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虹妈妈笑着说:“那你就赶快去吧。小艳,把水果和鸡蛋也给你虹姨带着。”
小艳答应了一声赶紧去拿东西。
潘志提着一个装水果和煮鸡蛋的饭盒 两个装保温桶的袋子去妇产科了。这一路他走的轻松愉快,有小艳来做家务,自己终于可以全力以赴去工作了。
李敏往罗主任家送了一大饭盒的饺子。罗主任笑着接过去说:“小李,你等等啊,我家也包了饺子,你带回去尝尝,替我谢谢你父母。”
等李敏拿着一饭盒的饺子回家,她妈妈笑着说:“严虹妈妈送回来一盘饺子,你楼下的王大夫家也送来一盘子。咱们今天可以吃四种味道的了。”
“吃四种味道的。”小小子在边上鹦鹉学舌。
“阳阳,你捧住碗。”端饺子出来的李敏嫂子提醒自己的儿子。
坐在孙子边上的李敏父亲,赶紧伸手帮孙子扶住饭碗。“你这小子,心思又跑去你姑姑手里的饺子上了。会给你吃的。”
一家的饺子吃两个,阳阳就先下桌了。他满屋琢磨找新鲜的东西玩,还不忘向大人宣告:“奶奶,我要住在姑姑家了。”
“你不回家了?”
“嗯。我要去找姐姐玩。每天回来吃饺子。”
好吧,最原始 最朴素的男人愿望,有最漂亮的姑娘 有最好吃的饺子。五个大人笑了阳阳一会儿,李敏的哥嫂放下筷子带孩子出去溜达了,腾出来空间留给父母和妹妹说话。
“穆杰挺好的?”
“挺好的,他说自己没受伤都挺好的,但他不让我过去。”李敏把穆杰的那番话说给父母。
“休假这事儿,在部队里肯定是要先让着下级的。云南那边你是不适合过去,拐卖人口的事儿,在贫困落后的地方时有发生。”李敏父亲慢慢斟酌着说。
“还拐卖妇女?”李敏有些接受不能。
这些离她的生活是太遥远了。
“你一直在校园里。每天教室 食堂 宿舍三点一线的,哪知道外面的世界。穆杰不让你去你就别去,别给部队添麻烦。”
李敏小声嘀咕:“我不是正好有15天假期么。”
“你不是安排得挺满的?连回家都没工夫。你要是去云南,可就什么计划都泡汤了。”做父亲的揶揄闺女。
李敏便在父母跟前犯轴:“我不去。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在自己家呆着。我想睡哪屋就睡哪屋。回去要睡沙发的。再说我也没钱了,火车票都买不起,就只能在省城呆着了。你们放心吧。”
“嗯?”当妈妈的听说女儿没钱了,赶紧说:“老李,把我们身上带着的都给敏敏留下。还有,你又买什么了?”
年轻人真是不会过日子。女儿这新房子的东西就没有便宜的。从枕巾到枕头,更不用说床单被罩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 连大米都买真空包装的香米。粮店里的散装东北米怎么就不好吃了?
当亲娘的还没倒开空儿与闺女说这些呢。如今她送上门了,看来不说是不行的,自己闺女就纯属于家无余粮 手无余钱那伙人里的。
“我啥也没买。就是十一科里结婚的人多,李主任家有俩儿子一起结婚 梁主任家有一个闺女,这三个是大份的。创伤外科还有几个护士结婚,我都随大流给的30元。
哦,主要是我把欠严虹的都还了。你们不用给我留钱的,过完十一科里就能发奖金 院里随后发工资就好了。去年中秋节发了200元,今年也会发的。”
“真的不用?吃饭钱有吗?”
“有。真的。不信你们看钱包。除了饭票,我差不多还有一百块呢。如果遇到什么事儿,我就跟严虹临时借点儿。不,我得去找唐书记借钱,证明我为集体婚礼出力了。”
“参加工作就是大人了,别调皮。”
李敏吐吐舌尖,板板地对着父母坐正。“爸妈,有一件正事儿要汇报,穆杰说他要打结婚报告,我同意了。他说等轮到他休假的时候回来结婚。”
李敏的声音越说越小,她脸上的羞涩终于让她看起来有个大姑娘的样子了。
老俩口对视一眼,养了这样的闺女找了那样的女婿,他们只能点头。
李敏父亲想了想说:“你告诉穆杰,结婚报告可以打,但别想着提前休假。你就说是我说的。大战之后谁都想先回家 给父母妻儿老小的亲人们看看自己。他是三十岁还没结婚,但他是领导,这时候更得发扬风格。”
李敏不大懂父亲的话,疑惑着问:“他说了他是最后才轮到休假的啊。”
当爹的因为参过军,就把另一条不成文的休假次序讲给女儿。
“噢,是这样啊。我明天给他发快信,让他在我考试之后再过来。让别人半年,该可以了吧?”
老俩口看着又做了决定的闺女摇头,自家这闺女养得啊,人情世故还是差了一点儿了。
“这事儿你不用在信里和他专门说。他短时间内也申请不到假期。你等着他下封信或者打电话来问你要我们家的社会关系。他那个级别的结婚报告,必须要把咱们家的这些社会关系都填好。
这期间他会再给你打电话,你在电话里提一句就可以了。记得告诉他既然发扬风格了,就要坚持到底。他会明白的。”
“好。”
“敏敏,你可别说让他在研究生考试之后再过来的话,多让人寒心。你可以说工作紧张 要复习的东西多 每天的时间都很紧张。”这么个直不楞登的闺女也真愁人。
“嗯嗯,我明白。”李敏见父母亲这么说,便将此事放下,含含糊糊地应付起来了。当妈妈的则开始抓紧时间,给女儿突击一些基本的人情往来。
*
李敏被父母教导了一个多小时,她哥嫂带孩子回来了。嫂子先去给孩子洗澡,她哥哥过来说话。
“爸妈,我和丽英想明天早饭后带孩子回去了。阳阳在这面找不到伴儿玩,要是明天再与楼上的那小子发生冲突,敏敏也难做。”
“回去就回去吧。那你俩路上可小心些。”
“我们会的,爸妈放心,我们俩带他一个还是可以的。你们是后天下午回去?”
“要是没什么事儿,我们就后天下午回去。你俩明天先回家,把你俩单位节前发的东西带过去。”
“不用吧。”
“都拿去吧。我和你妈也发了不少的。你妹妹这边离手了,你弟弟的研究生补贴,基本也够他吃饭的。现在咱们家里也宽裕不少,可他们家人多 单位发的东西却不多。你把那些过节的东西带过去,管多管少的是那么个心意了。你记得跟你老丈母娘说,急着过来看你妹妹这边,节前就未来得及送过去。”
“老大,你明天过去记得跟你小舅子说,家里要是住不开,以后晚上就过我们家去住。你妹妹这边有房子了,我看以后也是咱们过来看她的时候多。你弟弟偶尔回家,他俩一起挤挤也就是一晚两晚的事儿。”
“嗯。好像市政府那边也有风声说要建集资楼,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正式出文。”
“你别掺和着说这些事儿。你那位置把自己当哑巴卖了不吃亏。就是出文了 没正式公布之前,你也就当不知道。”
“我懂。这不是在家嘛,话赶话说起来了。”
“明晚去你老丈人家呢?也没有外人,也这么说?要我看你趁早去学校教书去。”
“我知道了。我再不会说的。”
李敏看看父母,再看看哥哥,等嫂子喊哥哥拿东西包孩子走了后时,才对父母说:“我哥他们要是年底或者明年再盖集资楼,我就可以把你们上回拿给我的钱送回去了。”
“这个你别管。他俩结婚这么多年,在家吃在家住,每个月就象征性地交几十块钱伙食费,他俩攒了不少的。缺也却不了多少。”
“不是那么回事儿。”李敏听着洗手间的门响就没继续坚持,反正自己现在也没钱的。“那以后再说了。”
*
九点多钟,李敏正在给穆杰写信呢,忽然听见敲门声,开始她以为是对面的,跟着意识到原来在敲自家的门。
“谁呀?”李敏走到门边轻声问。
“李大夫,我是楼上的窦大夫。”
李敏的父亲从开着的主卧房里走出来。“敏敏,来客人了?”
李敏见父亲出来才拉开门。
“窦大夫啊,请进来吧。”李敏给这父女找鞋子,却不料楼梯半腰上还站着母子俩。做母亲的推儿子下楼梯,好悬把儿子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