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你之名(36)

作者:一颗海藻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把送货的时间都和厂家确认好以后,他们出了商店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开学回家的路上,他们需要路过一片大学城。秦茗遇到了一个红灯,停下车。朝车窗外看去,旁边的人行道上走过许多学生,这个时候恰逢晚饭的饭点,看样子都是出来觅食的。

秦茗问他:“以前你在队里的时候,是不是读书的机会就特别少?”

沈烨点了点头:“对。我从五岁开始去体校,后来到省队,国家队。没有比赛的时候,一周还能上两天的文化课。后来比赛越来越多,也就耽误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等以后退役了,去读书啊?“

其实大多数运动员为什么在退役以后,生活不如人意,就是因为,除了比赛,他们在前半生几乎没有积累其他的技能。

如果有机会,问题当然应该从根源上解决:给他们更多学习的时间。

可事情总是矛盾的。如果要求他们在队里多上文化课,那训练自然就落下了。哪里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呢?“沈烨转过头看着她,“我打球这么多年,教练们也总是说着,以后以后,退役了以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可我不想等那么久,听他们说起,就好像完全没有盼头一样。我想去读书,现在又有时间,何尝不可呢?”他总是想的很通透。

“好啊,那你还有什么想学的,趁着这段时间,一起学了呗。“见绿灯亮了,秦茗踩了一脚油门。

”开车吧。以后你上班,我送你。“ 沈烨想了想。

”这个倒是容易,找个驾校随时随地都能学。倒是你真的要去上学的话,还得赶紧开始考虑起来,现在大学都开学好几个礼拜了。“

秦茗知道,他们运动员读大学,肯定不是走常规流程,但至少沈烨是真的想去学东西的,不是混日子,当然要提早开始准备。

毕竟原来他学过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估计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晚上,吃完饭以后,秦茗就和沈烨一起在家里研究专业。一边看,还特意打电话去问了吴诚他当时是怎么选的。

吴诚去年退役以后,读了一年的工商管理。他说就是,一开始要适应上课作业什么的,习惯了以后跟上课程进度没什么问题。

但秦茗总觉得,沈烨去学这个有点亏。

他以后也不打算做生意,学这个专业,除了高大上和好听,也没别的了。

把Z市各大高校的招生网页都打开,翻来覆去地看,最后,秦茗眼尖地找到了一个,R大的运动机能学,是近年来新设的专业。

这专业真是太适合沈烨了。他一边学还能一边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态,没准以后都不用请体能师了。对他重回赛场的帮助肉眼可见。

第 31 章

沈烨也很喜欢这个专业,但他还是有点犹豫。

说他是学霸,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学习的时间都是从训练场上挤海绵挤出来的,当年学的质量,充其量也就是半斤八两。现在一上来,短时间内让他重拾,或者说是恶补,高中生物化学,估计会非常、十分地痛苦。

没有想到,秦茗说:“别担心,回头我去我妈那里,把我高中的笔记,课本啊什么给你拿回来,你先看看,大不了我教你嘛,我高中生物可好了,虽然后面没去读生物专业,但总归还是记得一点。”

沈烨很好奇地问她:“那你最后去读什么了?”

“核物理。 “

沈烨就直接被这三个字吓到了。怪不得她昨天说,自己学的东西和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还真是,没有一毛钱关系……

秦茗倒是很寻常地一边帮他查招生办的联系方式,一边接着说:“唉你不知道,那一年Q大基因工程的分数线可高了,我志愿还没填好,最后只能去他们那读核物理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不可惜,一点都不可惜。

Q大,中国公认排第一的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国家栋梁。

记得吃火锅那次,秦茗说她“学习还可以”。沈烨真觉得她是谦虚。

会打一点点羽毛球的沈烨,和学习还过得去的秦茗。

说出来,吃瓜群众应该会想打死他们的。

不过,沈烨也是真心想要学,有什么困难的话,克服掉就是了。秦茗把网页保存好以后,关上了电脑,不忘给沈烨打气:“当年我再努把力,就是能把火箭送上天的人了。教教你乳酸循环,葡萄糖分解,应该还是可以的。“

沈烨做什么事情效率都很高,第二天,基本上就把出租屋里所有的东西都搬空了。一些要用到的生活用品就随身带着,因为新房子那边完全弄好还要一个礼拜,在此之前他就住在秦茗这里了,客厅的沙发床归他。

过了两天,等到中国公开赛所有的比赛结束以后,秦茗和沈烨打算一起去一趟队里。

看着沈烨出门前,还仔细地挑选了衣服,一身白衬衫和黑色的长裤,格外地正式。秦茗看着他这个样子,都不禁打起了精神。

与其说,他是去和队里协商的,不如说是去摊牌的。

进了训练馆,走上三层楼梯,一路来到总教练的办公室门前。这也是他们除了初次见面以外,第一次一起来见童指导。

两人相视一眼,坚定了目光,沈烨抬起手敲了敲门。

“进来。”

昨天沈烨有和童指导打过招呼,说自己和秦茗今天会来一趟。沈烨上一次走进这间办公室,还是在中国公开赛的比赛前,童指导让他来签运动员协议的。

那时,他是夺冠的头号种子。而现在再次来到这里,却是时不复往昔,短短几天,如隔三秋。

童指导笑着让他们坐下,一边泡茶:“沈烨,还不介绍介绍?”

“这是我女朋友,秦茗。“ 沈烨搂住了秦茗的肩膀。

从过去的那些蛛丝马迹里,童井是知道他们两个在一起的,不过还是第一回听他当面承认了,就以茶代酒,算是恭喜他们了。

谈起感情的话题来,总是轻松愉快的。可再怎么绕,该讲的还是要开口的。

“童指导,我想和您聊聊公开赛之后的安排。“ 沈烨放下茶杯,坐直了身子。

高度浓缩一下,他要和队里交待的就是:一,他要离队至少半年的时间;二、在此期间,他会去R大上学,但是会保持基本的体能训练;三,休整之后,他会归队,并且,目标就是2020的东京奥运会。

因为童井也从来没有听沈烨说起过体能的问题,一下子听他要做出这么大的变动,也是没有反应过来。

“离队,去读书?半年?“听到这几个词从沈烨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他马上就30岁了,体能问题就像一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暴露出来,成为运动员的短板。而沈烨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非常了解自己的状态,能准确地预判到失误的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改正。所以,童指导对于他提出的前两件事情,没有异议。

聊到这里的时候,秦茗找了个借口先出去了。因为她知道,接下来的话,她在旁边听,有些不合适。

关上门以后,信步来到三楼的窗边,从这里俯瞰下去,就是一楼的训练场。虽然刚刚结束了一站比赛,但场上仍然有不少人在训练。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苦衷,就连她原本以为最单纯的竞技体育也是如此。和她经手的艺人相似,每一个站在场上的运动员,身后都得有无数人的支持。主管教练,体能教练,康复师,队医,营养师……

沈烨和队里必须互相摊牌。不然他根本不可能去奥运。

办公室内,气氛有些紧张。

童指导没有想到他会直接问起男单项目的资源分配问题。国家队的人员都是有编制的,教练就那么几个,精力有限。沈烨,宋晨,王峥宇,这还是三个水平排在最前头的,更不用说一队、二队其他的队员有多少了。

童井也不是藏着掖着的人,他也和沈烨直说了。

奥运会的男单,每个国家只能去两个人,该国家排名最高的两个。

如果没有这个限制,比如像世锦赛一样,是取世界排名前多少的运动员,那平心而论,沈烨去奥运会没有一点难度。

可要命的就是这个名额限制。到2020年,沈烨就是32岁,宋晨是25,王峥宇是22。本来在沈烨这一批之后,国家队就连续好几年没有找到资质不错的运动员了。时隔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个宋晨,还有这次中国公开赛,一路以黑马之姿夺冠的王峥宇,国家队当然是倍加珍惜,努力地培养他们。

上一篇:白马少女下一篇:藏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