

“你看看我家莲儿,你再看看我家苑儿,这都是现成例子。”说起宋青苑,周氏就忍不住骄傲。

谁有她孙女厉害,又贴心又孝顺,还能挣钱养家。

“蓉儿,茉儿将来也差不了......”小周氏说着,心里羡慕。

宋家的这几个孙女,将来都错不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