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176)

作者:悠南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祝妤君抬头,朝太子安抚一笑,因为太累声音有些不稳。

对上祝妤君的视线,太子脸颊发热。

不过他本来就气喘吁吁双颊绯红,旁人看不出异样。

“六小姐也快歇一歇。”太子温柔道。

庭院摆了几张藤椅,太子话音刚落,立即有丫鬟搬张藤椅到祝妤君身后。

香巧端来温热的饮子和糕点,太子的是药茶饮,祝妤君和连昭廷的是梨子水。

歇息时,三人谈及闻老先生。

“闻老先生年纪大了不能赶路,元靖重伤刚愈也不能太疲劳,算一算,他们大约还需十日才能抵达京城。”连昭廷说道:“不过闻老先生何日能进府,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闻老先生是接到皇上手信才进京的,不会在外耽搁太久,殿下近日复习如何?”

祝妤君慢慢地喝着梨子水,未免二人只知道弹琴玩乐,她列了个时辰表,哪个时辰该吃药,哪个时辰该读书,哪个时辰可以弹琴,写得清清楚楚。

“照六小姐要求,一刻钟不敢懈怠。”

太子靠在四轮椅上,呼吸很快平稳了,下肢那些六小姐按过的穴位酸麻感消失,整个人格外轻松。

“先才听沛时言,闻老先生新收的弟子,是六小姐的亲弟弟?”太子好奇地问道。

祝妤君点点头,初听闻她亦惊讶,但很快释然,这一世与闻老先生无师徒缘分的遗憾,能由明轩来弥补,她很高兴。

“太好了,我多了一位师弟。”太子笑道。

“殿下与二公子可以弹琴练曲了,我回去配药。”祝妤君揉了揉膝盖站起身。

太子不舍地望着祝妤君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扭头看连昭廷,“我用‘凤求凰’做词谱了曲,一会唱了试一试,若好听,我要唱给六小姐听。”

连昭廷:“……”

他虽然开玩笑言祝妤君不解风情,但直接向六小姐唱情歌,不合适吧……

第229章 博弈

太子苦练的情歌,祝六小姐果然不喜欢。

才唱一句,六小姐就蹙眉言齁得慌,起身直接回厢房,半分情面不留。

见太子愁眉苦脸,连昭廷开怀大笑,告诉太子这样才对。

枝头杏花越开越繁茂,在闻老先生入京前,惠宗帝又来探望太子。

上一次探望,太子凭借自己双腿力量站了起来,这一次,太子能往前走两步了。

惠宗帝很欣慰,太子好转,他对黎家的愧疚能减轻几分。

“祝女医做得很好,想要什么奖赏尽管说。”惠宗帝强打精神,威严里藏着疲态。

“太子身上毒未全解,民女不敢妄想奖赏。”祝妤君恭敬回道。

魏公公身子微躬,笑道:“皇上都开口了,祝女医别推辞,待殿下痊愈,皇上自然还有重赏。”

祝妤君面上露出犹豫之色,佯装苦恼。

连昭廷与她说过,若皇上有打赏,只管接下,拒绝多了,皇上反而怀疑她另有所图。

“回皇上,民女家中经营延仁药铺,药铺里大夫医术、品性皆好,无奈延仁字号名声不响,民女不敢求大富大贵,但求皇上在太子痊愈后,为民女的药铺题写牌匾。”

魏公公看向惠宗帝,笑道:“皇上,这祝女医一开口就要了个最好的。”

如今延仁字号名声不响,将来有皇上亲笔题词,立马跃成大梁朝第一,药铺还能开到京城来。

惠宗帝颇满意祝妤君的要求,干脆地答应,“准了。”

祝妤君跪下谢恩。

一句免礼刚说完,惠宗帝又开始咳嗽。

丫鬟端茶水上来,惠宗帝咳得太厉害,水一口也喝不下。

“六小姐,父皇的咳疾你能治吗?”太子在旁担忧地问道。

祝妤君抬头看了看皇上,又看向魏公公,“可能让民女为皇上诊脉。”

魏公公求之不得,“辛苦祝女医了。”

魏公公不止一次在皇上面前提起请祝妤君治咳疾,初始皇上言没必要,无奈御医开的药,吃多少都不见好,后来他再提,皇上既不拒绝,也不点头,沉默权当没听见。

而祝女医也没有主动请缨为皇上治病。

要知晓若同时治好皇上和太子,将来祝家会有无上荣光。

魏公公隐隐约约觉得皇上和祝女医之间在博弈,并非争输赢的那种,而是试探,试探一种底线。

先才太子请祝女医为皇上治病,祝女医用视线征求他的意思。

他伺候皇上几十年,只稍稍看圣颜一眼,就明白皇上放下心防,让步要祝女医医治了。

与此同时,祝女医在皇上眼里,分量已然不同。

祝女医很聪明,不止是有一身医术那么简单。

魏公公思忖间,祝妤君已替惠宗帝把完脉,又退下去。

惠宗帝精气神太弱,内里虚竭,整个人耗损得差不多了。

这样的身体,无怪上一世经不起太子过世的打击。

“皇上需调理,若忧思不能少,除了宣肺外,晚上入睡前要用一些安神的丸药。”祝妤君顿了顿,征询道:“不知是民女写了方子,由太医院为皇上配药,还是民女制好丸药,交给魏公公。”

“你直接制吧,省得那群没用的老东西,问朕从哪来的方子。”惠宗帝艰难道。

“是,皇上。”祝妤君答应下。

惠宗帝咳疾令他无法说太多话,交代了几句关于闻老先生的事,大致是闻老先生到了,会先到宫里住三五日,再过来太子府,便离开了。

……

两日后,祝妤君制好惠宗帝需要的丸药,有三种,一种是治咳疾的,一种是睡前服一颗安神的,一种是调理神气的,每一种药的服用时辰、数量和药效都写得详细浅白。

丸药是魏公公亲自来拿的,不肯交由第三人手。

惠宗帝看到祝妤君写的字后颇惊讶,字好不必说,他竟然从字体和笔画间看到了闻老先生的风骨,难得难得。

又过四日,闻老先生和崔元靖抵达京城。

崔元靖要进国子监念书,拜访了叔祖父后,先在外祖父家住下,闻老先生则带祝明轩进了宫。

闻老先生的到来,在京城掀起一股不小的风浪。

除各贵家都希望闻老先生能收他们府中嫡子为弟子外,崔元靖的外祖父王光显也希望能请到闻老先生为国子监的学生授一次课。

当然,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

惠宗帝在御书房外的一间白玉石亭摆席面,宴请闻老先生。

说是宴请,唯惠宗帝一人亲自作陪。

石亭周围站一圈大内侍卫,除送菜至石亭的宫女,其余人包括妃嫔皆不得靠近。

惠宗帝用了祝妤君开的药,咳疾大有好转,能平平顺顺地与闻老先生说话了。

“这位是闻老先生新收的弟子?”

惠宗帝看了眼正细心替闻老先生斟茶布菜的祝明轩。

闻老先生点点头,“他与老夫有缘分。”说完示意祝明轩向惠宗帝见礼。

“草民祝明轩,见过皇上。”

“既然是老先生的弟子,就不能自称草民了。”惠宗帝开玩笑道:“这名不见经传的祝家,不简单啊。”

惠宗帝早查过祝妤君家世,知道祝明轩是祝妤君同父异母的弟弟。

“嗯,确实不简单。”闻老先生漫不经心地问道:“皇上下定决心了吗?”

闻老先生想问什么,不必拐弯抹角。

惠宗帝皱眉沉默,显然回答不了。

“也罢,皇上气色不错,能多考虑两年,老夫会用心教导太子的。”闻老先生淡淡地说道,惠宗帝勤政为民,有胸怀能容人,唯一缺点是性子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的性子能求稳,办不成大事。

所以在有荣亲王镇守北大门的情况下,梁朝这些年不好不坏,没有多繁盛,百姓也不会民不聊生。

惠宗帝被闻老先生一句话问得羞愧。

他最疼的是太子,但二皇子亦是他子嗣,他希望能有万全的,对所有人都好的法子。

“三日后安排老夫去太子府,这三日老夫要去一趟云栖寺,还有祭拜黎家先祖。”

闻老先生说道,他不会多管皇家事的。

“老先生放心,朕会安排妥当。”

……

为迎接闻老先生,祝妤君早早起身,而太子不肯坐四轮椅,坚持要站在祝妤君身边,累了便趴到连昭廷背上,顺便偷偷看祝妤君……

第230章 不容易

朝阳在假山上拖出长长的影子。

上一篇:天子与娇娇下一篇:外室成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