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是越说越亢奋,说道最后简直就是唾沫横飞。
“行了,这事儿我会问一问的。”徐氏道,“三哥你还有啥事儿不?”
徐铁头红着脸道:“我听说朝廷的救济要下来了,就寻思着差不多也该回去了,虽然错过了春耕,但如果这会儿勤快点儿将粮种播下去将来多少也能有些收获。
就是想问问你……家里还有没有多余的粮种,若是有的话我就借点儿……”徐铁头越说这脑袋越埋得深,妹子从未沾过他的光,可是他有个啥事儿都得靠着妹子。
他没用啊他。
“粮种倒是还剩了些,但是不多,三哥要借就写借条吧。”徐氏道。
李斌闻言就不喜了,大姑一家真的是太抠门儿了,明明给他们家佃户的种子都是不要钱,咋轮到自己个儿的亲哥哥反倒要借条了?
可现在他还想当先生,就只敢在心里嘀咕并不敢将心里想的说出来。
徐铁头倒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他闻言就高兴地直点头:“凤儿啊,我借二十斤粮种,回头还四十斤,你让孩子在借条上写明。”
他心里清楚,现在借粮种借十斤还一百斤都是便宜的,借二十斤还四十斤他都占了妹妹大便宜了。
“行,几个孩子不在,老大你来写借条。”徐氏吩咐尹贵,尹贵很快就拿了纸笔将借条写好了。
徐氏又让大江去把粮种给徐铁头称好了拿过来,便叮嘱他:“回去后好好伺候地,等收了粮食就这日子就能好过些了。”
徐铁头接连点头。
这这一家子走了,没多久徐木头就过来了,还是说要回乡,要借粮种的事儿。
徐氏也吩咐比照着徐铁头的来办,只是徐木头借的粮种要多一些,徐氏问他:“二哥你家地跟三哥一样多,你咋多借这么多粮食?”
徐木头叹气道:“多的是给柱子他们的。”
徐氏瞧他这样子就知道他是在内疚,把大哥死掉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她也不好多说啥,只道:“凡事有个度,别纵过头了!”
徐木头点头应下:“我知道了凤儿,凤儿啊,这回多亏了你,要不然……你的好二哥都记着,二哥现下是没那个能耐,等将来好些了……”
“打住,你把你自己个儿的日子过好了就成了,我这头不用你惦记,就你那三瓜两枣我看不上。”
徐木头被徐氏数落了一顿也没生气,扛着粮种出了老尹家。
“桃儿啊,跟阿奶去一趟村学。”徐家人都走了,徐氏就喊尹桃陪她走一趟村学。
村学的事儿徐氏不懂,要多请先生的主意还是尹桃出的,所以这事儿最终还是要听尹桃的意见。
尹桃知道徐氏是啥意思,遂也没推辞,祖孙两就当是散步慢悠悠地往村学走去。
到了村学,学生们还在上课,课堂传来整齐的读书声,听着这些读书声尹桃觉的心情莫名地就好了起来。
因着魏老先生还在上课,尹桃跟徐氏在三个教室外头看了一会儿就去找段大夫。
段大夫见尹桃来了非常高兴,他兴匆匆地拉着尹桃跟她分享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尹桃给他的医书他都看完了,就是缺少活物给他做实验这点挺闹心的。
第290章 给我撑腰的来了
“我听说县里来了县令,新的县丞也有了,不少商铺都重新开了张,我想着也该回去把医馆打开了。”跟尹桃探讨完医术,段大夫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尹桃都:“是该开门了,书本上的知识学得再多也不如多实践,而且我也没什么能教你的了。
等你积累更多的经验,就可以专门开一家外科医学院,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夫,把这门技术传承下去。”
这也算是积德积福吧,尹桃想。
这种积德积福的方式可不比捐粮食差喔!
尹桃想,下次谁再跟她说啥需要积德积福的话,她就拿这事儿来堵人的嘴!
(鄙视脸清虚:不要狡辩了,你就是舍不得捐粮!)
段大夫可不知道尹桃是咋想的,他只觉得尹桃太伟大了,这种绝技一般都是要压箱底只传自家人的,可是他师父却想开医学院并将这门技术广泛地传播出去。
这是圣人才干的事情!
他师父是圣人,那他跟在她身边岂不是……岂不是小圣人?
段大夫的脑子一发散,就幻想着将来他桃李满天下,无数名医都出自他的门下,而他的石雕像摆在他师父的雕像后头,让后辈们瞻仰……
(尹桃:“……”你才被瞻仰,你们全家都被瞻仰!)
“师父您放心,徒儿一定不会辜负师父的期望!”段大夫激动地撩了袍子给尹桃跪下,把尹桃吓了一跳。
她这头还没反应过来,段大夫已经十分实在地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徒儿替天下病患谢师父仁义!”
“徒儿替天下医者谢师父高义!”
得……被扣了两顶高帽子,看来这医学院她必须得出钱才行。
“赶紧起来,咱们不时兴磕头这一套!”关键你看看你的年岁呢老兄,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怕磕出脑溢血来。
“有地这孩子在这方面有点天分,你看要不要让他跟徒儿回镇上去?”段大夫平复过来就问。
尹桃道:“一会儿我问问他,对了,有金这孩子也说要学医药,他如何?”
段大夫道:“有金在辨药上还是可以,只要勤学做个药师还是没问题的,若是他愿意,也可跟我去镇上。”不管是学医还是学药,都要师父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
“你们村里还能挑两个药童学徒出来,到时候我问问他们是否愿意,如果愿意的话我就一并带走。”
“成,这事儿你瞧着办就成了。”尹桃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跟许氏俩从段大夫这里出去了,同时李斌也趾高气昂地闯了学堂去找魏老先生。
他瞧见尹桃和徐氏来了学堂,就知道她们是来给自己撑腰的,他可是徐氏的侄女婿,这村学是老尹家开的,魏老狗敢不要他,敢下他的脸面……哼,他要叫这老狗知晓啥叫厉害!
啥叫颜色!
“你又来干什么?”魏老先生放下书,他示意课堂上的孩子们朗读他指定的课文,然后就从课堂出来了。
李斌道:“我来就是跟你说一声儿,这村学是我表哥开的,你徇私的事儿我已经跟我表哥说了,等会儿我大姑就会来让他们两个滚蛋!
你若识相的话就自己跟他们说,若不识相,只要我跟给我大姑嘀咕两句,连你一起赶!”
“先生,不若我们就请辞吧,别连累了您。”
“是啊魏兄,给您添麻烦了。”
新请来的两个童生见状十分愧疚,忙跟魏老先生说,“如今这世道日子不好过,先生且忍一忍,这里不管咋说,有住的地方,有粮食吃,还有月钱拿。”
“多谢魏兄的好意,我……”
“你们不必走。”魏老先生打断他们的话,“我留下你们是因为你们通过了考核,你们的学问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是最时候教导村学这帮孩子的。
尹老爷和尹姑娘说了,村里的孩子们不求科考,但求认字,学是实用的,是方便将来能找个月钱高的活计。
其他人的学问是好,八股文做得好看,有些做的诗赋也不错,可是这些孩子不需要!”
少数几个可以科考的孩子自然有他来教导,不用两个童生操心。
“瞧瞧,瞧瞧你说的都是些什么话?瞧瞧……”李斌瞄到徐氏跟尹桃从段大夫的院子里出来了,就忙高声道,他快步走到徐氏跟尹桃的跟前儿指着魏老秀才告状:“大姑,桃儿妹妹,你们听听他说的都是些什么话?
选先生怎么能不选学问最好的?
他这通歪理就是用来忽悠你们的,他就是徇私!
他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人师表,大姑,这种人可不能留!
大姑你放心,他们走了还有我,我一定会把村学给您管得好好的!”
“见过尹老太太,见过尹姑娘。”两个童生被李斌气得面皮发红,但他们还是照着礼数跟许氏和尹桃见礼。
“两位先生好!”尹桃回礼,两位童生就帮着魏老先生解释:“老太太,尹姑娘,我们在来槐树村考试之前根本就没见过魏兄(先生),我们是看到告示之后才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