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农妇[年代]+番外(1182)

作者:九色锦/锦瑟未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哟,这孩子,不喜欢学习,竟然还觉得当老师好了?”这个挺叫大家惊讶的啊。

这个事情,小夭夭知道缘由呢,她连忙把手举得高高的,“我知道,我知道。”

“行,你说。”朱立勤就点了小夭夭说话。

小夭夭连忙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三哥觉得,做老师就可以叫学生一直做作业。”

“哈哈哈,”大家听得都笑了,“这小子,怕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布置了太多作业的缘故吧。”

小夭夭看着大人们都笑了,有一些迷惑,“我说错了吗?”

“你没有说错。”哲圣笑眯眯地宽慰三妹,“这是大家觉得,你三哥这样想有一些不普通呢。”

小夭夭这才高兴地点头了,“我也觉得三哥不一样,其实,他会好多东西呢。”小夭夭悄声告诉哥哥,“三哥还会做弹弓,他冲天上打鸟好准的。”

“嗯,三哥也挺厉害的呢。”哲圣摸了摸二妹的脑袋,小夭夭眯着眼睛在哥哥手上蹭了蹭,引得哲圣笑了笑,“好了,小夭夭快些吃饭吧。”

小夭夭点头,“嗯,好的,哥哥,我要吃那个煎蛋!”她指了指中间的那一盘煎蛋。

“好嘞,哥哥这就给你兲煎蛋。”哲圣取了公筷,替妹妹夹了一个煎蛋。这个是专门给孩子们做的煎蛋,相比较辣椒炒蛋,孩子们更喜欢吃煎蛋一些。

小夭夭笑眯了眼睛,“谢谢哥哥。”

哲圣又替二妹夹了一个煎蛋,引来了依依一句笑眯眯的‘谢谢’。

这兄妹三个如此友爱,哲圣把两个妹妹照顾得这样好,大人们都有看在眼里的。

虽然这是哲圣懂事,可也因此看得出来了,素璎光宇两个做父母,其实是有一些忽视上头这三个孩子的,不然,不能叫孩子们这样习惯的。

孟颜看了看哲圣,又看了看依依和小夭夭,心里暗自下了决定,他到时候也得生两个,大的得是一个哥哥,像哲圣这样的,小的是妹妹,嗯,就跟小夭夭那样的好了。至于依依,她实在是太乖巧懂事了,这样不说明正因为父母不怎么关注宠爱,所以才会懂事的么?

他得要一个,似小夭夭这般的女儿,会撒娇,会使一点小性子,还有一点小脾气,打小就得会对自己很好,为自己争取。

这样的女儿,虽然不那么地完美,但是,孟颜更喜欢这样的女儿,而且她也不是性格蛮椣的小孩子,跟她说一说道理,她就会明白事理了。

对于孟颜心里的这些想法,大家都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一向在家里就挺沉默的,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之后,就不大爱说话的,不过,他喜欢围观一家人的亲近热闹。

叶有华倒是记得关照一下自己这一位准未来女婿的,偶尔会提醒他吃菜吃饭的。

吃了早饭,素璎一家还得去几位叔公家里拜年的,然后,还有一些她玩得比较好的伙伴家里,正好也是回娘家来了,她也会上门去转一转的。

这一转,回来的时候,就带了八卦回来了,倒是先没有说八卦,而且是说起来了另一桩事情,“我看哑巴儿堂婶比以前懂事一些了?”

“能不懂事么?”于敏乔知道这些事情的,“若琪姐弟几个跟昌庆媳妇完全不亲的,荣盛大一些之后,也就跟她不亲近的,只听他几个姐姐哥哥的话,昌庆媳妇现在是一点都没有握在手里了,她是再不敢起幺蛾子的了。”

素璎就想脾气了,“难怪,我看她现在比之前的时候知事多了,嘴里也再没有没把门似的,说一些个不好听的话了。”

“若琪那姑娘,也实在是精怪得很,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教导底下的几个妹妹弟弟的,一个个地都不跟昌庆媳妇亲近的,以前荣盛还小的时候,那也是昌庆天天不肯撒手的。结果,长到三岁的样子,若琪天天带着跑了,就完全不亲近昌庆媳妇了。”于敏乔觉得,“若琪这姑娘,行事有一点的邪性的,幸亏她心正。”

成智几个,到现在都还不能忘记,刘若琪跟刘秀兰的儿子刘飞扬轻描淡写要算计刘小雪的事情,当时刘若琪就完全不拿刘小雪的命当一回事的。

现在,这已经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了,想来,她是更加地变本加厉了吧。

素璎倒是看着刘若琪还挺好的,“她对昌庆叔挺好的,桥湾不是适九有集市么?她们姐弟几个,经常拿着在山上采的东西去卖的,卖了钱,给昌庆叔不是买衣服,就是买补品的。”

“那昌庆当时把若琪姐弟四个养着,倒还真的是得了好回报了。若琪那姑娘,赚钱挺有一手的,她们姐弟几个愿意孝敬昌庆,这也不错了。”于敏乔觉得,“虽然昌应媳妇不怎么样,这几个孩子倒是一个个地都知恩图报的。”

素璎也认同这话,“就昌庆婶那四六不着的性子,真的是靠她来教养荣盛,还不知道要把荣盛养成什么样呢。我听说,那四姐弟里头最小的刘宏光,其实也是在门山小学等着荣盛再大一些再升初中呢。”

“还真的是这样的。”这事叶有华也是知道的,“不过,昌庆已经是跟刘宏光说好了的,不让他再等的,明年就去参加升学考试。”

素璎觉得蛮好的,“这样知恩图报的孩子,哪怕是四个孩子养起来有一些吃力的,可是,若琪姐弟几个都挺聪明的,读书也厉害,将来肯定是会有出息的,现在都已经是知道回报一二了,以后有出息了,那不得把他们这个哑巴养父给供起来了?”

“那就是以后的好事情了。”朱娇娇也感觉挺好的,原本一辈子都没有娶亲也没有养子亲子的昌庆,能够现在有这样的好的人生,真的是很好呢。

素璎回来说起这个事情也只是说一会,最主要的,她还是想说另一件八卦事情的,“我才听说来的消息,说是刘乡长家里,出了一件丑事,”她说到这里,看着在堂屋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到底是把话给压住了,这可不好在孩子们面前说的。

“你这出门一趟,听来了不少的八卦事情啊?”朱娇娇随口说了一句,她也不想听桥南刘乡长家里的事情的,“你这拜年拜完了?”

素璎点头,“只是串个门子就能回来的,没有用上多久的。”

正说着话,家里又来客了,是邓杜鹃领着丈夫孩子们过来了,自打那一年,家里帮忙给送了两个信给杜鹃之后,他们一家,就是每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会上门来拜个年的。

“你也客套了。”朱娇娇看着他们又是拎着一个大袋子,就有一些摇头的,“我们在乡下,什么也不缺的,你又哪里需要送东西过来呢?”

邓杜鹃看着丈夫把袋子搁下,就笑了笑,“也不是贵重东西,就是家里一家出产,婶婶这说什么乡下呢?我们桥湾那边,不也是乡下么?”那样一条街的镇子,大家还都是种国的,没有什么不是乡下的。

“难为你这年年还过来跑一趟的。”于敏乔眯着眼睛打量了邓杜鹃一家,“看起来,你们一家过得还挺不错的?”

邓杜鹃点头,“这几年还真的是算过得不错的,我们家向明,在镇里谋了个小职位,也没用他家叔伯的力量,他自己考进去的,我们这一家子,也算是吃了国家粮了。”

“吃国家粮好啊。”于敏乔挺为邓杜鹃一家高兴的,她看着几个孩子,“孩子们也都长得挺好的呢。”

几个喝着糖水的孩子听到夸自己了,连忙起身谢了于敏乔,“谢谢阿婆夸赞。”

“他们几个,家里条件好了,也就长得不错了。”邓杜鹃也打量于敏乔,“阿婆去了京都,这养得也挺健旺的呢,看起来,阿婆还挺年轻的啊。”

于敏乔摇头,“老咯,七八十岁了,哪里还年轻啊。不比你们,才算是真的年青呢。”

这边两个人互相吹捧,那一边,李向明也跟叶有华在说正经事,“我们听着,好像是上堂乡要划进县城了,说是归入到接官亭里,然后,说是我们桥湾怕是也要有变动的。”

“这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风啊?”叶有华倒是不大意外,毕竟,上堂乡那边,有一个火车站呢,正式规划进县城也不奇怪的,而且,如果真的是要建新城的话,总得是再需要一些地方的。

李向明数了数日子,“这该是小年前后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说得很准的,这几天的风,倒是越吹越准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