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永昭帝压根就没有打算听从两位国公爷的话,当然,更不会接纳裴鼎臣的话语。
他已经决定了事情,怎么可能因为这些人而更改?
于是,在宣政殿的早朝之上,他就直接下了这么一道旨意。
旨意称“汪印擅自行动,意在挑起国朝与大雍的战争,其心可诛!其肆意妄为,将为国朝招致大祸,故而……大罪当诛!”
这个旨意一出,宣政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朝官们的沉默持续时间很短,很快,殿中便似沸腾了。
第一个出列的,御史大夫魏酣中。
他这样说道:“皇上,汪督主为国朝夺回了云州无城,立下了赫赫功劳。纵其举动有失,但也是功大于过。臣恳皇上收回旨意!”
谁都知道,魏酣中性子耿直嫉恶如仇,所以才能够成为御史大夫,并且一任就是十多年。
因为当初章华录的事情,魏酣中总认为汪印仗势欺人,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与汪印不怎么对付。
宣政殿上,魏酣中对汪印已不知道弹劾过多少次。
这样一个与汪印不对付的人、时常弹劾汪印的人,竟然第一个出列为汪印说话、反对皇上的旨意。
这实在让朝官们感到意外,也出乎永昭帝的意料。
更没有想到的是,在魏酣中出列之后,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官员出列,都是为汪印求情。
裴鼎臣和顾名璘都出列了,中枢三省主官之中,已经占了其二,便代表了朝中绝大部分官员的想法。
此时此刻,宣政殿中间站着许多士兵,他们躬身请求,却是违背了永昭帝的意思。
可以说,殿中这些官员与高高在上的永昭帝,形成了相互对峙之势,双方都不能让步。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像这样君臣对峙的状态,在永昭年间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因为一个汪印,出现了……
“夫人,皇上与朝臣正在僵持着,谁都不肯退让。皇上在紫宸殿大发脾气,但朝官们还是反对。”赵奉恭敬地向叶绥禀道。
这些朝中的消息,当然是定国公授意其说给叶绥听的,不然像紫宸殿里的事情,他这种久不在朝中活动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想了想,赵奉还补上了这么一句,语气带着安慰:“夫人,这么多官员出言反对。所谓众怒难犯,老奴相信,皇上最后定会收回这个旨意的,夫人不用担心。”
在赵奉的心目中,当然是不希望这个旨意落下来的,因为他希望汪印一切顺顺利利。
在他看来,督主连云州五城都夺回来,这样天大的功劳,非但没有得到褒奖奖励,竟然还会被皇上问罪,这实在是……
赵奉这样一个已经不问世事的老人,都已经感到一阵心寒。
皇上……不能在云州五城刚刚夺回来的时候就这样啊!
当然,这些都是赵奉心中最为隐秘的想法而已,他不敢有丝毫显露出来。对于这些贵人们的想法,赵奉表示他实在是理解不了。
当然,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将定国公府传来的消息,一字不落的告诉叶绥而已。
“多谢长史大人了,劳国公爷费心了,我一切都好。”叶绥微微笑着回道。
她当然也猜到了赵奉说这些话乃定国公授意,定国公这么做,是为了让她宽心,减少她的慌乱。
毕竟,未知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殊不知,叶绥心中没有一点点慌乱。——云州五城的事情,她早就听汪印介绍过了。
如今,半令果然将云州五城夺回来了,半令正在一步步实现他的计划,她为此感到高兴,怎么会慌乱呢?
功高震主,皇上一定容不下汪印。
在叶绥看来,这个结果,其实也坏不到那里去。
就算半令什么都不做,皇上都容不下他。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奋力一搏呢?
在这些问题上,叶绥对汪印是绝对支持的,她也无比相信汪印,相信汪印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
她在京兆这里,静静等待他归来就好。
在国朝这个棋盘上,半令已经开始移动了,走了一步险棋,但这也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还有更多步的险棋。
她暂时不能帮半令做些什么,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好好照顾自己,减少他后顾之忧。
永昭帝和朝官的僵持仍旧在继续,永昭帝执意下旨,朝官们极力反对。
在皇权至上的朝代,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偏偏,它就在大安朝堂上出现了。
就在这个时候,云州再一次传来了消息。这个消息,让永昭帝和朝官全都沉静下来了。
那种僵持胶着的状态,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因为传言称:缇骑哗变,汪印重伤不知所踪!
第1283章 惊天
缇骑在云州哗变,汪印重伤不知所踪!
当这个消息送到京兆的时候,永昭帝一下子愣住了。
这个消息,是宋定边通过兵部斥候递到御前的,在深夜时送进了紫宸殿,代表着十万火急的军情。
宋定边在奏报上写“皇上,臣已经顺利完成了皇令,幸不辱命!缇骑哗变,死伤无数,臣带着仪鸾卫士兵将他们拿下诛杀,汪印受了重伤不知所踪……”
宋定边还说,因为怕密信在中途被人截走,所以只是简单汇报,待他安稳好云州,便回立刻返回京兆向永昭帝一一汇报所有的事情。
皇让汪印和缇骑消失,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这便是永昭帝给宋定边所下的皇令。
如今,宋定边说顺利完成了皇陵,最后结果是缇骑哗变、汪印重伤不知所踪!
对这样对结果,永昭帝实在是太太太……满意了!
先前宋定边已经送来了密信,说已经顺利抵达了云州附近,还夺取了其余四城,说皇令正在执行中。
说实在话,他对宋定边其实不抱什么希望,特别是在汪印夺回云州之后。
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心急着想将汪印定罪,就是想找一个名目来除掉汪印,所以才会与朝官僵持着。
不曾想,宋定边已经为他解决了这个难题,真的是完成了皇令!
缇骑哗变、死伤无数,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理由呢?
宋定边真不愧是朕的爱卿,甚好,甚好!
永昭帝心满意足,被内侍半夜叫醒不悦早就消散了,枯瘦的脸容始终挂着笑容。
汪印重伤不知所踪,这里实在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了。
他可以对外宣称,汪印已经被大雍接走了,汪印已经叛国了;又或者可以说,汪印已经死了。
不管如何,汪印都绝不可能光明正大出现!
汪印夺回云州五城的功劳,因为有缇骑哗变这样的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汪印的大功,也就成了大过。
永昭帝已经能想到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了。旁的不说,他的旨意也无需下了,与朝官们的僵持也就可以缓解了。
夜深人静之时,长公主府偏院的大门被“砰砰砰”敲响,敲门的人,正是长公主府长史赵奉。
赵奉神色焦急地向叶绥禀道:“夫人,出大事了!缇骑哗变,督主他……他重伤不知所踪!”
这个消息,赵奉也是刚刚接到,是万映楼的掌柜给他送来的,国公爷令他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夫人。
因此,即便是这个时辰了,他还是敲响了门。
赵奉没有想到,不过是一夕之间,局势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督主大人重伤不知所踪,虽然没死,但是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督主夫人她……
夫人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等着督主归来,现在可怎么办呢?
叶绥脸色刹那变得苍白,翕动着嘴唇,好一会儿才能说出话来。
“长史大人,我……我知道了。辛苦长史大人了。”她这样说道,凤目有些茫然。
显然,她还没能完全反应过来。
赵奉补充说道:“夫人,这个消息,这是兵部加急送到紫宸殿的,听说宋定边大将军领着仪鸾卫,刚好去到了云州附近,才能稳住那里的局势。”
兵部送到紫宸殿的消息,那就是说,这个消息肯定不会有误。
但叶绥关注的重点却不是这个,听到这里,她眸光终于有了一点神采,重复道:“宋定边?”
宋定边,宋定边!
听到“宋定边”这三个字,叶绥的神色才稍微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