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147)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有华知道大队长说的补办资料是怎么回事,这是大队长昨天特意去桥湾公社找了那边负责的干部给补的资料,把孙工他们属于是精/简/下/放/退/职/职/工的这个名头给坐实了。

有了孙工这一批人的名头在,至少精/简/下/放/政/策/这一方面是不会再往老门山放人来安家落户了。

这对于孙工他们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至少他们的身份就稳当了,不再是之前那样不清楚了,孙工他们这一年来跟老门山的社员相处得也很不错。

叶有华从妻子所说的将来来看,孙工他们未来的危险也降低了许多。虽然可能还有几个估计看不清楚形势的人,但叶有华相信孙工肯定是明白的。

“补齐了资料他们就真真正正地是属于老门山的社员了,队里有事情他们出一份力也是应当的。”

大队长想想叶有华说的也对,如果是老门山的社员听了队里的安排不也是要一口应下么?他还是把孙工他们特殊对待了,看来以后得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只是下回再来人真的就没地方放了。”大队长又感叹了一番。

叶有华宽慰他,“没事,我听赵专家说了,只要咱们这边的排水圳好了,别的地方估计也差不多能好了,到时候也不用再住咱们这里了。”

“也就这个水库工程才会来这么多人,平时咱们老门山在这边,最里面就是深山,哪里有什么人过来呢?”

大队长点点头,“但愿吧。”

~~~~~~~分割线~~~~~~~~~~~~~~~

没过几天,县城里就把赵专家申请的材料运了过来,钢筋水泥就在桥那边的马路上铺了一地。

叶有华先安排了二十个身体壮实的壮劳力过来帮忙,搭水桥需要桥墩,要往桥底土里打桩的,这是需要大力气的活,非得壮劳力不可的。

过了中秋天气就降温了,至少单衣是不够了,但是打桩的人光果着上身也是一身的汗,这种活又重又慢,叶有华也不想让同一批人天天发累,过一天就换一批壮劳力过来,覃专家对于这些事情都不管,反正只要达到他的要求就行了。

好在老门山的这个河道并不是很宽,加两个水渠合起来四根桥墩就完全够了。

水库这边的工程忙着搭水桥、挖排水圳的事情,老门山的农场也没有闲着,果园里一部分的果子能收了,三百来亩的脐橙园,几十亩柑橘园,都是已经养了十来年的果树。

早几年果园就进入了盛果期,这几年虽然没有雨水,但是老门山也没有少了它们的浇水量,自然还是比不上最丰盛的时期,可果园还算是丰收,第一批熟的也能收获几万斤了,慢慢等下来陆续收的话亩产约摸能有一千三百斤左右。

收完两期果子就差不多可以开始收粮食了,这个时候老门山那个单独的水桥已经完工了,桥梁上添加的新水渠也已经好了,覃专家他们也已经撤走了。

老门山范围内该负责的排水圳在绵宾人的相助下也已经是挖好了,就连需要抹水泥的部分也已经给抹了一半了,壮劳力也能抽出来大部分来收粮食了。

除了这条排水圳周边的生产队负责自家地段的排水圳,春上开始来老门山的其他公社的劳力就忙着用滚石把排水圳的这条大路再给压紧实一些,原本还准备在路旁种些小白杨的,可这一直不下雨的天气实在不适合,也只得作罢了。

绵宾一群壮劳力帮着把老门山这一段排水圳挖完之后又去帮着挖其他大队的地段,循着老门山的惯例每个生产大队还会按帮忙天数送个百来斤粗粮食表示感谢。

于绵宾人来说他们出来百来十个左右壮劳力一天就可以额外挣个百来斤粮食,公社的的那一份粮食还照样发,这就相当于是拿的差不多双份粮食,那也是乐意的,大家皆大欢喜。

公社的周干部忙完事情回来发现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多说,为着绵宾人他也算是在老门山长住了起来,这些天出去办事情跑来跑去都在这条排水圳附近。

他还没有赵专家的消息灵通,只以为水库不在今年完工就得拖到明年去,那他就还得待在老门山,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去了。

老门山收获的这一批粮食并不准备单独出货,而是要等着年底腊肉出来的时候一起出货,因为不像之前那么赶时间,反正看着天气也不会下雨,压根不用担心粮食被淋坏了,大家也就不那么死命地追着收获,一点一点地忙着。

大队长这次并没有将所有的田地全部都用来种粮食,安排将先空出来的三分之一的地种红薯,紧接着空出来的三分之一的地种辣椒,剩余下一半用来种大棚蔬菜,一半用来种萝卜白菜,土豆也种了一点点,但是玉米却是没有再种了,今年种了好多次玉米了,玉米太耗了。

天气冷了一些,其他的菜还好,辣椒最是讲究温度的,蔬菜大棚还真的没有浪费直接就给用上了。

等把农场的活全部忙活完,各种菜苗等也已经冒出来了,农历的九月也到了月底了,天气比之八月份又冷了一点,按这个天气来看,差不多农历十月份过完就又得进入土地的结冻期了。

赵专家几个越发的更忙了起来,他们每天小半时间盯一下水库,大半时间盯着排水圳,为了方便还特意从县城带了单车过来,每天骑着单车一路骑过去查看排水圳。

很多生产大队给排水圳拓了宽度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排水圳的深度,还有按照赵专家的安排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挖一个稍微宽一点深一点的圆坑用来储水,这是为了方便有必要的时候使用抽水机抽水到田地里。

有些人为了省事,也有些人是不愿意被占用耕地,压根没有去考虑赵专家他们的安排,所以就必须得赵专家他们一点一点去查看补漏洞。

“比之前还辛苦些了。”赵专家就跟叶有华苦笑,“以前也就是天天去水库周边转悠转悠,也没有谁不听安排的,现在反而事情多了。”

每一个地段都得由公社的干部陪着跟那边的队长去沟通,像老门山这么配合的真的很少很少。

有些生产队附近山脉多,住的稀疏,往往不像老门山是八个生产队集合成的一整个生产大队,都是一个地方一个生产队,地段长劳动力少,不是绵宾人能帮工真的很艰难。

还有那种两个相邻的生产队竟然有不和的,寻常时期为着一寸两寸的耕地都差点打了起来,排水圳关系将来耕地的用水问题,争水这种事情更是麻烦,沟通起来十分令人头痛。

赵专家他们几个每天都得骑着单车去捋一捋这些事这些人,“简直就是把这几年清闲的事情都堆在一起了一样,心累到不行。”

这种问题叶有华也有点莫可奈何,有些生产队的社员真的很蛮办的,脾气也躁的很,说几句来了火气就不管它三七二十一的直接动手,以前的时候往往这种动手都会引发两个村子之间的群殴,说不得还会有一两条人命。

现在虽然不比以前是家族理事的时代了,可是这些人蛮办的时候还是不少,老门山因着村子大青壮年也多,敢欺上门来的基本上都是没有的,但那些两三百个人的小村子,这种事情就不少见。

蛮办的时候有些人连公社的帐都不买的,沟通也无从沟通。

赵专家也就是解决了事情之后来跟叶有华诉个苦罢了,事实上他还是挺高兴的,“现在排水圳也都挖的挺好的了,排水圳的那条路也压的紧紧实实修的归归整整的,水库那边也是随时都可以收工的,我们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全部都检查过了,我看这次的完工报告应该能通过。”

“那就恭喜了!”这个消息就是叶有华听了也挺欢喜的,总算是绵宾人能够迁走了,家里的借住客大抵也住不了多久了。

跟岳父岳母和妻子对于借住客无所谓的态度不同的是叶有华其实并不喜欢家里有外人,不说生活中的各种不方便,就是家里的秘密这么多,就不适合住外人。

家里给二楼间隔房间这事也没有藏住多长的时间,虽然未必是家里的借住客传出去的消息,但是也正是因为家里借住客多了他们家才不好紧闭门户过日子。

赵专家这次的报告交上去之后等了很久都没有消息传过来,赵专家又回去县城催了一次,直到进了农历十月中旬的时候县公社才有了回复,还是要先视察一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