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1281)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叶有华点头,又就着车厢里的灯光仔细看了看其他的人员,他去过县府不少次的,也有认出来了,这来的大多数都是县府的一些干部,数一数,光光是县府,就来了有十来个人了,再加上楚南的一些工厂的代表,去的人数很不少啊。

靳组长也有看到了叶有华在看什么,他苦笑了一下,走了一个喜欢指手画脚出各种主意的,却有来了一群混资历的,都是私下说明白了,这是过来学习的,所以,这种交易会他不能不带着走的。

叶有华也没有多问什么,这个时候他也不好问的嘛,他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怎么这一回罗主任没有跟着一起来呢?”

“她现在的工作也挺忙,她们单位准备要去乡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之前不是乡下有过好几起妇女同志喝农药寻短见的事情么?她准备从这一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希望能够让楚南以后再不要有这样寻短见的妇女同志了。”靳组长说到这里,就说叶有华给老门山村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很好,“你们老门山,倒是都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呢?”

叶有华点头,“老门山那是很多年以前就不讲究重男轻女了,不管是老门山的姑娘子还是嫁进来的媳妇子,都是会在老门山学会几手本事的,都能够给家里增添收益的,再加上以前就宣传的打媳妇的都不是哪个男人,所以村里哪个男子汉也不好意思跟自家媳妇动粗的。”其实吧,叶有华觉得妻子有一点说得对,“得叫妇女同志们自己就能够立起来,这样才能够避免很多事情的。”

如果妇女自己就能够立起来了,别管是做丈夫的还是做公公婆婆的还是小姑子小叔子大伯子的,都不敢轻易对哪个如何的。

“楚南各处跟你们老门山不一样。”靳组长摇头,说起老门山的情况,“你们村里,男女老少都能够靠着自己的手艺给自己家里添收益,这立身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你们村里还时兴成家就分家,这个跟别处就很不同了,多少婆媳关系处不好不就是因为一个锅里吃饭的缘故么?还有,奉养父母什么的,你们村里在几十年前就立下了规矩,但凡一个规矩持续走了这么多年了,也就约定成俗了。”

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婆媳关系跟奉养老人得事情,老门山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就算是想要闹出来什么事情也闹不出来了。大家都有了一本约定成俗的规矩账,有什么事情谁对谁错,就是邻居们都能够给事情断得清楚的,更何况老门山的干部们因为带领着老门山富裕了,一贯就是非常有威望的,最难断的家务事还真的不算什么了。

叶有华觉得有关于这两件事情,自己是不能居功的,“成家就分家这事,老门山那是在解放之前就已经时兴下来的规矩,具体起缘我没有弄明白,反正这都是有了很多年的规矩了。奉养老人的规矩,却是我们村里的老妇女主任最先给定下来的。就连我们村里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得供学,这也是老妇女主任定下来的规矩。”

“关键是你们干部们愿意费心支持这些个决定,这个就很不错啊!”靳组长觉得就算事情是妇女主任一个人主持的事情,那也是老门山干部们都支持才能顺利进行的。

叶有华想了想,也承认靳组长说得对,“确实也是村里干部们都支持的,不过那会也是有了很多的新规矩,然后村里的条件也还是不错的,再加上给各家照看小孩子村里也安排好了,不用哪家专门留着小姑娘来照看弟弟妹妹们的,又有老妇女主任看着情况就上门去骂人,这才能这样顺利的。”

“那需要做到这几点很不容易啊,起码也得有一个像你们老门山那样敢说敢做的的老妇女主任才行呢。”靳组长一听在这么多的条件下,才达成了目前老门山的这种成就,确实是很不容易了。

叶有华认为,“其实只要各村里的经济发展好了,思想教育也就容易了。都说暖饱思人欲,也就是说,先还得解决温饱问题。”

“温饱问题,楚南的温饱问题可以说是解决得差不多了。不过,你们村里的规定,好像姑娘子不能够持续分红的?”靳组长也问了一下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能说的就多着了,叶有华也没法一时间给说清楚的,“主要也是为了确保在村里继续劳作的村民们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害。也不是说姑娘子出嫁了就不能继续分红了,如果是嫁在村里的,那还是可以继续的,去了外村了,为了老门山的发展能够顺利,也必须要多做考虑的。”

毕竟姑娘子嫁出去了外村之后,就不能再回老门山参与老门山的劳动建设了,总不能就这样一直无条件的享受着分红。

事实上,现在老门山的少年郎跟姑娘们,都是努力想要考上大学本科的,这样子一来,除了是会有更好的出路,毕业就能当干部之外,也是村里还可以在他们读书的时候,给他们继续分红呢。

“如果牵涉到利益问题了,那可能就比较容易照着规矩来行事了?”靳组长一想老门山这几年是陆续送了许多大学生出去的,想来也是因为更多的利益吧?

叶有华觉得,“老门山目前除了利益,还有一点,也就是大家都想要将老门山发展得更好的初心吧。”

“对,齐心协力比较有用,光靠利益容易起纠纷的,还是得靠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才好。”靳组长也点头表示领会了这一点了。

朱娇娇忍不住说了一句,“还是归属感的问题吧,就比如,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就会期盼着祖国越来越好,并且也愿意为此努力付出。就好像楚南的建设一样的,因为大家都是楚南人,也一直都是希望楚南能够发展得很好的,所以,大家也愿意付出。”

“归属感?归属感!”靳组长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说起来,当年大家能够奋起对抗侵略者,还有很多的海外华人愿意出钱出物无偿相助,也是这种归属感在起作用吧?

叶有亲听了这个话,心里也很有体会,“也可以说是故乡情的缘故吧。”

为什么游子们总是会怀念故乡呢?因为,每一个人骨子里的血肉都深深地印刻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记忆,时刻会提醒自己,来自何方,到底是什么人。

从楚南去往昭州的火车上,靳组长跟叶有华夫妻还有叶有亲一家说了一路的话。

到了昭州火车站,叶有华还特意去看了欧主任一趟,欧主任看到叶有华还挺高兴的,不过他也告诉了叶有华一个消息,“我今年也就是最后一年在火车站了,到年关的时候,我也该要退休了。”

“您今年就要退休了?”叶有华想一想,倒是也不用太奇怪了,他认识欧主任的时候,欧主任也不年青了,算起来,欧主任比自己还要大上几岁呢。

欧主任点头,“我这退休其实还有延期了几年呢,哎,年纪到了,得服老啊,再干下去就得精力不济了,就是现在,火车站的事情还是苏主任照看得比较多呢。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就直接找苏主任吧,他的能力很不错的,咱们昭州各个火车站的货运事项,他安排的很好呢。”

“行,以后找苏主任。那您退休以后,有没有什么安排呢?”叶有华也想问一问,这个老朋友在退休之后,是准备要怎么打发时间的。

欧主任还真的是有安排的,“搞货运也搞了这么多年,我也有一点子的经验了,可能会去给其他地方讲一讲注意事项吧,除了这个事情,我还准备去各地看一看几个孩子,一个孩子家里再住上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一年也就过去了。”

“那你这退休的日子安排得挺不错啊。”叶有华一听,这是想得很好的了。

欧主任笑了,“幸好这几年早就闲下来了,不然猛然一退休,我怕是要不习惯呢。”

“也是,你也是忙惯了的性子,这一时间闲下来了是很难适应的。”叶有华挺能理解的,当年村里不能做买卖的时候,他就赶紧找刘支书商量安排了其他活,这才没叫大家闲下来了。其实,人要是闲习惯了,就很难再改回来了。

陪欧主任说了一会话,叶有华也就没有多打了,跟苏主任打了一声招呼,叶有华看着时间,领着一家人先去火车站的食堂吃了中午饭,再在昭州火车站溜达一圈,这就差不多得搭火车去穗城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