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番外(177)

作者:平白兄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无端端的,小姑娘怎么会不舒服了呢?

叶绥紧张的抚了抚身上的被子,终于声如蚊蚋的说道:“大人,我……我只是葵水来了。”

说完这句话,她便立刻觉得脸上发热,忍不住低下了头。

汪印有些愣,素来淡漠的神情略有些尴尬,俊美的脸容难得带丝赧然。

葵水……葵水?

下一刻他不自在的咳了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葵水,难怪小姑娘会支支吾吾,原来是这样……

他故作淡然地说了这么一句话:“那你先休息吧,本座暇日斋处理公务了。”

说完,他没等叶绥有什么回应,便转身快步离开了内间。

他脚步匆匆,如同来时急切一样,瞬间便消失在门帘外。

倚靠着床头的叶绥看到汪印匆忙的脚步,不禁眨了眨眼睛。

她没有想到,会见到汪督主这副样子,好像有点落荒而逃……

不知为何,见到这情景,她忍不住扬了扬唇角,觉着腹部也没有那么绞痛了。

暇日斋之内,汪印端坐在雕花太师椅上,白皙修长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啄着,俊美的面容在烛光映照下,如同天上神人一般。

他细长眉眼半眯着,神情略微凝重冷肃,似在思虑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良久,他看向了身侧的封伯,开口问道:“封伯,姑娘家来葵水,身体会很不舒服吗?”

小姑娘苍白疲倦的样子,一直在他脑海里,总让他觉得有丝丝挂碍。

这是他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

他是军中孤卒起家,所接触的不是士兵便是內侍,他自己身边伺候的人,也没有任何女性。

葵水,他自然知道是什么东西,却不知道葵水来的时候,会让人身体不舒服。

小姑娘,没有平时那般热烈飞扬,想必难受得很吧?

听了这些话,封伯的内心是有些崩溃的。他主子在想什么重要的事,不想问的却是葵水一事。

虽然封伯年纪一大把了,老脸也有些不自在,这么回道:“老奴知道每个姑娘的体质不一样,所以会有各种不同。夫人她……”

“老奴听闻宫中有一些调理的方子,想必太医院的太医对此很有心得。另外,宫中还有一些极有经验的老嬷嬷,很会调养身体。”

调养身体呀……

汪印听了,沉默片刻,然后吩咐道:“既然如此,从宫中找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嬷嬷送到斯来院吧。”

宫中的妃嫔,善于调养身体,尤其是在延缓容颜衰老上很有经验。

容貌这事,小姑娘固不必要,但养息身体还是很重要。

宫中的老嬷嬷,还能用得上。

第二天早上,叶绥感觉已经好多了,汪印今日不忙,便留在府中不出。

午膳之时,汪印见到叶绥精神好多了,便问及了昨日她进宫时的情况。

叶绥说了将那个秘闻告诉叶绪的事情,末了这样说道:“姐姐说她知道该怎么办了,姐姐向来聪慧,我不担心她。”

汪印淡淡点了点头。的确,纯嫔是个聪明人。

对纯嫔,汪印没有太多想知道的,便问起了另外一事:“本座听闻,淑妃在临华殿外截住了你?”

叶绥点了点头,毫不意外汪印消息如此灵通。

宫中的內侍,隶属殿中省,就是汪印的属下。

宫中的风吹草动,自然早早就送到了汪印那里。

叶绥知道,尽管大人没有进宫,却对她甚是在意关注。

“淑妃是为熙平公主求情,才等在临华殿外……”叶绥说起了当时的情况。

仔细说来,淑妃那一番话语,就只有那一句威胁之语值得在意。

旁的,无甚可说之处。

听了叶绥的话语,汪印淡淡笑了笑,只道:“无妨。”

他既然将熙平公主送进了慈云庵,就不会怕什么后续事情。

若非淑妃向来不参与后宫前廷的事情,皇上素知其秉性,这一次熙平公主的事情,必定会波及到她。

慈母多败儿,这话可以用在淑妃这里。在汪印看来,淑妃管教不了熙平公主。

既然如此,熙平公主就一直留在慈云庵里吧。

本座倒想看看,淑妃那一两个趁手可用之人,是怎么个趁手可用法!

叶绥点点头,道:“大人,是的。姐姐既然诞下了皇嗣,敌人自然少不了,多淑妃一个不多,少淑妃一个也不少,我并无惧。”

汪印淡淡看了她一眼,狭长的眉眼带着笑意:“便是这个道理,无妨,不惧。”

有本座,何须惧怕?

一个小小的淑妃,他还不放在眼内。

第262章 大伯

说罢这些事情之后,汪印想起了昨晚与封伯所说的事情,便道:“小姑娘,本座从宫中选了两位精于身体调养的老嬷嬷,以后放在斯来院中,供你使唤。”

两位精于身体调养的老嬷嬷……叶绥瞬间便明白了汪印为何会有此举,不禁脸上一红。

她不以为督主大人是在大惊小怪,而是觉得大人确实一片厚情,连葵水这样的事情,他也上心了。

这真是……真是……

看了看眼前这个始终神情冷淡的人,叶绥觉得心似被什么拨动了一下,似乎涨涨的。

最终,她没有多说什么,只低低说了一句:“如此……劳烦大人了。”

大人对她的厚情,她铭记于心,以后定不相负,必有所报!

汪印仍旧是点点头,未几,便提到了一个人,说道:“叶安泰即将回京任职了,任尚书中司侍郎。”

叶绥闻言,倏地抬起头。叶安泰?她的大伯父……

叶绥大伯父叶安泰其实没有太多印象了。

前世她出嫁之前,大伯父一直在外地任职,也就是年节的时候才回来,在京兆的时间非常少。

后来她远嫁至南平,一年多之后叶家就覆灭了,大伯父自然也死了。

对大伯父这个人,她基本没什么记忆,约略比陌生人好一些罢了。

前一世,大伯父这个时候有没有调任京兆,她也不记得了。

现在听到汪印提及了大伯父,她一时难有什么想法,便问道:“大人,大伯父回京任职,是大人作的安排?”

汪印摇摇头,说道:“非也,这是吏部的安排。”

早在叶绥嫁过来之前,他已经知道叶安泰要调回京兆任职的消息了,还把吏部的调任书送到叶居谯那里。

叶居谯看到这份调任书有什么反应,汪印不难猜测。

这固然是他给叶居谯的威慑,不过他却没有打算真的做些什么。

既不推一把,也不加以阻拦,吏部原先有什么安排,便是什么安排。

叶安泰调回京兆任尚书中司侍郎一职,这是叶家及叶安泰努力的结果,跟他的确没有什么关系。

见到汪印摇头,叶绥心中有了不少想法。

尚书中司侍郎虽然与下州刺史一样,同是从四品下的官职,但京官与外官毕竟不同,素来被朝官默认为高半阶。

况且,大伯父调任的还是尚书省属下的官职,这算是入了中枢三省的范围内,就更加不一样了。

如此说来,大伯父是高升了。

大伯父是叶家嫡枝嫡长,是叶家第二代的亢宗人物,想必为了将其推上这个位置,叶家必定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和资源。

人脉、势力和资源必定缺一不可。

当然,大伯父的能力弱不到哪里去,不然也是烂泥扶不上壁。

只是,大伯父尚不到五十岁,已就任尚书中司侍郎,可谓前途无量!

想到这里,叶绥不免有些叹息,说道:“难怪祖父最喜欢大房,大伯父本事的确不一般。想来,祖父对大伯父必定寄予厚望,冀大伯父能够振兴叶家吧。”

汪印笑了笑,淡淡指出:“倘若本座没有记错的话,叶安泰的爱妾廖氏乃五皇子所赐。”

在朝中任职,个人的能力的确非常重要,背后的家族姻亲及种种交错的势力,更不容忽视。

汪印身为缇事厂厂公,对朝中官员背后的各种势几乎施了如指掌。

在他看来,叶安泰能调任为尚书中司侍郎,原因有很多。

其中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是叶安泰是簪缨叶家的嫡枝嫡长,二是因为其爱妾廖氏。

而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廖氏是爱妾,因其是五皇子所赐,就与普通妾室有了差别。——此人是叶安泰和五皇子之间往来的重要纽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