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想不明白是为什么,还担心是什么圈套。
直到她的公公临川候唐寿长令她写了一封信,一封送去城西汪府的信。
伴随着这写信指令一起落下的,还有她公公一句话:“宫中的纯妃,毕竟是你的姐姐;汪府夫人,毕竟是你妹妹,以后还要多走动才是。”
这是一句很简单的话语,唐寿长说这话的时候连声音都没有起伏,却令叶绅心中打颤。
她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心中很清楚若是以后都不走动的话,那么她在临川候府的处境就不言而喻了。
她不知道唐寿长为何会这样吩咐,也不想去思考当中原因。
她只能照办而已。
她是往汪府送去书信了,可是叶绥并没有接下书信,这就不是她所能控制的了。
那封书信,并没有下文,所幸的是,这个结果似乎也在临川侯府众人的预料之外,这些人也并没有责怪她或是怎样。
她的日子甚至一天天好了起来,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重要了。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人情冷暖,叶绅也早就不是当初的叶绅了。这样的重视,非但没有让她开心,反而让她惴惴不安。
无利不起早,临川侯府的人是什么样的性子,这八年来她早就摸清了。
他们开始对她好起来,是为了什么呢?她还有什么用处呢?
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等着,等啊等啊,直到等来了承恩公夫人裴氏。
在见到裴氏的那一刻,叶绅的心剧烈地跳动着,觉得心慌难受。
她艰难维持着恭敬平静的平静,小心翼翼地应付着裴氏。
在短暂的寒暄过后,裴氏终于说到了正题,她这样说道:“三少夫人出自松阳叶家,家族底蕴深厚,老身看三少夫人也是个懂事的,心中可喜欢得紧。”
叶绅干巴巴地笑了笑,只道一句“国公夫人谬赞了”,便闭口不语。
懂事的,怎么个懂事法呢?
裴氏转动着手上的佛珠,笑眯眯的,看起来十分慈祥:“想来三少夫人这样懂事的人,平时也经常孝敬叶家的亲人吧,这可真是孝顺啊。”
叶绅讷讷应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孝敬?自然是说不上的。
她的娘亲已经过世了,如今叶家是她的二伯娘当家,她和二房、三房的人都不熟,平时都几乎没有往来走动。
但是唯有一点,那就是她往叶家大房送礼送得殷勤。
她内心很清楚,也就是看在她父亲的份上,她在临川侯府还能喘一口气,所以她得紧紧巴着大房的父兄,以营造出娘家有人假象和底气。
国公夫人这么问是为什么呢?
裴氏脸上笑容越深,继续道:“老身听说三少夫人经常往叶家送去礼物,想来最近也是快到送礼的日子了吧?”
叶绅想回答没有,最近不是什么节气,她并没有打算往叶家送去礼品。
但裴氏这么问,显然是另有所指,她也不敢出言否认,只微不可见地点点头。
“那么,老身有一件物品,想托三少夫人送到叶家去,不知三少夫人能不能帮老身这个忙呢?”
叶绅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气息也不由得一凝。
她看着裴氏笑得弯弯的眉眼,却觉得对方眼神隔着纱似的,什么都看不清。
她心里一阵阵害怕,艰涩开口道:“不知国公夫人想送什么呢?”
裴氏捻着佛珠,看起来脸容温慈,徐徐道:“老身想送的这件物品,只是个小东西,如果三少夫人能送到叶家。最好……能送到三房那里就更好了。”
送到叶家三房的一件小物品,是什么?
叶绅的眼睛倏地一缩,似乎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尾鱼,裴氏正撒下一把鱼饵。
她能清楚看见裴氏手中拿着吊钩,可是那鱼饵又香又甜,她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她的心跳得“砰砰砰”响,一下咬上了那鱼饵,这样道:“国公夫人……想送什么去叶家呢?”
第1219章 九旒冕
当侍御史温善在宣政殿上出言弹劾叶家三房的时候,殿中所有朝官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当中。
参加早朝的叶居谯和叶安泰两父子瞪大了眼睛,差点就要殿前失仪。
纵他们极力控制,身子也像筛糠一样抖动,显然是害怕至极。
其它朝官都忍不住看向了他们,目光有惊愕有怜悯,总之一言难尽。
而温善同仍旧立在殿中慷慨陈言:“皇上,臣已经让监察御史前去叶家三房察看了,的确在那里发现了九旒冕!此事甚大,请皇上明察!”
随着“九旒冕”这三个字再次落下,宣政殿内的气氛也为之一沉。
按照大安衮冕制度,皇帝的衮服共有十二纹章,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为十二旒冕。
而太子衮服,则绘有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共九纹章,称为九旒冕。
因此,九旒冕在大安历来代表太子,在国朝制度中有着极其崇高的位置。
事实上,就算是大安朝的太子,一辈子穿九旒冕的机会也不多,一般只在册立太子、礼祭宗庙和太子大婚这几个场合穿戴。
而如今,叶家三房竟然有一套九旒冕,这代表着什么?
在现在朝官请立太子的局势下,在二十一皇子呼声最高的形势下,叶家三房竟然出现了一套九旒冕!
要知道,叶家三房的叶安世和叶向愚,正是二十一皇子的外祖父和舅舅!
这是不是说,叶家私定太子?
太子乃国朝储君,得朝臣推崇、皇上选定、祭告宗庙才能最终册立,才能穿上九旒冕。
叶家算什么?叶家这样的举动算什么?
叶居谯和叶安泰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此事的严重性,故而才瑟瑟发抖。
此事往轻里说……本身就没有往轻里一说,而往重里说,就是叶家私立太子、意图谋反!
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叶居谯惊恐地看着温善同,完全不明白温善同为何有这样的弹劾。
温善同一直在御史台任职,以性情耿直无私而出名,在其还是一个监察御史的时候,就胆敢弹劾汪印。
也正是因为其耿直无私,也甚得永昭帝青眼,一路高升到侍御史的位置。
这样一个官员,没有人会认为其弹劾是假的是出于私心的,也就是说,叶家三房的确出现了九旒冕。
这怎么可能呢?
叶居谯更加糊涂了,他虽然不喜三房,但也了解自己的儿孙是什么样的性子,再加上他们仕途都坦亮,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三房怎么可能会私藏九旒冕?
这可是大罪!
可是温善同言之凿凿,还言已经让监察御史前去察看了,这定然作不了假。
叶居谯和叶安泰父子两人官职差了一阶,所站的地方也不远,虽则没能彼此对视,却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惊愕惶恐。
这下该怎么办呢?
朝官们在最初的惊愕之后,也渐渐回过神来了,便将目光从叶居谯父子身上移了回来,等待着永昭帝的示下。
永昭帝紧紧盯着温善同,似乎想看清楚往日这个深得自己青眼的侍御史,脸上自然喜怒不辨。
他不会怀疑温善同弹劾的用心,他将温善同擢升为侍御史,是信任其品行和才能的。
在其出言弹劾的时候,永昭帝就确认叶家三房的确出现了九旒冕。
只是,这个九旒冕是怎样出现在叶家三房的,帝王还持怀疑态度。
是叶家三房所私藏的呢?还是别的什么方式出现的……
半晌之后,永昭帝这样道:“爱卿所言甚是,此事关系甚大。朕一定会差个清楚明白的。来人——左翊卫!”
永昭帝扬声才落,左翊卫大将军魏离弦便立刻出列,抱拳恭敬道:“臣在,请皇上吩咐!”
“魏离弦,你立刻让左翊卫士兵联同监察御史,前去叶家三房,朕……要看到有无九旒冕!”
“是!”
魏离弦应声,弯腰后退着出了宣政殿,显然是调遣士兵去了。
叶居谯张大了嘴巴,视线不觉跟着魏离弦移动,眼神全是惶恐。
皇上……竟然就这样听信了温善同、派人前去叶家了!
以往在御史台弹劾的时候,皇上大多都会说此事搁置、容后再议的,这一次怎么就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