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回门咋样,”陈桂花重复说,“你这孩子,想啥这么入神呢?”
“挺好的,挺顺利,我娘还给我封了个红包。”说着将红包从口袋里掏出来给陈桂花看看。
陈桂花看了眼里面的钱,心里暗自满意。
林家养闺女虽然不行,夫妻俩倒不是贪的。就她前两个儿媳,虽说那时候家里穷,但回门也是准备了红包的,结果一个拿回来一包花生,一个拿回来几块饼干,实在让人气闷。
“红包你自个收着,不用给我看。”陈桂花说道,分家过后儿子媳妇的私房钱她是概不过问的。
得了她的话,林佩便收好红包,把拿回来的鸡蛋给陈桂花就跟郑旭东回屋了,继续刚才的话题:“二嫂是在乎面子丢了里子。”
不了解郑家的人,都觉得林翠芬日子红火,过得有滋有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林翠芬只是个面上光,也就能骗骗外人。
……
第二天天还没亮,林佩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
她躺在床上缓了会,睁开眼睛爬起来,出门时正撞上林翠芬,她穿了件碎花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看见林佩便笑:“起来了?我跟你二哥正要出门。”
“这么早啊。”林佩随口搭话。
“不早,再晚赶不上去县里的班车了。”林翠芬喜气洋洋说,“我们今天去县里领结婚证,有啥需要注意的,你有空跟我说下不?”
“有啥要注意的旭东不都跟四弟说了,你人到就成了,”郑旭南从屋里出来,“行了行了,别磨蹭了,待会真赶不上车你又要埋怨。”
说话间郑旭西和李红也出来了,两人也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看见林佩笑了笑,说了声就出去了。走远了林佩还听见郑旭南抱怨:“看你嚷嚷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今天去补结婚证一样。”
林佩:“……”可算是出门了。
第32章 公私营
陆源镇早饭都吃得简单, 不是红苕配粥,就是吃粉吃面, 陈桂花算勤快的,也就偶尔起早揉面蒸个馒头。林佩昨天说下厨, 今天早上就琢磨着煮个葱油面。
陈桂花没吃过葱油面, 但知道林佩厨艺好,先前定亲礼的酒席菜色就是她准备的,其中好几道菜都没人吃过,但味道很不错。于是陈桂花放手让她去做,自己在旁边打下手。
只是林佩进了灶房,却发现郑家少了几味调料, 或者说郑家厨房里就只有油盐酱醋, 酱油没有标明,但闻味道就知道是老抽, 主要是调色用。生抽耗油都没有,林佩想着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 只能将就着做。
切好葱段, 往锅里倒油, 中火慢炸至金黄捞出。再往葱油里倒入酱油、香醋,和一小勺白糖熬煮。然后将细面水煮到八分熟捞出, 倒入煮好的葱油搅拌,撒上炸好的葱段、葱花就能吃了。
郑旭南、郑旭西夫妻四人都出门了, 家里只剩四个大人两个小孩, 林佩问着陈桂花他们的食量拌了六碗面。拌到最后一碗面的时候郑鸿博跑过来, 站在灶房门口先深深吸了口香气,流着口水问:“奶、三婶你们做啥呢?好香啊!”
“你三婶做的葱油面,赶紧叫你三叔五叔和你妹起来吃饭。”陈桂花催促说,和林佩一起把海碗装的面端到堂屋。
林佩进屋时正看见洗完澡的郑旭东从后面过来,走到她面前低头看了看,笑道:“葱油面?你做的。”
“嗯,快洗手过来吃饭。”林佩应了声说。
郑旭东嗯了声,拿着盆进了屋。陈桂花对林佩说:“不管他们,咱们先吃。”话音刚落,郑鸿博郑秀梅兄妹俩簇拥着跑过来,端起碗就大口吃了起来。
林佩做的葱油面虽然少了调料,但味道并不差,面有嚼劲,咸淡适中,关键是香。郑秀梅平时最不爱吃葱花,连带着沾了葱的食物都不碰,今天却顾不上了,一吃一大口。
陈桂花也频频点头:“这面好吃,也好做撑肚子。”
“您觉得可以,待会我再跟您详细说一下怎么做。”
“成。”陈桂花也觉得今天吃粉明天吃面有点腻,既然林佩愿意教,就想着把这道学了,每天早饭也能换一换。
郑旭北在学校食堂吃过葱油面,觉得林佩做的味道比食堂大厨还好,半开玩笑说:“嫂子你这厨艺赶得上我们食堂大厨了,以后开个饭馆也成。”
“你说的啥话,饭馆是你想开就能开的?”至于饭馆大厨虽然也是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比较起来还是不如当老师,工资高不说也受人尊敬。
“娘,现在跟以前可不同了,过去做生意是投机倒把,是薅社会主义羊毛,但时代变了,政策也跟着变。现在有个新词叫个体户,说的就是那些自己做生意的人,现在大城市可不少这样的个体户。”郑旭北说着又绕回饭馆来,“就说这私人饭馆,您知道第一家是哪一年开的吗?”
郑旭北这番话把陈桂花说得一愣一愣的:“哪一年?”
“八零年,就开在首都北京。”郑旭北说着问林佩,“嫂子你听说过没?”
林佩真没听说过,不怪她无知,八十年代写在历史课上也就是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这些内容,再细致的不是刻意了解过谁知道?再说她也不是真在首都长大的姑娘,哪知道私营饭馆什么时候开的,只好含糊点头。
郑旭东则说:“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新闻。”
“还上了报纸?”陈桂花惊呆了,在她的概念里,做生意还是投机倒把的事,没想到这竟然还能上报纸,“难道现在真能做生意了?”
“当然。”郑旭北肯定说道,“就连省城也有不少人出摊做生意,我想不出三五年,国营商店、饭馆会出现倒闭潮。”
林佩闻言忍不住多看了郑旭北两眼,镜片后他双眼发亮,和平时的斯文腼腆大不相同。
陈桂花却没注意到儿子的兴奋,只想着他的话,喃喃自语说:“不可能吧?”那不都是国家开的吗?怎么会倒闭呢?
“娘您想想,私营饭馆开起来是不是能吃饭的地方就多了?都是吃饭的地方,私营味道好价格便宜,而国营味道不论,价格都很贵,服务也跟不上,您乐意去哪里吃?”林佩将供销问题掰扯开问陈桂花。
陈桂花毫不犹豫:“当然是吃便宜的。”
“这不结了,您去吃便宜的,他也去吃便宜的,那国营饭馆还有谁去?没有生意,这饭馆可不就关门了?”林佩吃完最后一口面,摊手说道。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郑旭北放假后没闲着,在省城找了份短期工。他这次回来还是为了郑旭东结婚,如今婚礼结束就要忙着回省城。
吃过饭,陈桂花便去给郑旭北收拾行李,整理的时候还问:“真现在就走?晚上坐船直接到省城不是更好?”
“娘。”郑旭北有点无奈,“你现在让我晚上去,到晚上是不是又说明天出发更好?”
陈桂花低头不说话了,默默帮她收拾行李。郑旭北走到陈桂花身边,手搭在她的肩膀上,低声安慰说:“娘你放心,我这次不会去太久,开学前总要再回来一趟。”
“嗯。”
“我手上存了点钱,加上这次暑假挣的,够我读完大学了。”郑旭北沉默片刻开口说,“你以后也别那么辛苦,少种点田地。三哥他们给你的钱你收着自己用,不用再寄给我。”
陈桂花闻言长叹一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说:“你是个好孩子。”
郑旭北笑了笑,正要说话郑旭东走进来问:“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郑旭北说。
陈桂花将最后一件衣服装进去,拉上背包拉链,郑旭东走过去提起背包说:“那就走吧。”
他把背包踢出去,挂在自行车把手上,双手分开坐在上面,看向郑旭北的屋门。郑旭北安慰着陈桂花:“我这次去也不会待多久,八月底就该回来了。”
陈桂花点头:“我送送你。”
“三哥送我就成。”郑旭北坐在后座,冲陈桂花挥挥手,“娘我走了,别送了。”
郑旭东踩动自行车,车轮转起来,很快出了院子。陈桂花靠在门上看着,没有流泪却红了眼眶,林佩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说:“旭北不是说了吗?他八月底就能回来,娘您别难过了。”
“奶你别哭了,小叔不在家,有我陪着你呀。”郑秀梅双手托着下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