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句话,康熙就离开了毓庆宫,途中没有再为什么停留过。
李德全也没想到康熙出来散散心就只是来毓庆宫走了一圈。等回了乾清宫,他就只当没这事的,还是如往常一样伺候康熙梳洗安寝。
夏日渐渐过去,中秋即将来临,但宫里却没有多少过节的气氛。太后才薨逝没多久,太子又被废,没有谁会傻乎乎的提过节的话。但御膳房还是如往年一年开始准备月饼。就算是没有宫宴,月饼总是要吃的。到时候宫里嫔位以上的主子都会由御膳房里送出一份,并不是很小的数量,也是往年的惯例了。
八爷看到御膳房递上的采买清单,决定还是要去康熙问一句。他是内务府总管,这些事本也是由他来安排。即便是猜到康熙今年没心思过节,该问的还是得问。
谁知让八爷意外的是,康熙竟然说要办!
当然不是像往年那样大办,还搞歌舞表扬,请宗室们,还有一些重臣进宫,热热闹闹的弄上一日。康熙的意思是只办场家宴,大家在一块儿聚聚,吃顿饭,算是个过节的意思。
家宴的规模就小的多了,只康熙、后宫妃嫔再就是皇子们。不过如今成家的皇子多,再带上女眷孩子,这家宴也能办上好几桌。
八爷领了旨,忍不住还是看了一眼康熙的神色。但康熙脸上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突然想起前不久,李德全突然来内务府传旨,说要让人打扫毓庆宫,并要留人打理的事。当时他特意问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旨意。结果李德全说是他某天无意从毓庆宫门口过看了一眼,见里面乱的不成样子,便在康熙面前提了一嘴,这才有了这道旨意。
其实八爷是不信的。李德全行事一向小心翼翼,太子出了事,他竟然还不避讳的在康熙面前提毓庆宫,实在不合常理。
当时他就判断,是不是康熙自己去过了。如今看来,康熙的恢复程度比他们预想的都要好。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立太子这事,怕是真的快要提上日程了。
安排好中秋宫宴的事,八爷便去四爷府上坐了坐,顺便也叫上了九爷和十爷。
四爷同十爷前不久刚从西南回来。差事办的很顺当,没出什么意外,十爷的状态也好了不少。至少从表面上看,除了人沉默了些,别的已经恢复正常了。
八爷先说了毓庆宫的事。这事旁人并不知晓。毕竟大家都不在宫里住,也没谁会特意往废太子的宫里跑。
“皇阿玛该不会还想让他再回宫吧?”十爷皱眉道:“这么容易就原谅了?”
“我看不会。”九爷摇头,“怕是为新太子准备的。”
四爷用手敲了敲桌面,看向八爷,“八弟觉得呢?”
“我和九弟想法一样。”八爷道:“二哥这次的事,皇阿玛不可能轻易原谅的。打扫毓庆宫,绝不是让二哥回来。”
“之前请立太子的奏折不是都被压下来了么?”九爷道:“我以为皇阿玛短期内不会想立太子。”
“太子都被废几个月了,总不能一直不立吧。”十爷道:“再说皇阿玛现在身体不如以前,再要是病倒了,朝堂上总得有个监国的。”
“我倒是觉得,皇阿玛可能是试探。”四爷道。
“试探?”八爷跟着重复了一遍,却陷入了沉思。
“这有什么好试探的。”十爷却不以为然道:“难道皇阿玛还准备让人推举了人选又不立?”
“哎,别说,还真有可能。”九爷突然改变了想法,觉得四爷说的有道理,“皇阿玛兴许压根不想立太子。”
“二哥废了又立,非但没有珍惜皇阿玛给的机会,还做出那样的事来,皇阿玛肯定是伤透了心。”八爷理了理思绪道:“虽说皇阿玛现在身体差一些了,可越是这样,他肯定越不服老。这会急吼吼的想当太子,会让他有种要被夺权的感觉吧。”
之前八爷有心想请立太子时也和自己的幕僚们分析过,设身处地站在康熙的角度想,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如今过了几个月,他又看到康熙让人打扫毓庆宫,便想着康熙是不是想法有变。
但听这会四爷说的可能,他觉得也有道理。
“皇阿玛当初隐瞒病情,仅仅是怕引起朝堂慌乱么?”四爷又提了一件事。
一时间大家都没说话,但心里已经很倾向于四爷说的“试探”这种可能。可正因为觉得这种可能性大,也就更会觉得有些伤感。
父子之间如今已经没什么亲情可言,剩下的都是算计。他们坐在这里讨论分析康熙的想法,何尝不是一样?
“咱们还是静观其变吧。”八爷道:“总有按耐不住的人先跳出来!”之前的请立折子不就是直郡王找人上的么?若是这次康熙真有旨意明确让大家推举太子人选,他只怕蹦跶的更高!
“嗯,先看看形势再说。”四爷也赞同的点点头,“到时候有人打头阵,咱们再在后面跟着来,不显山露水,但也不能完全没点水花。”
八爷笑了起来,“我同四哥想到一块儿去了。”
九爷和十爷自然也没意见,四人便这么达成了一致。
而中秋家宴,也在此时悄然而至了。
第839章 最尴尬的人
今年京城的中秋温度还不低,虽然家宴是晚上,都让人觉得燥热。好在桌子摆在保和殿外面的空地上,那种憋闷的感觉还好一点。
这憋闷的天气大约是要下雨的前兆,天上的云层厚厚的,月亮被遮得严严实实,根本不给人赏月的机会。
康熙的兴致却似乎不错。他因为还在喝调理身体的药,这会不能喝酒,却还是以茶代酒敬了大家一杯算是开席。
太子一家今日肯定是不在的。所有的人都默契的不提这事,免得康熙想起来不愉快。
但实际上康熙怎么可能不想起来。这么多儿子坐在下面,拖家带口的,独独少了一家。
今日后宫嫔位以上的都来了。佟贵妃位份最高,离康熙也近,她率先给康熙敬了杯酒。然后便是惠妃,荣妃,德妃,宜妃,良妃。
除了佟贵妃,妃位的五个都是有儿子的。看着直郡王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佟贵妃捏着酒杯的手紧了紧,眼神多了几分晦暗不明。
嫔位就是以诚嫔为先了。她的七阿哥虽然天生有脚疾,但康熙对这个儿子一直不错,现在也是贝勒了。再就是十二阿哥的额娘也是嫔位,但十二阿哥还没大婚,至今是个光头阿哥,这又是不能比的。
康熙后宫的这些妃嫔们虽然都是每人单独一个小桌,却各自同关系不错的坐在一块儿。
像德妃就同宜妃和荣妃坐在一块儿。宜妃虽然是个性子爽利的,但德妃同荣妃都是性情温和,面上不会争抢的人,宜妃同她们还算和睦。
良妃则同惠妃坐一块儿。她在这宫里其实同谁的关系都一般。但她毕竟和惠妃住一个宫,这会坐在一块儿也说得过去。
皇子们则是按照年龄大小坐的,一家一桌。于是八爷就同七爷和九爷相邻。
七爷在太后薨逝后病了一场,一直在府里休养,连后来恢复早朝都没出现,今儿才是第一次出门。他脸上红光满面的,一点看不出来大病初愈的样子,想来是早就休养好了。
他这会同八爷说着话,脸上带着笑,仿佛关系很好似的。
七福晋气色不错,她自生了阿哥后就有一种挺直了腰杆的感觉,说话底气都足了。她这会在向池小河讨教怎么养孩子的事。
“我们爷早就说让我多和八弟妹学学。看弘旺教导的多好。”
“哪里,不过是多陪伴而已。”池小河笑了笑。教导孩子这事她还真不觉得自己做的多好。
生弘旺的时候她也是第一次当额娘,即便有过幼师的经验,但和自己养孩子还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也是摸索着前进,和孩子一块儿成长。
“其实孩子也能教会我们不少东西。”池小河又补了一句。
七福晋听的似懂非懂,还想再问点什么,池小河却是发现九福晋有些不对劲。
“你可是有哪里不舒服?”池小河凑过去很小声的问了一句。
九福晋簇着眉,似在隐忍着什么。顿了下才开口道:“无事,就是这两天肠胃不太好。”
宫宴上的菜大多是蒸,炖的,这大热天的确实不怎么让人有食欲,更何况本就肠胃不舒服的人。池小河也没多想,点点头,表示理解,道:“那你捡那清淡的吃两口,多喝点热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