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一块六的普通货在县城能卖一块八,朱娇娇家这等上等货,被县城一家机械厂的采购科长一眼就给相中了,以两块五的价买了五百斤。
另外一个据说也是某厂采购科长的以同样的价格买了两百斤,剩余的一百斤被一个据说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给买了。
那些想散买又嫌他们家的柴火贵但又喜欢这份漂亮整齐的城里人,想着正是年关,乡里人家卖柴的多,原还等着他降价呢,没成想一忽儿的功夫就连根零散的木头都买不到了。
至于菜干蘑菇干那是个个想买却个个都不怎么舍得买,问价的都问了好几趟,朱立勤翁婿两个还是咬着牙不给降价。
还是那位买了五百斤柴火正等着厂里来人拉柴的煤机厂的采购科长给全部买了下来,快过年他正愁着厂里发福利的物资呢。
朱娇娇飞快的心算,“八百斤柴二十块钱,菜一百斤四十二块钱,蘑菇干一百斤五十块钱,今天这是卖了一百多块钱?”
这事还真的令她挺震惊的,虽然知道菜干蘑菇干能卖个好价钱,毕竟几斤新鲜的菜才能晒出一斤干的,特别这会儿还是年关,肯定能出货,但价格这么好,但柴火这个时候能卖两块五她真的挺惊讶的。
而且除了之前为了摆三朝酒收的那些菜干蘑菇干外,至少有差不多三十斤的蘑菇干是自家种出来烘干的。
除了搭建蘑菇房的时候费的材料费,基本上自家就是费了点人工,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零消耗,毕竟烘蘑菇的柴火都是自家人在山上捡的。
“也就赶上这几趟吧,我估计也卖不了几次了,看报纸上说的,现在上头抓投机倒把开始严格起来了,估计年后除了柴火,明面上再想卖别的都不行。”
朱立勤这些天一有时间就研究大队部那边的报纸,看形势不大好啊,想想女儿娇娇描述的那些未来,他心里更是满怀忧愁,这样几场浩劫下来,种花国得落后到什么程度啊?
朱娇娇倒是知道抓投机倒把这回事,好像是从今年年底开始各处都有了这个严抓投机倒把罪的趋势,这个时候还不算是很严格,等到五八年那是所有私人做生意的不论大小全部都退场了,否则那就是明摆着犯了投机倒把的罪。
倒是柴火的买卖一直不受限制,所以无论何时是一定能卖的,而山上采的蘑菇野菜她们家到时候还可以走供销社这条路,要知道自从五四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之后,一直到□□十年代,供销社都是不怕涉嫌投机倒把的正规收购商。
朱娇娇记得村里卖菜干山货给供销社的也有不少,只是供销社收菜的价格不高,特别是量不大的时候几乎换不到什么钱,也因而更多的时候大家几乎都选择卖柴火,毕竟费点功夫一百斤的柴火就能看到至少一块六毛的现钱。
第6章 :且不藏私
朱娇娇也听说过黑市这回事,只不过他们家不到那份上是不敢去的,要是在黑市被抓住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直接判刑还是好的,就怕人家就地格杀了。
更有还要担心黑吃黑,万一被有心眼的人跟踪到家发现了他们家的蘑菇地窖那就更要完蛋了,要知道从到时候的大情势来看,到严格时期,他们家挖地窖种蘑菇好像也算不得很无辜,一样算是损坏集体利益。
“爹,今天那滑板车好用不?路上有没有散架?”毕竟运了一千来斤的货,朱娇娇算完今天的收益就问起这个来,顺手替翁婿两个倒了杯白开水,茶叶那种东西现在家里用得少了,毕竟吃肉少又不用解腻,他们家现在基本上是不喝的了。
叶有华连忙接过竹节杯送到岳父手边,“进城的路还好,算是平坦,我们也尽量走路边软一点的路,只换了一次轮子,回来我们也没买什么东西就没用滑板车。”
“滑板车确实是个好用的物件,只是要多做些轮子。今天路上还是换了轮子。”朱立勤边说边把账本拿出来。
“这次卖的钱记账,明面上就记柴火八百斤卖了二十块钱,菜干两斤四两卖了一块钱,蘑菇干两斤卖了一块钱,三样共赚了二十二块钱,买食盐五斤六毛五分钱,红糖花了一块三毛五分钱,明账上剩的二十块钱明天咱们就去大队部还点账。余下的九十块钱记到暗账上钱也已经藏好了。”把账记好了的朱立勤又将这次账跟大家说了一遍。
听到父亲这样记账朱娇娇不由得暗暗偷笑,她估摸着这就是孙女儿说的他们朱家遗传的强迫症,就喜欢凑个整数或者吉祥数,价格不变也就只有变重量了,总之要保留个整数才罢休。
倒没有谁发现朱娇娇在偷笑,都听着朱立勤说账呢,听着要先还大队部一些钱家里倒是全部都赞同的。
大队部欠的账是挖井的时候借的,当时一是为了装穷,二也确实是家里的东西都藏了之后没剩什么现金了,这才特意跟大队部借了五十块钱打井。
这次带出去卖的东西明面上大家都是看得到的,这钱到手就该先还了大队部的欠账,就算是装穷,朱家的人都没有手头上留有钱却欠账先不还的品格。
关于记账这事一家子都没有意见,这些明面上暗地里的东西就还真就得听朱立勤的意见该收的收好,该藏的藏好。
把重要的事情都忙完了,一家人才有时间围着看朱立勤买的东西,买回来的两样东西很简单,食盐、红糖,都是平时的生活必需品,食盐是朱娇娇吩咐的有机会就要买,而白糖还是趁着今天供销社有优惠才买的,至于年货还没有开始买。
“既然县城供销社的东西比沙河镇那边还要便宜好几分钱,咱们以后还是往县城买东西划算。”于敏乔听说了便宜了好几分钱就觉得划算了。
朱立勤点头表示赞同,“咱们有滑板车,进城都是下坡路多,速度快还不怎么费劲,拉着东西进城比去沙河赶集还方便。”
“不过,咱们今年过年还是省着点吧。”朱娇娇觉得今年还是不要准备过什么富贵年了,就紧着点儿。
这个问题还没说完又转到了明天再接着上山去捡柴的事,而且明天还要把柴给劈好,劈好了木柴后天全家都一起去县城一趟。
朱立勤已经跟那个买了五百斤柴的煤机厂采购科长说好了,试过他家的柴真好用就送一千斤的柴直接运到他们厂门口。
他们家挑的树林都是木柴好烧的树林,卖出去的柴还是特意挑过的,所以试用效果肯定是好的。
他们准备明天再进山整几批柴,后天拉两滑板车货进城,一辆各运一千斤的柴,毕竟进城的路比下山的路还要好走些。
然后卖完柴顺便在县城里挑一挑,买些实用的年货,今天这次是进城试探的还没开买年货,再不想过富裕年那也没可能就家里那点花生、瓜子跟这包红糖就足够了。
“卖了柴到时候咱们添点水果硬糖,再去买点干百合,回来将干百合用开水泡开了晾晾水然后裹上糯米甜糊糊油炸,油炸百合吃起来又香又脆还甜,也是很有体面的一道年货。”话题转回年货这边,朱娇娇绞尽脑汁想着既要有看得出来的便宜又要有极力表现出来的体面。
这会干百合的价格还不算是太贵,一斤重的数量都有很多,比油面饺子划算多了。
毕竟一斤面炸出来的油面饺子都是有定数的,怎么也没法多出来。
对于朱娇娇的这个安排大家很赞同,都是经过事的人,知道一斤百合干能够炸出来的数比一斤面粉炸出来的数要多好几倍呢。
这样看来,今年能花最少得钱过上个好年了。
正聊着,天色也暗黑了,外头有村民陆续进了院子过来问事了,都知道今天朱娇娇家没去隔壁县的沙河镇而是去的楚南县城卖的柴,村民们就没几个有去过县城卖柴经验的,这不就都过来取经了。
叶有华也没有任何的隐瞒把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了大家,“县城不像咱们公社逢日子赶集,县城是每天都有开市场的,柴火在供销社门口和农贸市场都卖的出去,县城里的柴火一般的货只要不是太差劲的,基本上能卖到一百斤两块钱,要是大柴经烧又打理的漂亮的甚至能卖到两块五,零卖就去那些职工家属区,想整卖还是得在供销社和农贸市场附近卖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