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工具人(11)

作者:乔南de茶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梓晞却与她二人意见不同:“孙辅通敌如此大罪,纵使主公宽厚饶恕他,但他也可能暴毙身亡啊。”

孙权明白梓晞所言何意,私底下怎么死的,谁知道。略一思索,还是决定留孙辅一条命。

“还是让他活着吧,这个节骨眼,不适合大开杀戒。”孙权有些疲惫,挥手让她们退下了。

云纨一直以来的暗杀,可从来没有进过那家人的正门。如今她走的是孙辅的正门,奉命暗杀。

“第一次走正门杀人,感觉太爽了!”

乔陌捏她一把:“小声点,人安排妥当了?”

“我办事,你放心!”

孙权此刻正亲热地拉着孙辅的袖子道家长里短,一口一个“国仪哥”,叫得好不亲热。

“张大人今天还不信我来瞧国仪哥,以为我诓他,硬是跟着我,一路到了国仪哥府上。”孙权回过头冲张昭嚷道:“张大人,如此,便相信了吧?”

张昭甚是配合孙权:“诓不诓的,还要过会才清楚啊!”

孙权无奈道:“国仪哥定然不会少了您一杯茶水的。”他转过头看向孙辅,以期求得后者的回应。

“定然不会。”

三人入室坐定,便有仆役奉上茶水。孙权也不喝,装傻装到底:“昨日母亲叫我读《诗经》,有一句话我怎么也不懂,还望国仪哥指点一二。”

孙辅见他天真懵懂,以为孙权还不知道书信的事,心中对着这个弟弟还有着愧疚。

“哪一句?”他忙不迭地问道。

“《小雅·棠棣》里面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孙权缓缓道:“国仪哥,你说这句话的重点是前一句呢,还是后一句呢?”听着孙权语气不对,孙辅立刻有所警觉,面上还是笑道:“自然是后一句,歌颂兄弟情深。就如你我之间一样。”手中握着的茶杯被他反复摩挲着,仿佛在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孙权递给乔陌一个眼神,后者会意,悄悄离开。

“既然你都说我们兄弟情深,要一起外御其侮。那为什么,要让外人来管墙内之事呢?”

这次换成孙辅装傻了:“仲谋此言何意?”

孙权懒得同他解释,只是将书信给张昭。张昭读完后,面色铁青,走到孙辅面前,扔给他。

孙辅怎么也没想到他昨日才发的书信就这么到了孙权的手上,脸色骤变。

张昭一向视忠孝道义如生命,如今见到不忠不义之徒,还是出于孙家内部,气得连话都说不出,只是指着孙辅。

“你!枉你为人兄长,不帮着分忧解难就罢了,如今还做出这等为人不齿的事情来!丧尽天良!”张昭好半天,才面色通红的憋出一句话来。

孙辅霍然起身,将茶杯紧紧攥在手里:“辅所为,不过是为了保江东一隅之安康。如今伯符骤然离世,六郡便人心惶惶,李术公开反叛,辅实在不愿意看到江东分崩离析,不愿看着伯符打下的江东就这样万劫不复!故而才向曹操借兵示好。”

“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江东。”

“权弟,你莫要怪我。”

孙辅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将杯子扔出去。

两边的埋伏的人出来,却并不是是他的人。云纨朝孙权行礼:“参见主公。”

孙权挥手示意她们起身,走到孙辅面前,苦涩地说:“国仪哥,我从没想过我们会这样相见。”

少时在军营里,孙辅带着他舞刀弄枪,研习兵法,抑或是上山下河地恣意放纵。因着孙策的忙碌,孙辅在孙权心里,算得上半个兄长。

乔陌进来对着孙权说:“主公,人在院里了。”

孙权点点头,拉着孙辅一同出去。庭院里跪着的人·,皆是孙辅的亲信幕僚。

孙权朗声道:“通曹一事,想来是你们蛊惑平南将军所为。如此不忠,便是不能用了。”他一挥手,刀斧手挥刀,庭院里便多了十几具尸体。

孙辅看着这些尸体,闻着挥之不散的血腥味道,胃里翻涌,一阵恶心。

面前的这名少年,怎会如此陌生,如此可憎?

方才进府时他不是没有猜过孙权的意图,只不过一声声“国仪哥”将他心里的柔软和恻隐勾起,还以为面前的少年没有长大,还是那个甩不掉的小跟班。

是他错了,谁会一直不长大呢?谁会不变呢?连他自己,不也变了吗?

孙辅抽出怀中的刀,朝孙权用力刺去。他们隔得近,孙权一刹间避让不及,硬生生地被刺了一刀,依然安然无恙。

孙权早在里面穿了一层甲衣,孙辅并未伤他分毫。

倒是乔陌,冲过去就制住孙辅,叫他动弹不得。

“孙辅,你好自为之,别忘了,”孙权故意停顿,“你的儿子,总得活下去吧?”

言语至此,孙辅哪里会不懂。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怒吼道:“孙权!你一定!要保护好江东!”

孙权脚步一顿,并未回头。

依着孙权的意思,孙辅被逐出吴县,移地囚禁,永不回吴。孙辅出城的那一刻,回了回头。

市街阜盛,百姓们过得很好。

孙辅满足地回头,上了车离开。

仲谋,你一定,一定要护好它啊。

孙权回府后嘉赏了云纨,赐给她匕首一把,又给了一袋钱财,“犒赏大家的,随你们花,”又加上一句,像是恶趣味一般,“不够问乔陌要。”

乔陌:“……”

云纨素来以稳重著称,此刻也不禁笑出声。

临川来传报:“主公,张大人求见。”孙权闻言一个头两个大,也不好拒绝,“书房见吧。乔陌你去休息吧,今天也累了。”

“诺。”

孙权匆匆起身,朝书房走去。乔陌耳聪,听见他的碎碎念:“老头还真嫩折腾,我都累了他还没累啊……”

张昭此来,是受了孙辅的启发。江东六郡蠢蠢欲动,是因为同他们联系不够强,那些人,还没把孙权当成正主。

“一直以来,士族的影响在当地都非常大,主公幕僚中可多多启用士族子弟,以作团结安抚之意。”张昭言辞恳切,孙权一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还有,同世家女结亲也不失为良策。像是主母,便是出身谢家,若是再有个一儿半女,主公同谢家的关系就更亲了。”

“其实除了谢家,还有些家族,主公也可笼络。”

孙权懂了,这是要往他府里送人了。

“士族女怕是不甘为妾吧?”孙权不在意地说道。

“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女儿不就是妾吗?更何况——”

孙权打断他的谋算:“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四世三公又如何?已成为了过街老鼠罢了。”

张昭换了个话题,“老臣实已为主公看好了一名人选,是豪族之女,”他犹犹豫豫地说:“徐琨之女,先前嫁给陆尚为妻,如今寡居。纳作妾,想必是极好的。”

孙权腹诽:这么好,给你吧师叔,我权当多个师母。

徐琨之女,孙权倒有点印象,那是他的表侄女啊!

“……徐氏女若论起辈分来,是主公的表侄女。主公纳徐氏入府,就相当于同徐家、陆家都有了联系。”

“她既已嫁过一次,徐家也不如谢家是士族,一个侧室之位,即可。”张昭恭恭敬敬。

孙权当然知道结亲是上上之选,只是不想自己身边的人都是为了利益而存在。

在这个位置上,最难求的是真心,最渴望的也是真心。

“请主公为江大计。”张昭见他一直不说话,行礼劝谏。

孙权点头应允了,“择日进府吧。”

张昭大喜:“诺。”

在水一方

谢淑慎听到了纳妾的风声,一开始也不甚在意,但直到有传闻说要三书六礼聘入府,她便有些坐不住了。

“听说主公要换主母了?”婢女们闲暇之余窃窃私语着。

“啊?竟有此事?”

“你还不知?现下正打算迎徐氏进府,听说聘礼又有钱财又有丝绢。除了这些,还有好些明珠金钗。”

“这有什么,更夸张的是,此事由张大人全权负责。张大人天天往府里跑,有人看见进了祠堂呢。”

“还有这事?那我瞧袁姬也未曾如此呐。”

“就是就是,袁姬当年可是金枝玉叶,如今一同为妾,居然连未过门的妾都不如啊。”

“谁说人未过门就是妾?我看和主母也差不离了,说不定,徐氏过来,做主母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