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立十八皇子,纯妃一系包括缇事厂就会备受打压;
册立二十一皇子,那么会被削弱的就是韦皇后一系。
汪印当然希望是第二个结果,但他也为应对第一种结果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旦十八皇子被册立为新太子,那么以韦皇后和承恩公府的行事,缇事厂会遭遇到什么便可想而知。
“哦,我知道了……”叶绥边说着,边往汪印怀里靠了靠,眼皮已经半合了起来。
她本还想就册立太子之事说些什么,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紧靠着的怀抱温暖舒适,熟悉的清冷气息将她笼罩包裹,让她从心底感到熨帖,也因此生了无数慵懒。
看到叶绥这个样子,汪印放缓了声音:“阿宁,可是又困了?”
春天到来了,夜渐短日渐长,总让人很容易心神困倦,阿宁就是如此。
难怪被人都说春困,阿宁原是比较难以入眠的,现在就是没有他陪在身边,也很容易就困倦入睡了。
早上他起来的时候,阿宁还在被窝里睡得酣甜……
“嗯?哦,好的……”叶绥掀了掀眼皮,迷迷糊糊地答道,已经将整个人都埋在汪印怀里了。
汪印低头印了印她发鬓,柔声道:“睡吧,本座在这里。”
很快,他便听到了怀中人气息规律平缓,显然已经入睡了。
过了好一会儿,汪印将轻轻叶绥放下,再小心翼翼地为她拉好被子,然后……
侧躺在她身边,静静看着她的睡颜,唇角忍不住微微扬着,如同过去无数个时刻一样。
即便他们在一起这么久,但每次看到她睡颜的时候,他还是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会和自己妻子相拥而卧,而且这样心意相通……这样的幸福总会让他贪恋不已。
由爱生怖,这样的幸福和贪恋也滋生了一丝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害怕。
若是躺在身边的阿宁出了什么事……
汪印合了合眼,气息蓦然变了变,光是想象,他都接受不了!
不知道是不是睡梦中都能察觉到汪印气息变化,这个时候,叶绥却动了动,她眼睛依旧闭着,身子却下意识往汪印这边贴,寻找着最信赖最舒适的怀抱。
她贴在汪印怀里蹭了蹭,似乎寻找到了最心安的角度,满意地呢喃了一声,又渐渐陷入了沉眠。
在叶绥动起来的那一刹那,汪印身上的冷意瞬间就退了去,整个人都变得柔和起来。
倘若此时有人能够见到汪印的神情,定会有山崩地裂的震撼。
谁能想得到,让人畏惧不已的汪督主,脸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柔情爱惜呢?
睡着的叶绥自然也没有看到,第二天她醒来的时候,汪印已经前去缇事厂了。
叶绥眯了眯眼,伸手挡住了照耀进来的阳光,心头忍不住一阵懊恼。
又是日上三竿了……最近睡得早起来得晚,睡在床上的时候太多了,这不好!
虽这样想着,她却依旧躺在被窝里,懒洋洋不想动。
春困,困春,大抵就是适合用来睡觉的。
她合上了眼,不知不觉继续睡了过去。
直到,一则从远方而来的消息惊扰了她的春眠。
第1204章 立功
惊扰叶绥春眠的,是一则来自山东道的急报。
这是一则喜报:她的父亲叶安世在山东道立下了大功!
急报是由叶向愚令属下送来的,说得并不详尽,只说叶大人在山东道安民有功,功绩已经上报至吏部,吏部已作出嘉奖,云云。
前来送报的人脸带喜色,从季妈妈手中接下了赏银,然后迅速离开了。
“夫人,老爷立下了大功绩,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您说老爷会不会被调回京兆为官?”季妈妈笑眯眯地说道。
她还是习惯称叶安世为老爷,在为这个喜报而感到无比高兴。
叶绥笑了笑,道:“尚不知道,这要看朝廷的意思,还要看父亲立下的安民功绩到底是什么。”
这的确是喜报,但是叶绥接报之后,却没有像季妈妈这样高兴,而是喜忧参半。
在朝中争立太子之际,父亲立下了大功绩,这对于父亲仕途、对姐姐助力来说,都是一大帮助。
怕只怕……
现在叶绥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安民功绩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此事出现得太过突然,此前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这让她心中不定。
父亲在山东道的情况,缇事厂和半令肯定会知道的,半令怎么不曾提过呢?
没有多久,汪印便回到了斯来院,自然也是为了叶安世立功一事而回。
“阿宁,本座听说叶向愚托人送来喜报了,叶三……岳父在山东道立功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吧?”汪印这样道。
叶绥点了点头,道:“哥哥说父亲安民有功,但具体功绩没有说,而且……这功绩怎会那么快就到吏部了?”
国朝甚大,立下功绩的官员也甚多,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考课之期才能定断。
这一次,竟然如此迅速地做出嘉奖了?
除非是天大的功绩,可是如果父亲立下了天大的功绩,她不可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汪印听到她这么说,心中了然:“阿宁,你也觉得太快了?不止,吏部已经将此事禀至紫宸殿了,黄桑……甚是高兴。”
“岳父在山东道的安民功绩,在于他剿灭了山东道贼匪,更在于他挫败了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这都是好事,也是实在的功绩,只是送到吏部的时机有些微妙了。”
叶安世在山东道的政绩,汪印当然都知道,毕竟他一直都暗中派缇骑去协助叶安世。
胶州林氏谋反的阴谋,还是缇骑最先发病从而报告叶安世的。
早在很多年前,汪印就判断太平巷叶家只得叶家三爷可为大材,事实也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
叶安世立下这些功绩是年前了,但汪印有感于京兆局势动荡,故而让人按下了这些功绩不发。
没有想到,这些功绩还是送到了吏部,并且吏部动作这么迅速,竟然立刻送到了御前。
吏部尚书崔沅……早前在宣政殿还出言奏请立二十一皇子为太子。
这崔沅到底是偏向哪一方势力,已不言而喻。
叶绥立刻就明白了汪印的意思:“半令,你是说,父亲立下功绩一事,和先前宣政殿请立太子事相同,都是为了捧杀云儿?”
“这功绩由别人宣扬出来,目的就只能如此了。”汪印道。
叶绥沉默了片刻,忽而笑起来:“半令,他们就不怕……我们乘着这东风顺势将云儿立为太子?”
云儿和十八皇子相争,皇上旨意未下,局势正是未明,有了父亲这个功绩,皇上因此而偏向云儿……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汪印眸光亮了亮,唇角微微扬着,淡淡笑道:“阿宁说的是。”
捧杀,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然那些人为纯妃和二十一皇子送来了助力,那么本座就要用一用了。
韦皇后对叶安世立下功绩一事简直咬牙切齿,但是她极力按捺住了。
“绿琴,往承恩公府送去消息,可以让父亲兄长们造势了。”她这样吩咐道。
宣政殿中那些官员的奏言还不够,那么就加上京兆街头巷尾的传扬吧。
本宫要将纯妃架在火上烧!
与此同时,十皇子郑训却极为忧虑,他坐立不安,想来想去最终还是秘密唤来了蒋新芝。
“本殿已经按照计划说服了母后,想必接下来朝廷内外都会赞扬叶安世。——这样极力为纯妃一系造势,你确定不会出问题?本殿担心……”
蒋新芝抚了抚络腮胡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充满信心地说道:“殿下,您请放心,此计不会出错的。”
“可是……汪印本事极大,可以说有扭转乾坤之力也不为过,实际上他从来没有输过。”郑训仍旧止不住担心,脸上满是忧虑。
他最近会反复想起汪印的经历,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
汪印无论遇到什么危机,最后都会化险为夷。
现在父皇的确对汪印十分忌惮,过去的贤妃也曾一度将汪印踩在脚下,汪印也曾几度被夺职,但是呢?
汪印现在还好端端做着缇事厂督主!其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郑训甚至怀疑,是不是只要汪印一声令下,雁西卫江铃死兵是不是就听令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