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霁色本来想说别叫小姐……可转念一想,她这是来买人的,恐怕以后,不习惯也得让人这么叫。
她道:“你也坐。”
张大红有点别扭,直到小张氏拉了她一下,她才也坐了下来。
胡霁色道:“听说你们家是你当家,你为老母亲考虑,当然是应该的,我当然不会生气。我家的情况,婶儿跟你们说过了吧?”
小张氏道:“都说过了。”
张大红也点点头。
胡霁色道:“我也不瞒你们,这次是逼得没法子了,所以就想着买个人。我们家老屋那边,最难伺候的是我奶,不过她人傻了,也不大闹事。我爷成天不在家。再有就是我三婶和我老姑。我三婶掀不起什么大浪,老姑也要出嫁了。”
小张氏倒是没想到她会这么坦诚,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张大红确实心直口快,道:“听说你们家出了个杀人的?”
果然……这个污点真是够大的。
胡霁色道:“他去坐牢了,要坐十二年。”
张大红听了就松了口气,道:“我们村那边也听说了……不是,我就是怕我娘有什么不好。”
胡霁色点点头:“可以理解。平时要做的活,无非就是那些。一天三顿饭,喂一喂家里的畜生。然后伺候我家老太太。我家还有个特别小的。这个你放心,过两天我让我三婶看。”
听着活是不少,可这对于乡下老太太来说实在是没啥……
甚至比在家里还轻松些。
张大红道:“就这样?”
小张氏无奈道:“早也跟你说了的,你咋不信?我们能给你拉不好的人?”
胡霁色道:“我爷那嘴臭,我也怕他说出不好听的来让婆婆受委屈。这话我得先说在前头。”
这回那于婆子连忙道:“不怕的,不怕的,这么些年了,我们娘儿俩啥难听的没听过诶……”
张大红眉头一皱想说啥。
胡霁色道:“但婆婆的卖身契是我的,真太过分了,我是不肯的。”
张大红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你这是啥意思?”
“给你娘撑腰的意思啊!”小张氏真是怒其不争,“咋还听不懂呢?这丫头可厉害了,我先前不是跟你们说了的?”
是说了……不过她当时也没咋听懂。
就知道他们家老屋的人不好,这丫头敢拿着刀去闹。
关键是也孝顺,特别疼自己的娘。
小张氏还说了,能在他们家干活,是她们的福气。
但张大红其实还是有点不愿意的。家里的日子也不是就过不下去了,没说非得逼着老娘去卖身的。
可实在是架不住老娘非要来……
虽说和老村长家是亲戚,也知道他们是好人,可张大红还是有些防备的。
这种心态,胡霁色都是理解的。毕竟也是吃过苦的母女俩。
她道:“这样吧,咱们也不急。婆婆您看您先在我们家试着做三天。若是三天后觉得不妥当,我按五十大钱一天给你结算,你可以回家去。三天后觉得合适,那咱们再谈卖身契的事儿。”
张大红呆滞了:“还能这样?”
胡霁色被逗乐了,道:“你看成吗?”
成啊,咋不成啊!
这也是双保险吧,胡霁色也不想匆匆定下卖身契,结果才发现不合适,那不是更麻烦。
双方说好了,胡霁色就先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下,带着于婆子和张大红母女俩去了老屋。
这时候老胡头不在家,李氏看到她带人来,知道是买来伺候的婆子,差点把牙笑掉。
胡霁色提醒道:“于婆婆先在这干三天,合适再签卖身契。”
李氏一听,心想咋能这样啊?!
但她又怕人真的就这么跑了,连忙堆起了一副笑脸,道:“老嫂子,你跟我来,我带你去瞧瞧地方。”
第二百六十章 把妹子许给你
眼看李氏带着那母女俩去了以前的大房看,是打算把于婆子安置在那了。
小张氏就对胡霁色道:“她就是榆木疙瘩脑袋,也是因为以前吃了苦,你也别放在心上。”
一个女人招赘,男人还跑了,这原本就是件极其没面子的事儿。而且看那张大红长得也不算美丽,这乡下妇人恶毒起来,啥话都说得出来。
胡霁色都能想象,肯定会在背后说她“不像个女人”,“留不住男人”啥的。
当然,现实可能比她想象的还难听。
这么些年了,她们母女俩自然不容易,性格刚强一些也是应该的。
胡霁色道:“没关系的,人敞亮,没什么花花肠子就行。”
小张氏连忙保证,道:“这你可以放心。这母女俩要是有啥花花肠子,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苦了。嗨,她是不想让她娘出来的,可她们家全靠她一个妇道人家的一把力气过活,也就她自己不觉得难。”
胡霁色点点头,由衷感谢了小张氏:“婶子这回是给我排了大难。”
眼看着李氏又领着人去看老太太,小张氏又道:“对了,趁这会儿也跟你说些别的。听说那徐大柱也没判,这是要回来了的。你家老姑啊……你们家的人咋算计没有?”
这胡宝珠天天在人家家蹭吃蹭喝,胡霁色都觉得没脸。她当即皱起了眉头。
小张氏连忙道:“你不用多心,你爹是背着粮食过来的,我们没有别的意思。”
胡霁色叹道:“婶子,别说这话了,说得我脸上都臊得慌。”
背着粮食去有什么用?
胡宝珠多讨人嫌啊!
村长家是清平人家,要是换了胡霁色自己,那是给多少钱都不愿意收留她的。
“这事儿我回去跟我爹商量商量。”胡霁色最终道。
小张氏笑道:“瞧你,总像个小大人似的,婶子总忘了你还是个孩子,倒跟你商量起这些来了。”
胡霁色有些无奈,笑道:“婶子该给我说才是。”
不多会儿的功夫,李氏就带着于婆婆安置好了。
她们母女俩说了会儿话,于婆子就赶着女儿快回去看外孙,自己就已经开始系上围裙去收拾了。
张大红出来的时候,脸色好看了许多。
平心而论,老胡家现在是穷,可硬件条件是还可以的,毕竟这么宽敞的几座大屋在那摆着。
按照李氏的意思,是要把孙氏挪过去跟于婆子住一个屋。
那屋前后有两座,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完全够住了。
当初在家的时候,她们家祖孙三代都挤在一张炕上的。
李氏人又笑眯眯的,张大红是个单纯的,也觉得不错。
因此,她出来的时候就对胡霁色道:“我娘觉得挺好。”
胡霁色道:“挺好就行。你要来看你娘随时都可以。三天后若是觉得合适,你也亲自来。契子里写的东西,我会一条一条和你对过。”
张大红有些尴尬,道:“我又不识字……”
胡霁色道:“我念给你听。婶子来做见证。”
看她弄得这么精细,张大红虽然懵里懵懂的,但也隐隐能感觉到她的认真。
……
当下下午,于婆子在老屋干得很不错。
胡霁色特地让豆子去探了探李氏的口风,听说李氏对于婆子满意极了。
“那嘴就像抹了蜜一样,见人就夸,夸得人老婆婆都不好意思了。”豆子也觉得稀奇。
胡霁色笑了笑,道:“那是有人给她干活,她自然得哄着些。”
一直以来胡霁色对李氏并没有太大的敌意,若说实在有什么,那就是蔑视吧。
这个妇人有些小精明,但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那种。
以前都在老屋的时候,她也是为了自己能少干点活,多吃点好的,所以欺负欺负软弱的大房。
但后来吧,她又转了向。
说白了,也就是个没骨头的墙头草,风吹来就倒的,也就是个饿笑柄而已。
正说着话呢,胡丰年进来了,道:“远远就听见你们笑了,笑啥呢。”
胡霁色站了起来,道:“今天把四爷爷家介绍来的那位婆婆送过去了,豆子回来说,三婶哄得紧,尽说好话。”
胡丰年听了不以为意:“你三婶是看有人给她干活。”
豆子觉得神奇,因为刚才胡霁色也是这么说的。
想起小张氏交代的事儿,胡霁色让豆子先回新院去。
然后她才对胡丰年道:“我听说徐大柱要回来了。”
胡丰年听了,那面上的笑容就敛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