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餐桌,素瑶还挺高兴的,“这就四个单子啦。”
“那你就给好好做衣服,叫她们高兴才好呢。”朱娇娇看素瑶高兴的模样,原是想说,这是你这几个嫂子是在给你捧场呢。到底是不忍心,就换了一句。
素瑶肯定地点头,“嗯!我肯定会给做好的。”
“姆妈,你放心。我看素瑶做的衣服挺好看的呢。”素璎一边照顾着小哲圣吃饭,一边说到。小依依在一旁的小床里,咿呀咿呀地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
朱立勤看了看那边的小角落,那个小角落现在看起来还挺顺眼的。
虽然,一件衣服的收益真的还是挺少的,而且按素瑶的速度,哪怕是上门的单子连绵不绝,一天也就挣个三四块钱吧。不过,素瑶自己能找着一件事情来做,也挺好的。
他又看了一眼成义,现在成义也算是在张大夫那边常驻了,每天去队里上工也是上工,但是在张大夫那边的时间比以往更多一些了。
没有卫生室,张大夫现在年纪实在是大了,他也不出诊,老门山的医疗这一块就是成义给全部给管了起来了。
家里的日子还是挺好的,朱立勤看了素璎一眼,“素璎,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成忠寄回来的资料,你都全部掌握了吗?”
“嗯,成忠寄过来的资料我全部都掌握了。这一回,只要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我看,五七干校那边我是没有什么问题能过关了。”素璎对这个还是有信心的,家里有孩子了,素璎的这个上进心也算是增添了些许了。
叶有华也担心素璎的压力太大,“你的压力也别太大了,这边要是不成,将来就想办法调进公社的中学去,或者是县城的重点小学也成。”其实,五七干校也是在乡下,离县城虽然近一些,也不是属于县城呢。
“嗯,我知道的。”素璎还是想得挺开的,“成就最好,不成再想办法呗。”
成义则是问了一句,“二姐,你要是去了铺乔公社那边,家里怎么打算的?姐夫跟外甥都留在家里,你还是每天都回家里?”
“要是选上了,我就每天都跑通勤吧。”素璎还是舍不得孩子的,丈夫在队里又是小队长,这个就不好跟着她去铺乔那边了,“爹,姆妈,素瑶跟成义也不去上学了,这自行车借我骑呗?”
素瑶跟成义不上学的时候,家里的自行车确实是空着的状态。不过,朱娇娇看了丈夫一眼,现在丈夫有需要去公社的时候也是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了。
叶有华没有计较,“成,那你要是选上了就拿过去骑吧,去那边的下坡路太多,注意安全。”
自行车其实家里不怎么用。素瑶不大爱出门,买些小东西在石棉的供销社就能买了,而成智的学校就在几步远的地方,他对于自行车的归处没所谓。至于素玥跟小成信,他们两个年纪还太小,压根就还骑不了自行车,更加不在意了。
其实,考核都还没有开始呢,这就连自行车的归处都定好了。成义看了看大家,都是一副对素璎挺有信心的模样。嘴里的话都给吞下去去了。
成义的小大夫做得挺得心应手的,素瑶的缝纫订单也慢慢地多了起来了,一切都算是步入了正轨。
另一边,素璎把家里也去考试去了,初试的结果听说是挺好的,反正是过关了,不过,复试的结果却是还没有出来,得等。
这个大概也等不了多久了,毕竟,听说五七干校那边已经是修好了,已经在申请查验了,等查验通过了,想必就能挂牌了,这个老师想必也就需要到位了。
叶有华这边还等着几处的消息,素璎的复试结果,上大学的入选结果,再有队里卫生室的事情。
这些结果一个都还没有出来,周干部却是打电话跟他说了一件事情,“上头,现在有个提议,说是要给各处的供销社都给配齐了。我记得,你们老门山是没有这个供销社的,你有空就来公社一趟,商议一下这个事情。”
“成,明天上午就过来。”供销社的这件事情,于叶有华来讲不算陌生,这事,他曾经有听妻子说过,今明两年,老门山的供销社也就能开起来了。
现在,还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呀。
在妻子的记忆中,供销社原本所在之地,现在已经是被老门山的两户社员家给砌房了,这个供销社的地点还得另外重选。
队里这边,还是等去公社把事情给问明白了再做商讨吧。
叶有华这次去公社还是骑的自行车,因着素璎在五七干校那边还没有正式收到结果,自行车现在都还放在家里呢。
周干部早就知道叶有华家里是已经有买了自行车的,因此也没有觉得叶有华骑了自行车过来有个什么稀奇的,他引了叶有华去自己的办公室,“这回的事情,也就是上头下了个口头的通知,没指小生产队,指的就是生产大队,咱们这边的几个生产大队,也就是你们老门山一直还没有把供销社给开起来。”
“能开供销社自然是好的。”叶有华觉得这个事情,于老门山来说还是有好处的,以后社员们买东西就方便了许多了,“可是,咱们整个老门山加起来,也没多少的供应票,这个供销社,开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吧?”
周干部也是有些了解各个生产大队的情况的,基本上,那些个供销社里的东西,有好些是很多年都卖不出去的,“这个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只要能给大家提供便利就成了。”
聊了些闲话,周干部就跟叶有华把一些有关于供销社的事情给说了,包括供销社的场地选择标准、建造标准、建造材料申请、负责人、售货员、进货渠道等等,一一告诉了叶有华。
临走之前叶有华还问了周干部能上大学的结果有没有出来了。
周干部摇头,“我们这边还没听到一点音讯,楚南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我看今年的结果是没有那么快了。”
叶有华也就是随口问一句,既然是没有结果那就算了,这件事情,队里也没有几个抱有希望的。
将老门山要开供销社的消息带回了老门山之后,大家果真是很欢喜了,特别是这个供销社一开也就能多出来几个职位了。
“咱们得考虑一下,这个供销社的地点是选到哪里?”叶有华觉得这个事情才是重要的,“周干部说了,这回咱们是可以跟上头申请采买建造需要的材料的。”
对于这个,大家就很多的想法了,“单独砌个新屋子?”
“地方就选在大队部这边附近?”
“大队部哪里还有地儿啊?”原本就是挖平了几座山给建起来的学校大礼堂晒谷坪跟养猪场,现在剩下的都是些水田了,谁也舍不得拿来用呀。
“就是,总不能把晒谷坪给用掉吧?”
“那就知青院?知青院现在还空着呢。”
“知青院倒是有空地,就是那空地不够大,也不能把原来的房子给拆掉吧?”
“这要是重新选个新地方还得考虑一下以后进货方便不方便吧?”
大家说来说去,竟是没有哪个地方叫人如意的。
养猪场现在养的猪不多,倒是能匀出地方出来,可也不能让供销社给开到养猪场里头去吧?
刘支书就提了一块地,“当初准备用来建学校,后来没用,后来准备用来建知青院,也没用的那块地,怎么样?”
大家一听就能想起来那块地。虽然不好驳了刘支书的面子,但是,那边也有些不怎么好呢。
了
“那块地,宽敞倒是够了,就是,后头很远一大块都没个人家呢。供销社放那边安全吗?”
老门山自己人是相信自己人的,可是,那边往后头就有些偏僻了,要是被别人给闯了空门,这不得把大家给气坏了?
“要说停车坪也是不错的,周边人不少,上下货也方便。”又有提了这个。
还是有人摇头,“停车坪那边空出来的地太小了,不够用呢,难道还往田里占地么?”
就是因着大家都不想田地被占用了,所以,选一块地砌个屋子做供销社也这么难以定下来。
叶有华心知这事怕还是得自己来下决定了,“三队刘支书家附近,那边还有一块挺大的坡地,填平了就可以用了。”
听说填坡地,再想一想那一块,离刘支书家不算太远,四周也都是有住户的,安全也挺有保障,这事大家就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