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养娃美滋滋+番外(35)

作者:金谷飘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养团子需要耐心,得给娃娃创造一个锻炼场地。

柳小樱找出皮尺,量了量屋子,说:“爹,咱要做就做个大的,2米5长,2米宽,以后娃娃们可以躺在上面睡觉,打滚儿……”

说着,柳小樱就画了一张草图,写了尺寸,那围栏还做了特别说明。

栏杆之间的缝隙不能太大,不然娃娃们会钻出来,也不能太小,不然会卡着娃娃们的小手。小娃娃脑袋大身子小,喜欢钻来钻去的,一旦卡住可就麻烦了。

围栏要高一些,打磨光环。靠外边的一面,要做成活扣的,这样便于抱着娃娃上下。

柳小樱很注意安全,把能考虑到的都考虑到了。

柳根发就揣着图纸,去了小集镇。

他找到蒋木匠家,递上图纸。

蒋玉山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小樱妹子画的,还真是聪明。可惜,他太过现实,不可能把五个娃娃都接过来,也不可能入赘,只能在心里想想。

蒋玉山放下手中的活儿,打算优先做这张大床。

手工费也收得很低,只留了一块钱。

柳根发不好意思,就说:“蒋师傅,你再多留点儿……”

“大叔,这不少了,剩下的给娃娃们买点吃的……”

“那,那就谢谢了……”

柳根发在心里叹息一声。

要是蒋木匠做自家女婿该多好啊,真是可惜了。

*

到了六月,宝宝们半岁了。

果然,开始爬来爬去的。

那大床还没做好,就在院里铺了一张大草席,垫上床单,让娃娃们在上面爬着玩。

一会儿看不住,就爬到地上了。

搁在“娃娃车”上也不老实,不是你摸我一下,就是我揪你一下,还蹬着小腿儿往外爬。

冯玉兰就留在家里看孩子,也不出工了。

就这样,还是忙得焦头烂额的。

林阿婆就过来搭把手,让冯玉兰抽出时间去做饭。

柳小樱心说,亏得娘和奶奶帮忙,不然,还真是弄不住。

这天上午,张庆民来到了南山村。

他是做回访的,宋文晖也陪着。

虽然宋文晖死活不想来,可这是工作,硬着头皮也得过来,

张庆民找到柳家,隔着院墙就听到娃娃的“啊啊”声。

叩开院门,看到五个娃娃坐在“娃娃车”里,冯玉兰正推着。

“哎呦,记者同志来了……”

冯玉兰一眼认出了张庆民。

张庆民穿着白衬衣,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很好认。对宋文晖自然不感冒,可看在张庆民的面上,也不为难他。

张庆民见了“五胞胎”很高兴,就问:“婶子,小樱同志呢?”

“唔,樱子下地了……”

张庆民询问了“五胞胎”的情况,就举起相机拍了两张照片。

还说,等照片洗出来了,就给捎过来。

临走之前,张庆民又掏出二十块钱和五斤粮票,说是县里的同志捐的。

冯玉兰推让了一番,就收下了。

她本想提一下部队那边的捐赠情况,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小樱跟她说过要低调,钱和粮票的事儿不能往外说,省得人家害红眼病。

出了柳家,张庆民想见见小樱,就朝地头走去。

看到社员们在干活,就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

可到了地里,社员们说:“小樱去海边巡逻了。”

张庆民有点失望。

可又一想,女民兵也是一个好题材啊,那就给女民兵们拍张照片好了。

宋文晖一听,就落在了后面,说在路口等着,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张庆民兴冲冲地来到海边。

远远地看到一队女民兵在沙滩上训练,就挥着手,大声喊着:“柳小樱同志!”

女民兵们见记者同志来了,兴奋不已。

一听要拍照,就整整衣襟,扎好武装带,系好草帽,手持红缨枪站成一排。

镜头一闪,这英姿飒爽的一幕就留下了。

柳小樱有点遗憾。

这红缨枪要是换成钢枪就好了,那样就威风多了。

第027章

*

一个星期过后, 张庆民又来到了南山村。

这一回,是他自己来的。

带着几份报纸和照片,有关于“五胞胎”的, 也有关于女民兵的, 篇幅虽然不大, 荣誉却不小。

老支书一见,就笑着说:“文书,把咱女兵民的照片贴在报刊栏里, 报纸也贴上……”

文书立马照办, 这样出入大队部的群众都能看到了。

正事办完了,张庆民找到柳家。

冯玉兰和柳小樱都在家。

院里铺着大草席和布单子,娃娃们在上面爬着玩。一溜儿的黄褂子和小裤子, 都是小樱提前备好的,不然穿衣服都困难。

“小樱同志,这是虎娃们的照片……”

张庆民从挎包里掏出报纸和照片。

“哎呦, 真是太好了!”

柳小樱接过照片细细瞅瞅,还真精神啊。

她想,有机会了,得让娃娃们跟夏明扬拍个合影,留个纪念。

张庆民看着小樱, 只觉得欢喜。

小樱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夏天热, 穿着月白色的褂子,那辫子分成两股盘在头顶上,既干脆又利落。

柳小樱对这个文质彬彬的记者也颇有好感。

人家帮了不少忙, 虽然是出于宣传,可帮助不小。尤其是在困难时期,真是雪中送炭。

冯玉兰赶紧沏了茶水端上来,请记者同志润润喉咙。

张庆民说了会儿话,就准备告辞。

冯玉兰心存感激,就说:“记者同志,中午在家里吃个便饭吧……”

“哦,不了,我还要赶回公社去……”

张庆民知道老乡家里困难,自然不能留饭。

正推让着,院门开了。

蒋木匠和柳志江推着架子车进来了。

车上摆着一堆木条和木板,码得整整齐齐的,还有四扇围栏,打磨得溜光发亮。

“婶子,小樱,大床做好了,装起来就能用了……”

蒋玉山穿着帆布衣裳,戴着线手套,一副干活的架势。

“蒋师傅,您先歇一会儿,喝口水……”

“好咧!”

蒋玉山也不客气,就坐在小板凳上,脱下手套,端起了茶碗。

柳志江见过张记者,就陪着说了几句话。

张庆民听说这是个两米多宽的大床,颇感兴趣。

他还没见过这样么大的床呢。如果不是赶时间,真想留下来,看看蒋师傅把床组装起来后是个啥样子?

张庆民告辞离开了。

柳小樱去送他,张庆民说:“小樱同志,有时间了去县里逛逛啊……”

“好……”

柳小樱点了点头。

长这么大,她还没去过县里呢。

听说那是一座老城,很繁华,有城门楼子,古香古色的。

*

蒋玉山休息了片刻,就开始干活了。

西间早就腾出来了,先搬床撑子,再搬床腿,铺上床板之后,再上围栏。

整个工序一气呵成,一点也不浪费。

柳小樱趴在窗户上围观着,不得不赞叹。

蒋木匠手艺很好,那栓卯严丝合缝的,不用一根铁钉,就把床组装起来了。随后,又用细木片把结合处加固一下,可谓纹丝不动。再看看那围栏、床板、床腿等处,都打磨得溜光圆滑,露出松木原有的纹路,很是讲究。

蒋木匠也很满意。

他拉开木梢,围栏就落下来了。

“志江兄弟,上去躺一躺,感受一下……”

柳志江就乐呵呵地脱了鞋,上了床,翻滚了两下。

床大,还真是舒服啊。

“樱子,快过来!”柳志江大声喊着。

柳小樱扫了一眼虎娃,见小家伙们正呼呼睡着,就进了屋。

她摸了摸床栏杆,知道蒋木匠用了心思。

这都是手工打磨的,放在后世简直不敢想。也唯有祖传的手艺,才会花这个功夫吧?

“蒋师傅,真是谢谢您了!”

“小樱妹子,甭客气……”

蒋玉山哈哈笑着。

这床可是下了功夫的,他让两个徒弟拿着砂皮打磨了好久,一根毛刺都没有。还刷了两遍熟桐油,溜光溜光的,透着亮儿。

这会儿快中午了,冯玉兰在灶屋里做饭。

她熬了一锅大米粥,煮了几个咸鸭蛋,拌了一盘青菜。又烧了几块咸鱼,加了红糖、酱油和姜片,看着红里透亮,腥味淡去了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