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番外(7)

老太监一脸心痛的表情,“全都卖了?这些土地和田庄全都是皇后娘娘千挑万选的,都是上等良田,一年的产出足够一个小镇的人不挨饿,您那封地还不知是何情况,万一遇到灾年,总不能饿着您。”

他絮絮叨叨地说:“这些田地虽然不好管理,但管事们都还信得过,亏空不了多少,每年总能多些进项。”

李煦从床上拿了一颗猫眼石把玩,笑着问:“老刘啊,你对南越了解多少?”

“老奴这几日特意问过邱大人了,说是那地方遍布山林,瘴气横生,连个大一些的城镇都没有,自从上一任老齐王病逝后,南越府没了主心骨,更是混乱不堪,时有山里的野人下山来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那他有没有说南越的粮食收成如何?”

“这倒是不曾提过,不过想来是不如何的,到处都是山,田地少的可怜,能有多少产出?”

李煦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牵动了伤口也不在意,他笑着说:“那你可就错了,南方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南越盛产水稻,一年能两熟甚至三熟,山林里有野菜野果,还有数不尽的猎物,只要不遇上天灾人祸,就是不勤耕也能填饱肚子,与其留着京郊的土地,不如去了南方再置办。”

说到这,李煦“咦”了一声,问:“既然是本王的封地,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土地都是我的?”

老太监见他面色红润,精神烁烁,也开心地回答道:“自然都是您的,您可是南越的王,哪怕是一针一线也都是您的。”

李煦自清醒以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这个身份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顿时对未来生出无限期待来,比起上辈子几千人的企业,他如今拥有的可是一整片待开发的领土和数十万臣民,这重生不亏。

“卖!不仅把良田山庄卖了,这些宝石也卖了,我们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李煦知道,前方等着他的不仅是财富和权力,还有巨大的危机,就凭着他们这群老弱病残,真到了南越,怕是还没住进王府就被啃的骨头都不剩了。

老太监是万分舍不得,“您好歹留个温泉庄子吧,以往您最喜爱冬日泡温泉了,南越那地方怕是没有。”

李煦真想说,您老怕是对那地方有什么误解,南方会没有温泉吗?就算没有天然的,他整也能整出个人工的来,总不能让他万里迢迢来京都泡温泉吧?

第10章 贴心的小太监

李煦把床上的宝石一一把玩一遍,越看越喜欢,犹豫了一会儿说:“先把田地卖了,这些宝石不急着出手,等路过江南再找买家,最好一个地方卖一两颗,否则卖不出高价。”

他挑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红宝石和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两个留着给姝宁当嫁妆吧。”

老太监见状,从地契里挑出一座最大的庄子出来,“那把这个庄子留给小王爷吧,按惯例,您得挑一个嫡出的小王爷送往京都为质,总得给小王爷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什么?”李煦大吃一惊,他根本不知道这狗屁的惯例,他这辈子有没有儿子都还不知道呢,去哪找什么嫡出的小王爷?就算有,他会舍得把亲儿子送出去当人质?笑话!

“必须送?”李煦沉声问道。

“是必须的,每位封王都必须把嫡长子送回去,说是陛下统一教养,您忘记大皇子的嫡长子了?”

李煦接收的记忆太多,一时也记不住太多事情,听他提起大皇子,想了想,才模糊的想起那个人,至于他的嫡长子,那是一个胖墩墩可爱的小男孩。

“按惯例,小王爷必须在宫里生活长大,直到您……他才方可回封地继承王位。”

李煦冷笑,这谁想出来的好点子,把封王们的子孙送到宫里培养,从小灌输爱国思想,或者干脆给你养废了,可不就什么后顾之忧都没了么?

老太监见他气不顺,给他出主意说:“您刚丧了太子妃,圣上一时半刻也不会想给您赐王妃的,等过个几年,他老人家想起这事儿了,您成了亲再拖个几年生嫡子,也许到时候不一样了呢?”

老太监是看着李煦长大的,从始至终都认为李煦会是未来的皇帝,虽然说现在被贬到十万八千里外,但世事无常,谁知道将来会怎样呢?也许皇帝一时心软,又把他家主子召回去了呢?

毕竟在老太监看来,其他几位皇子不是平庸就是跋扈,不堪大任,还是他家主子优秀啊。

李煦突然想到,这是一个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啊,一道圣旨下来,他甚至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不过他倒不是很担心这点,南越天高皇帝远,真嫁个女人过来,他好好养着,或者给她再找个男人嫁了,说不定人家姑娘还乐意的很。

“这些事情以后再说,你先去把事情办了吧。”

“喏,老奴这就去办,您好好休息。”

李煦倒是想休息,可一想到物资还没着落,躺在床上也浑身不舒坦。

他让刘树拿了纸笔来,然后开始罗列要准备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大到武器小到上厕所要准备的手纸,他都没有放过。

只是写完一页纸,他看着自己软趴趴没有型的毛笔字时,有种说不出的心虚感。

原主自然是写了一手好字的,名家大师指导,自幼练习,每个字的每个笔划该怎么写都深深刻在记忆里,李煦虽然接收了这些记忆,却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手,写出来的字惨不忍睹。

刘树就站在一旁替他磨墨,看到李煦这一手字都快哭了,“殿下,您还是回床上歇着吧,您伤势未愈,胳膊都没力气了,这些事情交给奴才来办吧。”

李煦放下毛笔,深深吸了口气,他庆幸自己还有原主的记忆,否则连繁体字都认不全,那他要怎么解释,说自己因为中了一箭所以伤了脑子么?

“我来说,你来写。”李煦让到一边,让刘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开始报自己能想到的东西。

刘树写着写着又快要哭了,“殿下,这减震器是何物?”

李煦解释道:“就是装在马车上能减少震动的,你不是说接下来的官道更难走么,有这东西坐在马车上能舒服些。”

没一会儿,他又问:“殿下,这睡袋是什么样的?”

“很简单,就是把被子缝成蛹状,睡觉的时候钻进去就行,更保暖更省空间。”

刘树想象了一下效果图,然后深深为自家殿下的智慧所折服。

“殿下,帐篷是否是游牧民族居住的那种弯庐?”

李煦猜测他所说的弯庐应该是蒙古包,问:“小刘见过弯庐吗?”

“并无,只是少时随您上课时,听曲太傅讲过。”

“那你记性不错。”李煦这几天和刘树相处的时间最长,已经把他当成秘书加生活助理了,这孩子才十五岁,如果换到现代他是绝对不会用的,毕竟雇佣童工违法。

不过在这个十五岁就能结婚生孩子的时代,他也只能随波逐流。

“多谢殿下夸赞。”小太监得了一句夸,脸都笑红了。

这孩子聪明机灵又衷心,李煦对他十分满意,已经把他划为家庭成员之一,也是重点保护对象之一。

第11章 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再写一个教书先生,这一路要走半年甚至更久,途中无聊,正好找个先生上上课。”李煦深深觉得自己有必要从头开始学习,否则他只能做这个时代的文盲。

刘树以为他说的是给小公主找启蒙先生,还和他提议,“听闻江东先生就居住在洛城,可要奴才上门问候?”

“江东先生?很有名么?”李煦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个人。

“自是比不得曲太傅郎大人他们,但在民间也小有名声,奴才是听韩三爷提起过的。”刘树说完愣了一下,然后扑通一声滑到椅子底下,跪在地上甩了自己一巴掌,“奴才该死!”

李煦还没反应过来,一头雾水地看着他,好端端地怎么又跪下了?

“奴才该死!不该提起韩三爷,殿下,奴才无心的。”

李煦后知后觉地想起,这韩三爷是原主的亲舅舅,也是他的岳父大人,单论这关系,可真是亲近无比了。

他叹了口气,也不知该痛心还是该庆幸,“起来吧,多大点事,别动不动就跪,以后少提他们就是了。”

“多谢殿下开恩。”刘树擦了擦脑门上的汗,站起来挨着椅子坐下,小声问:“殿下,奴才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