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95)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最后又需要将所有粮食全部都用编织袋装好,然后是登记品种数量,好歹是凑满了一个卡车运输车队,东西打包好了之后叶有华又跑了一趟县城,把约好的运输队给叫来,运输队的车子直接来了老门山装货,光装货就装了一天多,装了货运输队就直接开去市区的火车站。

叶有华带着荣军还有其他队的几个年轻小伙子,一共六个人跟着运输队的车子到了市区火车站,市区火车站这里西北那边已经是帮忙接洽好了,货跟人都上了货运火车,去到了西北,西北那边也有人在火车站接货。

原本队里是已经没有钱支付运输费用的,买编织麻袋和蛇皮袋的材料款还是跟社员们拆借了一些,拆借来的钱买了东西也用得没剩多少了,还是西北那边邮来的定金顶了用,他们现在花的都是定金。

火车一路行过去,其他地方还好,进了西北那就是满目苍夷,到处都是瘦的皮包骨头脖子粗胀得可怕的人。

到了西北的火车站,货运火车一停下来,立马就有一群全副武装的/军/人围了过来。

叶有华见到了罗科长介绍的那个人,一身绿色,两杠,三颗星,看到叶有华就热情的上来握手,“叶同志,十分感谢!你这是送来了救命粮过来了啊!”

叶有华早在收到接洽公文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是在跟部/队/打交道,但见了人之后,他心想自己可算是明白了罗科长为什么敢保证这个人非常可靠了,他看到这人穿的这身衣服就已经抱有了很深地信任,等交谈了几句就更是倾心相交了。

叶有华把这批货的清单交给了这位,特意说明了可以做种的玉米粒在是什么包装在哪个位置。

“太感谢了!太感谢了!”对方看了清单之后就跟叶有华连连道谢,“这批粮食真的是救命粮食!大家都吃了几个月草根煮树皮了。这批玉米种子也来的及时,再过半个来月,咱们差不多就可以种下了。”

叶有华看到的这群/军/人也是个个瘦骨嶙峋的模样,想必这说的也是事实。但作为/军/队,叶有华并不认为他们会缺粮食,上头肯定会发放粮食的,想必,他们把粮食让了出去吧。

这次这些粮食他们肯定不是全部都是给自己部/队/采购的,特意叫他们留的玉米种子就有五万斤来斤,五万斤玉米种子能种一万多亩地呢,叶有华不相信一个/部/队里能有这么多地,肯定也是要转交给/政/府发给民众去做种子的。

这群可敬的人哪!

这群/军/人也不用叶有华这边出人帮忙,动作迅速的把货车上的粮食都给卸了下来装上他们/部/队里的/军/卡。

等卸完货数量也点清了,按照惯例又抽检了一部分粮食,最后签收了一式两份的货物清单,两边各留了一份存底,就要结账了。

叶有华让荣军几个留在火车站,他跟着对方的车去邮局看着对方把钱给汇了,邮单也给了他。

对方估计也猜到了他们没带多少钱出来,为了表示感谢还给他们买了回程的火车票,但叶有华到底还是给补了钱,“大家都不容易,不用额外招待咱们。”

“以后日子好了我好好招待你,这会。”对方苦笑,“这会我还真招待不起。”

“有机会去楚南,我招待你。”叶有华也不是客套话,短短一天时间,他就为对方的品行所折服了。

叶有华也跟他们说了老门山的一些生存之道,缺水其实全国哪里都缺,这都两年多没有下雨了,可是水井挖深一点,地下暗河里还是能抽出水来的。

只要有一点水,省着点好好用就能种出粮食来了。

叶有华还特意把自己带来的几个喷雾器也留给他们,“这样的喷雾器浇水特别方便,也很省水。”

对方听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握着叶有华的手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好容易才迸出一句,“你的好意我都记下了。”

告辞之后叶有华领着荣军几个搭着火车回了市区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找到了运输队回楚南的车子,直接搭着顺风车回了楚南。

之前就有约好的差不多回来的时间,大队长从他们出发两天之后就每天都派人赶着牛车去县城的车站接他们。

这天终于接到了他们,知道钱都是从邮局汇出来之后大队长也很理解,毕竟火车上人多事杂,身上带着钱很不安全。

虽然大队长还是焦急队里已经没有一分钱用了,到底是还提起了耐心等钱到账马上取钱,这笔钱估计是数额太大,邮局那边比上次的定金还要慢了好些天。

好在没等多久,水库那边通知再过几天放大家歇工搞双抢的的时候,在大队长去邮局问了几次之后,邮局那边终于通知钱到账了。

大队长带了十多个人去把钱给领了回来,先把借大家的本金利息都给拿出来了,当时借钱的时候就说好了不管借多久都是按银行年利率核算利息的。

今年银行的年利率是每个月月息千分之五点一,算起来大家借给大队久的也有四个来月了,虽然总的利息加起来不算太多,但毕竟是额外的收益,大家还是很欢喜的。

在场的几个就先把这笔钱给领了,立马就有人后悔当初出借金额太少了,不过出借多少都是当初大家自愿的,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了。

叶有华把本息放到胸口的衣服口袋里放好,又把口袋的扣子扣上,接下来还得开始算账,队里收获的玉米土豆卖来的钱晚一点就算是年底再结算给社员们都没事。

但是,周边的大队还有老门山的各家各户还出了存粮,这些钱是不能等到年底结算的,需要提前分给各处。

把各家的详细出货清单找出来,总收益扣除掉所有的费用,然后再一家一家的核算好。

算完账,各家能分多少也出来了,叶有华估计现在肯定又有很多社员会后悔之前卖粮食了,前年卖给罗科长的且不提,那会毕竟是第一年干旱,但去年卖粗粮的价格相比较这次的价格就低了少许,毕竟这次卖去西北的粮食价格卖的算是很好。

今天去取了钱回来,回来的路上周边的大队都已经去通知了,老门山的社员也是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的,钱一取回来就已经都知道了,所以到了晚上,这次有请大队部代销粮食的社员们就拖着劳累过度的身体过来领钱了。

大队部的账目一向清晰明确,等人齐了,就先报账,大家听大队长报了总账,周边几个大队长也是有在水库这边的,过来领钱的都感激不尽,说了一大通感谢地话,只听得大家都脸红了。

然后领完钱大家也不耽搁时间就各自归家了,晚上月光好还得继续操劳,明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还是继续操劳呢,一时间大家领钱的喜悦都没法冲淡这种劳累带来的疲倦感。

这次朱娇娇家也跟着队里一起出货了,谷物照旧不出,今年新收的玉米、土豆全部都留下了,去年的玉米出了给西北那边的种子剩余的不多了,也都留下来,然后红薯跟土豆各留了五百斤,还有百来斤麦子也都留了下来,其余的粮食全部都一起销了出去。

最后换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回来,而像朱娇娇家卖出的数量在老门山算是中等偏上,很多社员都是稻谷不动,新收的玉米、土豆留下来,其他粮食全部都清仓销货的不在少数,都是想着下一茬粮食也没有多久就能收了,不必准备那样多的粮食。

去年没卖过粮食的社员们累积起来的数量也不少呢,不然光队里那六百亩套种的玉米和土豆,照顾的再好,这个时候老门山的玉米种了还没有几年,又是干旱时候,亩产最高有个一百五十斤左右很了不得了,更多的玉米亩产都是一百二三十斤左右,玉米晒干了扣掉玉米棒子扣掉湿气,大约是湿玉米的七成重,然后队里还得预留一部分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加上社员们和周边大队出的数量,玉米真正卖出去的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吨。

土豆的产量是有很高,虽然是套种的,收获了之后一称重也有一千来斤的亩产,但磨成粉晒干了之后一千斤也才两百斤重,照样留了一点存粮的数,留的数量不多,这一批新粮准备销售的土豆比玉米要多了差不多一倍的数量。

能凑出来一个运输车队事实上还是因为有社员们的存货和周边几个大队的存货加起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