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的快穿生活(173)

作者:limy里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等王武走后,关心留宋康平在房间说事。

“公子,我接到手下的报告,说村子香皂作坊新招收的一个妇女行为有些异常,最开始说带来的男孩,结果孩子入学说是个女孩。那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那中年妇人虽然干活麻利,但手上也没什么老茧,不像贫苦人家出生。”

“先按表不动,暗中观察摸清底细。”

因为万志明的身份特殊,死在了理县,但理县到宝城道路较远,道路难走,等宝城知府收到消息过来查看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来调查了几天却没发生什么疑点,暂时封锁了理县县衙,将相关人等控制,将这个案子加急上报上去。

在荔城的万阳文接到儿子在理县的死讯,心里是怒火滔天,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啊,三十五岁时才得到这么一个宝贝。

正想亲自调集人手去理县,这时陈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去了前线的三皇子李畅收拢了前线一些将领,直接将前线那个城占为据点自立为王。

听到这个消息的陈皇气急攻心,身体每况愈下,还留在荔城的四皇子、五皇子也在暗中活动,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他只能让身边一个信得过的手下去理县调查儿子的死,自己留在荔城巩固外孙的太子之位。

*

距离理县县城被烧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宝城方便派了一个特使过来暂代理县公务,原县令因为失职之罪被暂时羁押起来,其家人在安排在一处监控起来,整个理县都处于戒严状态,进城来往都严格受到盘查。

因为理县戒严出入十分不方便,周边很多村民也就懒得去县城,直接就将多余的农产品拿到郭家庄售卖,郭家庄这边路平,来往的人也多。

还开着一个杂货铺子,专门收购农产品,在这里卖掉多余的粮食还可以低价购买脱谷机、肥皂、素油等产品。

脱谷机比较贵,但是郭家庄这边可以接受用粮食分期抵扣,很受周边农人欢迎。

郭大亮家已经在准备他年后娶妻的聘礼,因为记得祝大牛说要缝纫机,郭大亮就这个事情去找他小表弟,手里还提着家里现做的凉粉。

关心刚从学校实验室里出来,在学校门口碰到郭大亮。

“小表弟,你终于出来了,我在这等了你好一会儿了,这是我娘做的凉粉可好吃了,我特意给你带了一份。”

说着也不让关心拒绝,郭大亮就把手里装着凉粉的篮子塞到关心手上。

关心无奈只能收下,“说吧,有什么事?”

“就是,那个,缝纫机你能不能给我匀一台。”

整个郭家村就他家和小表弟家单独享有一台,其他的机子都在缝衣室里面大家轮流用,他这又要一台,有点不要意思开口。

“不是我用,我给我未来媳妇准备一台。”

“现在村子里面没多少铁,恐怕要年后炼铁作坊才会再出几台。”

“不急,只要到时候你出了给我留一台就行。”

在郭大亮成亲那天,关心就准备了一台缝纫机作为贺礼,酒席吃完回去就听到下面报上来的消息。

“李宸死了?”

“是的,公子,我们在宝城的情报员发来的消息,现在李泰已经登基,三皇子一早占据西面两城为王,在老皇帝死后,立马自立为皇,另外两个皇子也不服新皇,暗地里动作不小。”

“还有一个消息,温县令一家已经被押解入京,理县新县令不久后就会到。”

“现在温县令一家人被押送到哪里?”

“已经快要出宝城。”

“通知外面的人把人劫回来,然后以温县令的名义表示不承认新皇的统治,把理县独立出来。”

“好,我这就去办。”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他家公子终于要出手了,宋康平心里隐隐有些激动。

*

吴国东宫。

“启禀殿下,收到最新情报。”

大殿的最里面,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男子正在看着书,听到手下来报,他头都没抬,只道,“念。”

“陈国老皇帝李宸驾崩,新皇李泰继位,其他几个皇子纷纷占地自立为皇,有好几个城的官员表示不接受新皇统治,陈国大乱。”

大殿里的侧位上还坐着一个中年汉子,年约四十出头,虎背熊腰,听到这个消息,他激动道:“殿下,这是我们全面进攻的时间。”

“不,再等等。现在局势还不够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付将军不要着急,总有你出手的一天。”

殿上这个说话的人是吴国太子,赵仪。吴皇几年前身体就不行了,虽还没登基,现在吴国的实权基本在他手上。

*

关心早就查出温县令的女儿以工人子女身份在郭家庄书院读书,她一直就没有点明,等把温家人救回理县,她就让这一家人在郭家庄团聚。

“公子,多谢你的救命之恩。”温博文把家人安顿下来后就过来表示感谢。

“是吗?我可是以你的名字反叛了新皇。”

“公子,我本来就是罪人身份,再说陈国**,新皇不仁,就是反叛了又如何。”

说道这,温博文两眼猩红,想到这几个月遭受的非人折磨,心里就平静不下来。

有了温博文这对理县事物的熟手帮忙,关心很快就把理县给控制在了自己手上,理县是一个小地方,人口比不上隔壁的宝城,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封闭,落后,外面的人一时注意不到它,有可喘息之机。

外面的几个陈国皇帝你打我,我打你,抢占地盘的时候,理县却在趁机收购流民,按照关心设计计划发展起来。

六年,不,还不到六年,陈国的皇帝在这期间互相残杀,最后只剩下了最正统的那个,其他都死在了这场皇权争斗里,可还没有等李泰高兴几个月,就发现吴国已经兵临城下,李泰及万家人全部被捕。

又四年,吴国皇帝赵仪派兵一面北击匈奴,一面收拾陈国地方残余势力,整顿全国内务,恢复生机。

开始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却在一个叫理县的小地方绊住了手脚。

“怎么回事。”早朝上,赵仪坐在皇位上询问着下面官员。

“启禀陛下,我们派去理县求招安的人已经发消息回来。”

“理县的县令叫温博文,在理县经营不下二十年,他说理县可以以县城的名义融入我国,但他要自治权利。”

“自治?”

“就是理县的官员财政军队等权利全部独立,不归朝廷管辖,他们自己选拔任用。”

“我看陈国文献,这理县就是一个人口只有一千户的下县,他们的县令怎么有胆识说这种话,不怕我吴国大军压境。”赵仪不削道。

“陛下,传回来的消息说,陈国文献记录有误,它人口一点也不少,估计又十数万,而且里面的生活和外面一点都不一样。”

“哦,这么一个小小县能挤下那么多人,还有怎么个不同法?”

“从传来来的信件上说,人可以骑在两个轮子上自己往前跑不要人力,整个县城的地面全都铺上了没有缝隙的石板,下雨天根本就踩不到湿泥,现在外面世面上的肥皂、香皂、火柴、透明镜,食用的素油,卫生纸,蜡烛等等东西。”

说道这,那官员指着大殿上立在墙边的摆钟道,“还有这叫钟的物件都是出产自理县。”

听到这人的话,大殿顿时议论开了,这些东西大可是从十几年前就进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多都不便宜。

那这样的话,这十几年下来理县得赚了他们多少钱?

“而且他们有一种叫电的东西当灯,把理县夜晚照的如白昼。”

“我们派去的人也说过吴国大军压境进,可那温博文很不以为然,只说这么做的后果是吴国换一个皇帝或者换一个国名,吃亏的不是他们。”

“嘶,这温博文好大的口气,他区区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敢如此大放厥词,不知道我们陛下可是一统天下,把匈奴都击跑了的天子骄子。”

赵仪听到这转述的话也是很生气,不过他可不是陈国皇帝,独断专行,他决定还是要继续了解理县在做后面的政策。

*

四月,气候宜人,宝城去往理县的路上成群结队,赵怀扮作进货商人,跟在这些人身后,赵怀是当年天子的同胞弟弟,被委派暗中查探理县情况。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