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太后娘娘此刻都是扭曲难看。
果然,“砰砰”的几声响起,陆太后将平时最喜爱的定窑茶具一扫而下,神色顿时变得狰狞不已。
她看也不看地上的碎片,恨恨地说道:“还是还查不到?一群废物!枉哀家那么信任他,结果一点用都没有!”
长雍城就那么大,汪印还带着那么多重伤的暗探,能躲到哪里去?
李骓直到现在还查不到汪印下落,除了其办事不力之外,绝没有旁的原因!
可恨,这些男人,一个个都可恨!
素真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自从暗探被救走之后,太后娘娘便天天怒火攻心,已经责骂过李将军无数次了,若不是为了要继续寻找汪督主,怕早就治李将军的罪了。
李将军如今不敢进宫,就是避免承受这些怒火,生怕太后娘娘一个气急攻心就将他定罪。
素真看到李将军几天之内就急剧消瘦,便知道其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找不到啊!
陆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冷冷问道:“皇上那边如何了?”
她觉得这样难熬,除了一直找不到汪印之外,还有正景帝一直针对。
中元节以来,朝中的风向就变了,朝中那些弹劾她的奏疏一封封送至含光殿,听说把含光殿的几个架子都装满了,现在还源源不断地送上来。
往日被她拉拢、站在她这一边的官员,也纷纷反水,呈上了弹劾的奏疏。
竟然还有官员上了奏疏,建议正景帝为她择一处封地,将她送去封地上养老!
得知这个奏疏的时候,陆太后一口气几乎没能喘上来。
她尚不足四十,哪里需要养老?更何况,她是大雍的太后,理应居住在国都长雍,怎么可能去什么封地!
这些朝官的奏疏,肯定是正景帝授意的,都是为了针对她!
更重要的事,云州五城再一次被翻了出来,除了朝中的官员之外,连军中的将领都对她极为不满,还有些军中士兵起了哗变。
陆太后的处境现在可以说是四面楚歌,而随着长雍西面一件事情的出现,更是将其拖到了冰窟窿里面去。
第1311章 祸国妖后
这一日,在长雍城西的一条山道上,突然响起了一声巨响,当山道周围的百姓循声赶到的时候,却发现山道中间横着一块巨石。
这块巨石差不多有三人高,五个百姓拉着手刚好能围绕着巨石一圈,许多人一起推都推不动。
百姓们直到得很清楚,城西的山上都是黄泥,极少石头,更别说是这么大的石头。
现在,却凭空出现了一块这么巨大的石头。
很明显,这块巨石是在声响之后才突然出现的,怎么突然会有这样一块巨石呢?
百姓们好奇地围着巨石转来转去,不断“啧啧”连声惊叹,并且将此事禀告了长雍府的守卫。
带守卫们搬来梯子,看到巨石的顶部时,却吓得几乎从梯子上滚落下来。
那……那巨石的顶部,竟然有字!
那是八个大字,深深地刻在巨石的顶部,那些字刻得差不多有一指深,字迹间布满了岁月的风霜痕迹,还有两个字爬满了青苔。
仿佛,这些字已经存在了无数年岁。
真正让长雍府守卫受到惊吓的,并不是这些岁月的痕迹,而是当他擦掉那些青苔,所清楚看见的那八个大字。
那八个大字,便是:
“牝鸡司晨祸国妖后”
那一笔一划,如此深刻清晰,就像“轰隆隆”响起的惊雷,震得守卫神色都发白。
牝鸡司晨,祸国妖后,这么简单的八个大字,守卫想装作不认识都不行,而意思更是直白得吓人,谁都明白指的是什么。
守卫瞬间瑟瑟发抖,恨不得戳了自己的双眼想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但山道这里的动静太大了,尚未等到守卫有什么行动,校尉营和虎贲军的士兵便飞一般赶来了。
带着校尉营前来的,正是李骓。
李骓今日恰好带着校尉营士兵在城西巡查,自然听到了那一声巨响,当下心中震动。
他还以为那声巨响会与汪印有关,不想赶到之后,竟然看到了一块巨石,周围还有长雍府的守卫和许多百姓。
在看清楚那八个字的瞬间,他瞳孔一缩,想都没有想就抽出长刀,用力朝那些字砍去。
毁掉这些字,毁尸灭迹,是他第一时间想做的。
可是,“碀碀”的两声响,他的长刀被另外一把长到挡住了。
挡住他动作的人,正是虎贲军将军雷奎!
“李将军,你想做什么?这天降巨石,或许是国朝祥瑞,你想破坏祥瑞?”雷奎动作半点也不想让,这样说道。
说罢,他还朝巨石顶部看了看,然后一字一字地说道:“牝鸡司晨,祸国妖后?”
他的声音因为诧异而极其大声,围绕在巨石这里的士兵和百姓全部都听见了。
李骓呲牙裂目,握着长刀的手背都突起了青筋,几乎咬碎了一口牙。
从雷奎出现的那一刻起,李骓便知道他想毁掉这八个字的计划不行了。
几息之间,他便已想到,这些巨响、巨石的出现都是阴谋,是针对太后娘娘而设的一个局。
雷奎说“天降祥瑞”,这哪里是什么天降祥瑞?而是天降不祥!
李骓看了看这块巨石,再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和百姓,忽然觉得耳际似“嗡嗡嗡”地响,余下什么都听不清楚了。
他脑中一片空白,连日来不眠不休地寻找汪印的下落,他死死绷着的一根线,忽然“啪”的松了一下。
下一刻,他的刀松开了,整个人从巨石上跌落下来,什么也不知道了。
“将军!将军!”骁卫营士兵着急地大声喊道,好些人立刻冲上前去接住李骓。
幸好,他们的速度够快,避免了李骓摔倒在地上。
但,也就仅此了。
李骓昏迷过去之前所出现的念头,很快就被作实了。
长雍城西天降八字巨石,这并不是什么祥瑞,而是天降预兆,一种不祥的预兆。
在巨响巨石出现之后,正景帝心忧不已,连夜赶往了司天台,请求年已八十的司天监邵通测吉凶。
邵通彻夜占卜星相,终于在星芒将尽时窥到一丝天机,吐血昏迷前留下了一句真言:“妖后者,陆氏闻莺,国之大凶。”
妖后者,陆氏闻莺!
这指的是陆太后,而不是正景帝的皇后吕氏。
这句真言一出,整个大雍朝廷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如今陆太后垂帘听政,把持着大雍的皇权,将正景帝压得死死的,可不就是牝鸡司晨?
如今陆太后将云州五城拱手相让,还连累了战神后人、那么多士兵死去,可不就是祸国妖后?
司天监的占卜真言,恰恰就与那块天降巨石相对应!
国之大凶,这是国朝大凶,这是天降不详!
朝臣和将领本来就对陆太后心生不满,这样的天降不祥更是刺激了他们的心神,一时之间,各种奏疏像雪花一样飘向含光殿。
这些奏疏,所说的事情都只有一个:将陆太后送出长雍以避凶。
只是,这一次的奏疏,就不像之前的那么温和了。
不过,这一次却不是请陆太后去封地养老了,而是直指陆太后乃国之祸害,正是因为有其惑乱先帝,如今大雍才丢失云州五城,才致国朝日渐衰落……
一句一句指责,出自朝中文官之口,从天子受权于天说起,说到皇家执掌天地,说到国朝祸福,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陆太后的存在就是祸害!
这样对国朝来说是大凶的祸害,必须除去!
于是,有朝官直接在早朝之上奏请:“皇上,天已降不祥,此大凶必须除掉,臣恳请皇上行天子之权,处死陆太后!”
“臣恳请皇上行天子之权,处死陆太后!”
“臣恳请皇上行天子之权,处死陆太后!”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高高端坐的正景帝却是一脸不忍,眼神又悲又痛。
谁都能看得出来,他作为天子,既想为国朝除掉大凶,可是有忌惮着那是陆太后,是先帝留下遗诏,令其垂帘听政的陆太后,是以多番犹豫不忍。
这种犹豫不忍,在朝臣看来就是一种仁德。
这么仁德的帝王,却处处受制于太后娘娘!真是……真是天不佑大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