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400)

作者:白饭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胡丰年想了想,觉得自己也不能太不近人情,便道:“行,几位大人先请进罢,我叫上我那对子女一起。说起来,我倒还没有让他们去磕过头。”

闻言众人都很讶然,心想他竟然没有让自己的子女去磕过头,想来是谨遵了药王临终前不想被人打扰的遗愿。

如此耿直之人,倒也少见。

他领了这几位医官进了自家的大门,直到了内院,胡霁色听到声音迎出来了,才晓得是来了贵客。

胡霁色惊了一下,然后笑道:“王大人!”

她只认得这个,也就是自己的主考官。

王大人笑道:“胡魁首,好久不见,上回在城里,你也不赏脸陪我们老头子吃个茶。”

又给她介绍自己的同僚,连他自己在内,一共四人,还有一位金大人,一位路大人,一位连大人。

胡霁色懂事地一一见礼,并道:“几位大人快不要叫我魁首了。这次考试不是作废了吗?”

王大人就笑道:“再考几次,你可担魁首无疑了。”

见他们往她身后看去,胡霁色连忙道:“里头都是我家的藏书。几位若是不嫌弃,可以进来看看。”

王大人有些激动,道:“有孙国手留下的吗?”

胡霁色道:“有,不过不算多,都在最左边那一排的柜子里。中间那层绿壳的,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德和手抄。”

连大人就有些惊喜,可又有些不确定,道:“我们…… 可以看吗?”

胡霁色惊讶地笑道:“为什么不可以?”

她知道,这相当于他们吃饭的家伙,有些人会作为秘方不外传的。

胡霁色想了想,道:“大人要是不嫌弃,下面还有我们自己根据老人家的遗书实验,记录的一些医案和笔记。”

王大人就凑过来,道:“听说你剖腹取子…… 是真的吗?”

胡霁色道:“都在卷上有详细的记录,几位大人可以去瞧瞧。”

这几位显然都是医痴,突然见有人这么大方,竟也顾不得面子,一齐蜂拥而入。

胡丰年还被拉进去给他们介绍和做讲解。

这场面大约也是难得一见。

胡霁色一看都这个点了,也是叹了一声,心道今儿大约家里又多了几张嘴要吃饭。

因此江月白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她穿着小围裙在厨房门口择菜,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走过去,很自然地端了一张小板凳,跟她一起择菜。

“怎么回事?闹哄哄的?”

就那小药房里头,有人辩论得激烈了吵了起来,有人劝架,还有人在哈哈大笑。

胡霁色道:“你找来监考的几位大人,不知道哪儿听说我这儿有孙国手的墓,就巴巴地找过来了。现在在小药房看我们囤的那些医书呢。”

江月白听了就笑,道:“倒都是医痴。”

胡霁色想了想,就道:“感觉地方医馆的环境,比太医院要单纯很多。”

他俩一边择菜剥蒜,胡霁色就把在别院的所见所闻都跟他说了说。

江月白低声道:“太医院积疴,是开朝就有的事情。皇家人太自大,杀了太多太医。”

胡霁色道:“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你们就没有发现吗?”

江月白摇摇头,道:“真没有,所以说太自大。”

胡霁色剥了半盘子蒜,然后把剥了蒜的手递给他闻了闻。

江月白原是个不吃蒜的,最近虽然多少学了些,但胡霁色故意使坏,他也是好气又好笑。

他凑过去,装模作样地闻了闻,然后煞有介事的皱皱眉,道:“这蒜泥白爪口味甚重!”

胡霁色就乐,笑道:“我娘是说这些蒜都要做蒜泥白肉,你说你现在能吃蒜了,我看看你今天中午吃多少。”

他俩收拾好了,胡丰年出来跟她说,让她准备饭菜送到小书房吧。

这些人根本舍不得走,还有那抓紧时间正在誊抄的。

胡霁色有点犹豫,道:“你们人那么多,可别把汤汁撒了,把我的书给弄脏了。”

“不至于”,胡丰年好笑地道,“他们比你还要爱惜呢。”

胡霁色笑容了笑,也有点为自己的小心眼不好意思。

兰氏做了个猪油拌饭,一份野菜,一份蒜泥白肉,一份新鲜刚摘的醋黄瓜,一份腌菜炒油炸,一份麻酱鱼片,让胡霁色送了进去。

他们边吃边吵边抄,竟然耗到了下午过了午时。

结果王大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出来再三跟兰氏道歉。

虽然万分不舍,却还是收拾了一下,跟着胡丰年,带着胡霁色姐弟两个,一起去山上给孙兆华磕头。

胡丰年破例带上了江月白,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明目。

不过好笑的是,这些人都不认识他,只把他当成是胡家的客人,更不知道刚刚吃了他择的菜。

今天的爆更更完啦!撒花!

第五百三十章 江山已定

孙兆华生前名扬天下,死后却是一座孤坟,立于山中无人知之处。

他们爬了约莫有半个时辰左右,才在一处山沟里寻到了那座孤独的小坟。

左右无依,甚至面朝着山谷。

然而胡霁色立刻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此时天色算早,太阳才刚刚沉入云中。

对面的山谷中雾气缭绕,阳光沉下来,金色的光晕仿佛渗入了每一丝云,每一缕雾,真真如同仙境那般。

他在身后百年,就一直在此,从容地望着云卷云舒,日升日落。

这坟头的草清得很干净,但确实没有一丝烟火。

胡丰年让王大人他们站得远一些,然后把胡霁色和小茂林叫了过去。

江月白和王大人他们一伙。

胡丰年看着这简单的墓碑,眼神之间是充满感情的。

他自己先跪下了,一双儿女就跪在了他身后。

“您喜静,原不该带人来打扰您。可想着,您的衣钵传人也大了,该来给您磕个头。”

说着,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些人,道:“顺便带了几个拖油瓶,也算是杏林纯良之辈,给您磕个头就走。”

众拖油瓶没有丝毫不喜,开开心心地跪下了,等着跟着一起磕头。

胡丰年想了想,似乎也想不到该怎么介绍江月白。

他憋了半天,就道:“我还带了个孩子来,也是个听话懂事的,给您磕个头,不至于辱没了您。”

江月白觉得这评价挺高的,也是满心欢喜地接受了。

众人给孙兆华简单地磕了几个头,胡丰年就开始轰他们下山。

他们倒也没有赖着,毕竟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不宜在山上多停留。

只不过一路下山去,众人还是很激动,王大人他们几个就像老小孩儿似的,拱卫着胡丰年,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胡丰年频频回头看,见江月白跟着胡霁色,倒也是放心的。

胡霁色小声道:“书都没抄完,我觉得他们是舍不得走的。”

江月白也小声道:“多了这么多张嘴要婶子喂,不合适吧?”

胡霁色觉得好笑,道:“那还能把他们撵走不成?”

江月白道:“看情况,要是赖了太久就撵走。”

……

结果江月白估得没错,这些人为了抄书,硬在胡家赖了两天。

直到第三天,江月白进了一趟城。

然后罗大人派了人过来,说是收到了扬州府的文书,让他们尽快回去备考,他们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去了。

就这样,他们还跟胡丰年约好,等忙完了备考,还要一起来做客。

胡丰年只能嘱咐他们,他们要来就来,可别再带别人来了。

原本以为接下来又要备考,结果这年刚入秋,朝廷下了指令,发了国丧。

宣仁帝驾崩了。

按照规矩,国丧期间,科考要推迟一年,今年医考也考不成了。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

胡霁色看着一脸淡定劈柴的江月白,到:“你爹没了,你不需要回去奔丧?”

江月白道:“回去干什么?回去了,我可就回不来了。”

胡霁色托腮仔细想了想,道:“那你这就把小红给坑死了啊?”

江月白爽快地劈了柴,笑道:“那可不是?他是嫡我是庶,按理说也该由他继承祖宗的家业不是?”

胡霁色听他说“祖宗的家业”,觉得好像是农人家里继承了几亩地似的,莫名的有点好笑。

“他愿意吗?前头他给我们写信,说是他自个儿在京城替你管事儿,寂寞如雪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