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我那些同学也这么说。他们也喜欢和我妈妈聊天。很少有人不喜欢她的。我初中的数学老师说她像《玉色蝴蝶》里的王丹凤。你知道王丹凤那个演员吧?”
“知道。我看过《玉色蝴蝶》那个电影。”穆杰试探着问:“你长的不像你妈妈?”
“是啊。不像。”李敏很遗憾。“我要是像我妈妈就好了。我姥姥从小就说我丑,不像她们家的人。”
“哪里丑啦。我看你很漂亮的啊。”穆杰放下筷子很认真地看着李敏说。
“那是没和我妈妈站在一起。我姥姥家里的人都漂亮,我妈还是他们家最丑的。我小姨最漂亮,比我妈妈漂亮很多的。”
穆杰想不出比王丹凤还漂亮的人是什么模样,他很认真地对李敏说:“你这样就非常好。你是靠脑袋靠技术吃饭的,不用长得像电影明星那样。”
李敏手里的筷子灵活地夹下来红烧刀鱼块的一排鱼刺,点着头说:“你这话我爱听。我一直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虽然我妈妈也是靠技术吃饭的。但我不和她一个行业一个城市,就没人能把我和她放到一起比。不然总顶着那句遗憾的‘你长的像你妈妈就好了’,能把我憋屈死。你说是不是?”
穆杰咧嘴大笑。幸好周围的这几桌东北人,哪桌都是在热热闹闹地喧哗拼酒,才没招惹别人注意。
穆杰笑够了,才对李敏说:“外表很重要吗?我没觉得啊。应该是内涵更重要。”
李敏翻他一眼,“比如我像她,”窗外走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拉耷着眉眼 嘴角下垂。“你愿意和我对面吃饭吗?”
穆杰尴尬,实话实说道:“幸好你不是啊。”
“还不就得了。首先是外表得过得去,然后才是内涵。没有外表谁会给你机会展示内涵的。要是你只要1米7那么高呢?”
穆杰想到李敏在电话里拒绝的那个工科研究生,叹息道:“幸好我长到了1米83。”
“不是82.5?”
“还穿鞋了呢。”
俩人说说笑笑地吃着中午饭,穆杰会讲一点儿南疆的气候 特色的水果,再穿插一点儿战地能说给李敏的事儿。李敏也会挑拣着把临床的事情儿讲给穆杰听,彼此都感觉很自在。然后自然而然地说起护士被家暴的事情。
“你们科那个挨打的护士,她对象太不像话了。居然向女人动手。我们当兵的那些能娶到媳妇的,都恨不能打个板把媳妇供起来。”
穆杰在李敏不解的目光里做解释:“当兵的一年有一次探亲假,虽然说是双探亲,但还是有10个月的时间不能见面。
若是在城里,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还好点儿。可若是在农村,现在土地都分到各家各户承包了,不说种地的事儿,家里少了烧柴 要挑水等力气活,哪怕是登高要换个灯泡呢,都得女同志自己干。
让女同志一个人把整个家都担起来,想想就太亏欠人家了。”
穆杰晃晃脑袋,强调道:“所以,我那些好不容易才娶到媳妇的战友,可不得打板把媳妇供起来么。”
李敏看着侃侃而谈的穆杰沉默——他什么明白的。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毋道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121 人心
穆杰好像窥视到李敏沉默的原因,他把两边好剔鱼刺的刀鱼段挑出来,夹去李敏的碗里,又给李敏的玻璃杯里加了一点啤酒。
“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和别的军嫂一样那么辛苦为难的。”穆杰咔嚓一声咬断了鸡骨头,好像要嚼碎阻碍在自己和李敏跟前的空间障碍。
李敏提醒他:“别把牙齿咬崩岔了。”
穆杰吐掉鸡骨头,喝了一口啤酒说:“她们之所以会那么辛苦,是因为以前的连长都是从士兵 副班长 班长 副排 正排 副连一点点升上来的,升到连长基本过三十岁了。可是部队规定要营级以上的干部,其家属才能随军。
而我们这些军校本科的,毕业了就是副连级,下到一线领兵,转年就是正连级。如果我不去读研究生,现在也能是正营了。你明白吗?”
李敏点点头。
穆杰凝视着李敏说:“刚才听你打电话,我觉得自己应该很快就能摆脱PDST的困扰。我准备在半个月之内就归队。我要提前回到前线去建功立业。你给我五年的时间,我一定调回到省城军区驻扎,可以吗?”
李敏没急着否定他。沉默了一会儿才抬眼盯着他问:“如果调不回来呢?”
“那就……我就再考试。”穆杰拿出破釜沉舟的架势,气势豪迈地说:“我去考计算机通讯的硕士,或者是考指挥系的博士,我一定能回来的。”
知道你们这些在恢复高考的头几年里,能考上重点大学的都是真学霸!可你用得着这么炫耀 这么傲气吗?
李敏咽下这句揶揄,只反问他:“那你不是要回地方了?”
“不用。省城军区也有文职的技术位置。”穆杰见李敏不理解,就给她解释道:“军队和地方院校的有些专业设置是一样的。军队也招地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像计算机 无线电通讯等。”
“像我这样有十年以上一线带兵 实际指挥经验的中校,在哪个军区都是稀罕的。做一个师级作战参谋绰绰有余,机会好的话,可能会更高或者有实职。最差还可以去军校做教师,我是有实战经验的硕士,军校里这样的没几个。”
穆杰仰头喝了一大口啤酒。
“我对当将军的事情,不像拿破仑那么孜孜以求。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得军区司令级别以上才有可能。要做到那一步,在现代这个和平的年代,不是我这样出身的人,仅靠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
“你说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是不是海陆空一起行动?”李敏按着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并直白地问:“你不想当将军的话,为什么要下连队带兵去前线?你是向往做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军区司令吧?你心里到底是喜欢带兵打仗还是喜欢做专业技术?”
穆杰咧嘴讨饶:“真不好糊弄。敏思捷行。你这么聪明做什么。”
李敏不应声,下意识地戳着穆杰夹过来的那块刀鱼。
“我猜你是喜欢带兵的。不然毕业后可以直接做文职。我有几个念军校的同学,就有在南京学通讯专业的,他们毕业了可没下基层上前线。你是想当将军的是不是?”
穆杰回避。
但李敏盯着他不放。
只好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跨过去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就像你曾经的理想是像林……”
“林巧稚。”李敏给他提词。
“对,林巧稚。你现在不也在外科干得很高兴很开心吗?要是给你机会去妇产科,你现在会去吗?”
“不去。”李敏这回很干脆地回答。
穆杰点头。“理想也会变的。我读军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能免费上大学。后来突然萌发了要成为朱可夫 隆美尔那样元帅的想法。
在前沿阵地这几年,越发地认识到,可只有二战那可遇不可求的时机才有实现的可能。没有国际形势配合,想成为一代名将不可能的。总不能天天祷告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吧。”
李敏被他说的笑起来,“要是天天祷告有用呢?”
“那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穆杰也摇头失笑。“现在世界和平是大趋势,短兵相接的局部小型战争不会少,但军队的发展和地方一样,要靠先进的技术力量。捡起老本行也还是有前途的。
来,吃菜。你那块鱼肉都碎的可以做鱼丸 包饺子了。”
“朱可夫是谁?我只知道拿破仑。”李敏吃了几口又问穆杰。
“苏联的大军事家,是最优秀的二战著名将领之一。他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属于韩信那种‘多多益善’的元帅。”
李敏点头表示自己明白韩信的“多多益善”。
“朱可夫指挥了莫斯科战役 列宁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科尔斯克战役 白俄罗斯战役还有柏林战役,可以说苏联对纳粹德国的一系列战役都是他指挥的。
从士兵到元帅,每一步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几乎没有败绩。但要是没有‘二战’那么恢弘的战争场面,他也就是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