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荣华之路(75)

作者:夏夜烟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这话让秦时成功的放下心来,如今铺子里那一个小隔间巴掌大的地方,已然被他们四兄弟当做家了!

第109章 董爷爷又来了

董老太爷这几日的心情倒是很好,他在朝中本应该还能为董家谋划五年,但因现在朝中乌烟瘴气,不得不赶在夺嫡时惹皇上不悦前致仕,这样还保全了董家在这趟浑水中的中立,同样还让皇上对董家有些许好感。

正是凭借了这层好感,董家的老太爷虽然辞官,但朝中对董家还是尊敬有加。

这也是为什么随县的县太爷为什么要合并码头的时候还要知会董老太爷一声。

之前的随县只有他杨忠全一条地头蛇,可现在董老太爷回来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直接越过董老太爷去做事。

正因为如此,杨忠全才被董老太爷因合并码头的事情给摆了一道。

人嘛,也不能闲着,就比如说董老太爷,一闲着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可是嘛!这董家的年少一代要么从文要么从武,终日在外头奔波忙碌,如此家里得闲的就只有他和小厮二人。

这日将近午食的时候,董老太爷回想起当日在逍遥食府里头吃的灌汤包不禁又砸吧着嘴,分外想念那鲜美的汤汁和筋道的面皮了。

让小厮拾掇好自己后,迈着步子,就悠悠的朝码头处走去。

肖遥现在铺子里看着账册,开店这一个月来竟然有了二十多两银子的进账,看的不由让她咂舌,之前和青娘在码头卖包子馒头一个月才赚到二两银的日子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啊!

也就是说刨去人工费和成本费的话,单是自己一家就有十几两银子的收入。

小富即安,做上田园地主婆指日可待了啊!

只是随着码头的点点迁移,这里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每天流动的人口更不知凡几。

好处就是小码头,不,如今应该说是码头了。这里的人流量大了,衣食住行,食被排在第二。

码头上做吃食生意的小摊贩越来越多,知道买不起铺子,也付不起铺子的租金,只能和以前肖遥青娘刚做生意时一样,在码头管理处教了一些摊位费就摆摊卖些吃食。

不过这些吃食生意的增加,对于逍遥食府来说并没有受到影响,却常常因为客人过多在店铺外面排起了长队。

这让无数徘徊在码头想方设法都要租赁店铺的商家嫉妒红了眼睛,这若是自己也开一家同一种模式的饭馆岂不是也赚翻了。

不错,文家还是没有开放店铺的租赁,这也因此让码头管理处摊位的数量都租完了。

有些人没有租到摊位借着人流量过多,竟然偷偷没有在码头管理处报备的情况下摆起了摊位,想鱼目混珠。若说只有一两个还好,偏偏这样乱纪的人多如牛毛。

码头管事处的管事们现在可没有以往清闲的日子,到处就抓,整天忙的鸡飞狗跳。

但谁又不是鸡飞狗跳的做着生意呢!

就比如逍遥食府来说,整个店里恐怕只有肖遥稍闲一点看着账簿。

肖大贵夫妇,肖大林夫妇和秦时阿远忙到水都来不及喝一点,小彤小宝小冬瓜和刘沛两两合作在灶间烧着火,正值午间,人声鼎沸,点菜声音不绝于耳,青娘只恨不得此时能长出八只手。

等到饭点过去,就连一向皮实的秦时都觉得手都抬不起来。

李淑云给众人将一早准备好的午食端上了桌,吃完以后青娘则是收拾桌子,让众人都先休息一会等她将菜品都准备好以后就回家。

现在的食府做的照旧还是早食和午食的生意,因为到了晚上,码头的汉子大部分都会回家,肖遥也不想为了这个店将一家人闲暇的功夫都束在这里,况且深山里还有一位隐世的大少爷等着她投喂。

“哟,老夫这是来得不巧啊!”一道年迈的声音自店铺门口响起。

肖遥从账本中抬起头来,看着面熟的老人笑呵呵的看着柜台上的自己。

“爷爷!”肖遥笑着走上前去打招呼。

“哎!”董老太爷看着这个面容姣好的小女娃笑盈盈的向自己走来。

被肖遥迎了进门,董老太爷左右环顾了一下,都没有见着和上次一样的蒸笼,不着声色道:“今日铺子里看着有点闲啊!”

肖遥不知道他这个闲如何得来,要是在忙下去可直接就挂了。

青娘笑道:“大老爷,我们也是刚收摊,午食才结束,大家伙这才歇下喘了一口气。”

嗯……这话让董老太爷面色有点难看,感觉自己就像周扒皮似的。

余光再次瞥了瞥,虽然像是不动声色,但暗示的话都差着明说了:“老夫肚子饿了,你看之前那汤包……”

肖遥一拍脑袋,真的忘记做了。

主要是董老太爷也是前几天来的,第二天她倒是履约又做了几笼,可他是迟迟没有来,最后只得给大家都分了一个将它吃了。

尤其是秦时四兄弟,爱极了这个味道,沾在手上的汤汁都吮的干干净净。

董老太爷来都来了,总没有将客人往店外赶的道理,再说他和码头汉子不一样,不只是普通管饱的饭菜就可以打发掉,还是一个喜爱口腹之欲的老餮,当然不能随随便便打发。

正好,肖遥也在考虑今天上山给大少爷送什么伙食,这样的话,正好连同少爷那份一起做了。

她去了后厨转了转,发现只有一些蔬菜和一块五花肉。

咦,五花肉!

她的眼睛一亮,脑子里迅速闪过一盘盘美味的菜品,酱香五花肉,红烧五花肉,香煎五花肉、椒盐五花肉……

但最终在脑海里定格的则是一道光是想想就让她口水直流,画面感十足的东坡肉!

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东坡肉相传是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创制,实则为小妾王朝云所创。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五花肉,成品都是码得整整齐齐就像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光是这样想想,肖遥就感觉到自己口舌生津,原先中午吃饱了的胃再次响动着抗议的声音。

说干就干,肖遥自认为动手能力还不错,不过就是古代可以用的调味料比较少。

酱油还是她前不久鼓捣出来的简易1.0版本,不过胜在能上色,后期有时间的话,调味料她都一次性收集全了。

这样做出来的菜品和卤水味道都是上上乘。

第110章 红烧肉与大少爷

简易的条件下,自然只能制出简易版的红烧肉,不过肖遥有万能的灵泉加持,就算做好的味道十分只占五分,用了灵泉水也足够将口味硬生生拔到七八分,灵泉水就是一道作弊的利器。

青娘也知道肖遥对厨艺天生就有种无师自通,因此将后厨交给了她,也不怕她搞砸了,毕竟自己这个当娘的也是受了遥儿的启发才添置了不少新菜色。

砂锅是现成的,就算青娘和李淑云平日里的饭菜做的都是家常味道,但盐葱冰糖这些的调味料还是准备的好好的。

肖遥知道东坡肉取材都是选带皮的五花肉,这样容易切方块,且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将洗好的肉块皮朝下的放入已经装好盐酱油,花雕酒和灵泉的砂锅内,小宝和小冬瓜的小炉子已经升好了,肖遥就将砂锅放在炉子上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才盖上盖子转了小伙放入冰糖慢炖。

大约小半个时辰以后,加了灵泉的肉香味就霸道的从砂锅里面飘出,肖大林害怕就像上次灌汤包刚一出炉不少人上门询问的情况出现,连忙将店门关好。

好在后厨处还有一个窗户可以换气通风,半个时辰后,肖遥才用大碗将这些肉块依次摆好乘进了盘子中,再拿出蒸笼,让小宝在灶间升了火,大锅里倒进了水将蒸笼里的东坡肉蒸熟。

香味着实霸道的不行,别说董老太爷了,身边的小厮连同肖大贵他们都不停的咽着口水,甚至暗自想,若是遥儿亲自掌勺自家的食府,生意肯定更上一层楼。

不过这个可能性提都不用提,首先青娘都不会同意。

一个时辰后,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红烧肉就出锅了。

肖大林这次买回来的五花肉很多,因此肖遥也不节省了,干脆就将这一大块都给做了,一共四碗的量,都被放在蒸笼里蒸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