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说得很对,以后我们确实要好好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李春林赞成道。
“杨主任的意见,我个人完全接受。”张剑波说。
“是的,不愧是我们的老前辈,分析问题真是入木三分,让我受益非浅。”王长根也赞成道。
“老杨,你一走,以后搞宣传我的任务就重了,真是羡慕你呀。”王家胜笑道。
“噢,对了,以后,你们各位都应能动手写标语才好,老王的刑期也快满了,到时如果没有人能顶上去,就不好了,要知道,图书组的人最好是多面手才行。”杨凡说道。
“写美术字,我是一窍不通,老王,以后我拜你为师学写字如何?”王长根笑道。
“对,我也拜你为师。”张剑波也笑道。
“拜师不敢当,不过,各位想学,我定将乐意效劳就是。”王家胜笑道。杨凡感到张剑波与王长根之间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暗地里却有较劲的味道。看来,他们二人都非常在意《建新报》主编和图书组组长这两个职位,并欲设法得到而后快。对此,杨凡也只能是看在眼里,而难以有进一步的作为。杨凡的考虑是,他们二人投牢时间实在太短了,要是能长过半年,也许还能从中挑选一名向高科长推荐一下,显然,以目前他们二人的条件,自己保持沉默是最明智的,至于自己走后,到底应由谁来出任这两个职位,最好还是让高科长来决定为佳。就在这时,高科长站在了编辑室的门口,他对杨凡说:“杨凡,你来一下。”
杨凡闻声离开编辑室,跟随高科长来到了资料室里。“高科长,有事么?”杨凡边走边问。
“没有什么大事,你出监的事准备得怎样?”高科长坐下后问题。杨凡一边为高科长泡茶一边回答道:“差不多了,现在只差放行条还没有开好,不过,我想等到明天上午再办它不迟。”
“也是,反正时间有的是。”
“高科长,这资料室的书籍及相关物品,我均已经造册登记好了,您看什么时候移交好呢?”
“这个不用急,到时你走就是了,再说,一旦办了移交,你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杨凡明白,这是高科长信任自己的表现,意思已很明白,资料室的物品无需向他人移交,想到此,杨凡很是感动,说:“谢谢您的信任,虽然我就要走了,但资料室里的东西,我整理得清清楚楚的,决不会留下任何尾巴的。”
“我知道,你不用解释的。”
“高科长,这几年来,多亏您的关照,倘若没有您的帮助,我是不可能就这么快出监的。”
“我只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罢了,说到底,主要还是靠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但内因的变化是离不开外因作用的,我心里比谁都明白,对您的关照,在此我衷心地说一声:谢谢!好在来日方长,但愿我的后半生仍能有所作为,到时再来好好报答你。”
“不用客气,你出监后所面临的事情一定不会少的,做事要一步一步来,要走稳才是。”
“多谢您的提醒,我明白。”
“我明天开始要出差去了,后天你该怎么走就怎么走,最要紧的是把手续办全,不要留下任何尾巴才是。”
“我知道怎么做的。”
“对了,你觉得王长根与张剑波二人谁更好一些?”
“我同他们二人接触的时间也不长,不过,要是论组织管理能力,毫无疑问,王长根要更强些。至于其他方面,由于了解不多,就很说了。”
“好,就这样,我该走了。”高科长说完,站起身走了。
杨凡一直送到学校大门口,眼送着高科长骑上自行车消失在视线中为止。杨凡重回到资料室刚坐定,王长根又走了进来。“老王,请坐。”杨凡客气地说。
“杨主任,我是来向你取经来的。”王长根坐下后笑道。
“为何如此说呢?哪有什么经可取呢?”杨凡谦虚道。
“昨天我弟弟来拜山了,给了我几条香烟,质量还不错,这一条给你尝尝。”王长根说着从衣服里拿出一条“芙蓉王”香烟来。
“老王,这不行,我这么好意思抽你的香烟呢?”
“杨主任,这条香烟你无论如何要收下,说实话,我投牢后能认识你真是我的运气,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是不可能会这么顺利且这此之快地调到图书组来的。”
“我这是尽力而为罢了,毕竟你我均是S市的人,也算是半个同乡吧,所以,帮你一点忙实在是不足挂齿的。”
“你太谦虚了,这事我心里是有数的,你就不用推辞了。”
“真的不能接收。”
“你是瞧不起我这个朋友?”
“绝对不是的。”
“杨主任,如果你还认我这个朋友的话,那你就一定要收下这条香烟,否则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可要生气了。”
“你这就有些为难我了,这样吧,我收下一包,其余你还是拿回去自己抽。”
“不行,既然已经拿来了,岂有再拿回去的道理?更何况拿来拿去让人见到了也很不好看呀。”
杨凡想想也只好收下了:“既然这样,那我只好收下了。”
“这还差不多。对了,你出监后有何打算呢?”
“目前还没有。”
“我在外面有些熟人,你出去后若遇到困难可以去找他们帮忙的。”说完,王长根将他朋友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一一写在了一张纸上交给杨凡。
“谢谢。”
“我给你介绍的这几个人,目前仍在S市的一些重要单位担任要职。”
“好,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找他们的。另外,你还有什么事需要对你家人说的。”
“也没有什么事情,如果你方便的话,待你到家后,能否给我爱人打个电话,就说,我在里面一切都好,叫她放心。
“一定办到,放心好了。”
“另外,你觉得我在图书组今后应该如何做才好?”
“凭你的才能,在图书组待下来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不过,你应该设法多与高科长和欧阳干事勾通,让他们多了解你。同时,与图书组其他成员的关系要注意协调好,此外,就是能做的事尽量多做一些。”杨凡略停了一下,说:“我想,只要能这样,一切就好办了。”
“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的,只是,我感到高科长这个人好像不太好勾通似的,对此,你觉得我应该如何才好?”
“有些事要慢慢来,急不得的。不过,以后我与高科长仍会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到时该说我会说的。”
“那就多谢你了。”
“不用谢,刚才高科长还问到我,说我出监后,应由谁来担任图书组组长和《建新报》主编最合适。借此机会,我已经向他推荐你了,但是,高科长会不会采纳我的意见,这我就说不准了。”
“真的么?那太谢谢你了。”
王长根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态,让杨凡心中暗想到,看来王长根对图书组组长和《建新报》主编的职务是志在必得了,但不知张剑波内心在想些什么?凭经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内,图书组的犯人们围绕组长和主编之职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将不可避免,由此已平静了几年的图书组犯人的改造生活势必又要再起波澜了,对此,杨凡内心很是忧愁。然而,杨凡也明白,避免图书组出现动荡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尽快确定出组长和主编的具体人选,因为只要图书组组长和主编的人选一明确,其他犯人明白自己已无胜出的希望,就会自动放弃竞争,从而就能很快地恢复往日的平静心态,各守本分。
想到此,杨凡觉得由王长根来出任图书组组长也许是在目前情况下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回应王长根说道:“是的,就目前图书组的人员组成状况而言,我觉得你的个人条件是不错的,所以,当高科长向我问及到有关图书组组长和《建新报》主编这两个职位之时,我当即就毫不犹豫地把你推荐给他。当然,我只是提出了我个人的具体看法,至于高科长最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那就不好说了。”
“杨主任,你这样待我,我真的很受感动。在建新学校,无人不知你的话在高科长心目中的分量,再说,即使高科长到时另有决定,但你对我的这份心意,同样会令我刻骨铭心地记着的。说心理话,其实,我也不是一个官瘾很重的人,要论做官,曾经也做到了一定的高度,与我的同龄人相比,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了。不怕你见笑,说实话,我之所以有意于组长这个职位,主要是为了今后改造获奖及减刑考虑,一切都是为了能早日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