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这么多年了,领导哪会随便开除你。”
“这么跟你说吧,那天翠翠不是说看能不能从比盛要到绿益的检测报告。开完会我就给比盛打电话了,他们口风很紧,只能给提供需求参数,这有鸡毛用啊。我怀疑塞钱都没用,当时心就凉了。”
“我就是搞到了点样品,举手之劳,研发还得看丁博士他们,我又不懂研发,帮不上什么忙。”
“这不有转机了么,不是你,我连个思路都没有。丁博士他们没问题的,业内大咖,我相信他们能保住我的饭碗。”
“猛哥你有钱人,这个饭碗难不住你。”
“忽悠你哥。说起忽悠,我跟邬总建议了,把这个产品包装成二代产品,继续忽悠比盛。公司这么多年维护的基础,就凭绿益那两条生产线还吃不下来。产品一跟上,我有信心,订单马上回来。”
“猛哥你想的简单了吧,新产品开发哪有那么容易,我记得有一年用一条线中试,工程部天天调设备,基本调试两三天就得趴窝两三天。”
“那不是我考虑的了。我就知道咱们十四条线,十条转产,开足马力,分分钟干掉他们。”这就是邬总说的自信吧。王猛,就是我们叫的猛哥,高大帅气,健谈风趣,谈笑中非常容易让人形成好感,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几杯酒下肚,就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不少,表面看就像是相处多年的老友。和宋姐相比,似乎宋姐的谈话技巧更高一筹,宋姐总是可以把沉默的人拉入话题,引导开口,尤其是我这种极不擅说话的人,会产生莫名的好感,王猛几乎全凭自己的口才。不过两人的沟通水平都让我望尘莫及了,不免勾起了心事,想起邬总招揽的话,感慨自己水平不够啊。放到我头上,十有八九是要砸锅,那就真的像王猛说的那样,卷铺盖卷走人了。没想到忙活半天,走的是我。转念又一想,还真让苗晓说着了,事没干,就想到了离职,这不是想过头了是什么?
周三下午,王总组织开会,破例让我一起参加。以前我是不用参加他们的会的,整理好资料就行,我又摊上事儿了?好事儿坏事儿?
王总主持会议:“今天上午,公司领导层开了个会,邬总建议,以后不用参数命名产品,采用型号命名,这样方便沟通。领导层已经一致同意,考虑到我们的产品线还不丰富,目前暂定使用I型、II型的型号。这点大家在可研报告和项目报告上注意一下,逐步替代以前的说法。三个月内可以验收的项目,继续使用原来的名称。”我一听,这不就是王猛的建议么,果然是个聪明人,这么快就被采纳了,邬总那里又能挽回一点形象。
“第二件事儿呢,相信大家这两天应该有所耳闻,比盛计划削减咱们的订单,不过目前还只是计划,并不是没有转机。虽然和咱们部门的关系不大,但我还是向公司建议,把比盛的需求包装成II型产品项目,领导层已经批准。不过呢,这个项目定为内部项目,不对外融资,不设专项经费,不设项目经理,周期从现在开始,到规模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就结束,不设验收。资金由各部门的预算经费解决,我们不用操心。这个项目比较简单,你们手里都有对外项目,别扰乱了计划,我决定交给青山去做。”
说到这里,我一颤,怯生生的说:“王总,项目管理的事儿,我不太懂,我怕做不好。”
“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梓琪,你先找丁博士要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做好进度计划,每周至少跟进一次,进度落后了及时纠偏,及时报告,哪项慢了就去督促他们。没什么难的。记住,不要超过半年。”
没有再给我推辞的机会,他们又讨论了其他项目的情况。散会时,王总叫我跟他去办公室,翻出一堆□□,“这些票你帮我报一下。”
“好的,王总,还有别的事吗?”
“把门关一下。”看我关上了门,又语重心长的说:“青山,你比较踏实沉稳,但是缺少魄力,我的感觉是,这里比销售部更适合你。毫不夸张的说,销售部就是在最前线战斗,随时都可能把自己折在里面。你觉得宋云丽、王猛他们,轻轻松松有说有笑的就把工作干了,羡慕是吗?实际她们的生存都控制在客户手里。这次你也看到了,就一个新建两年的小厂,王猛会怎么样?王猛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如果丁博士没有在三月底前拿出合格的样品,或者李工没有在四月底前给出产业化技术方案,又或者张工没有在五月底前调试好设备,王猛都会被开除。就算这些都解决了,他拉不回订单,一样被开。”王总喝了口水,继续说:“我说了这么多,你觉得王猛可怜吗?他在这个公司的前途不是他能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可怜吗?王猛很优秀,这点公司上下都知道,为什么还要被开,难道公司不注重人才吗?公司不能再给他机会吗?市场竞争的残酷你可能还没有体会,你以为邬总愿意整天骂人吗?是竞争决定这一切的。”
“王总,我能力一般,做不了重要岗位,邬总说的时候,我也不能太过是吧,只能说服从公司的安排。我相信公司不会给我安排我做不了的工作吧。”
“能力可以学习,可以培养,这么大一个公司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只不过有人进步大些,有人进步小些,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在原地踏步。”
“王总,王猛真的要被开?”
“要看后续的发展了。”
“我看您对II型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这样王猛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我和丁博士聊过,产品研发出来问题不大,就是需要时间。行了,你去吧。”
11
我靠在办公室的椅背上,望着天花板。什么情况啊,怎么从一个没人搭理的边缘人士突然变成抢手货了呢?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一遍,没发现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还是那样吧,头发蓬乱,面如圆盘,些许胡渣,衣着略微邋遢,胸前还带着点吃饭沾到的油点,磨砂皮的切尔西靴被踩的有点变形,还带着磨损的痕迹。站起身来,含胸驼背,一副没精神的样子。都这样了,怎么会有人稀罕呢?难道我时来运转了?还是先想工作吧。
哎,完全没有头绪呢。我又不懂技术,他们要干那些,干多久,不是他们自己计划嘛,我这门外汉给计划算哪门子事儿。想了一会,看看这三大柜的文件,抄吧,至少我不缺模板了。
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翻着,桌上摆满了资料,又是图又是表,看的眼花缭乱。内心一阵烦躁,诶?这个工作凭什么定三个月,诶?那个工作凭什么定两周,诶?为啥这个项目分的八项工作,那个项目分成二十三个?为啥这个项目里有这几项,那个项目没有?
不知不觉到了下班的点,大家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何梓琪也收拾好了,拎着包,路过我的办工作,敲了敲桌子,“青山,王总交代过了,有不会的就来问我。咱们这些门外汉都不懂技术,你还是先找丁博士要方案吧。有了方案,咱们在研究进度的事儿。实在有不确定的,咱们再拍脑袋,你这一开始就拍脑袋不合适。”
“知道了,谢谢何经理。”我也收拾好文件,悻悻的下班了。
又上班了,我从没跟丁博士打过交道啊,总感觉他们这种学术大咖会看不起我们这种没文化的了。还是先找翠翠吧,她跟丁博士接触的多,让她帮我说。想到这,我就去销售部找翠翠,结果她不在,我只好硬着头皮去研究室。
研究室的门开着,我看到丁博士、翠翠还有两个技术骨干正在讨论着什么。我站在门口,小心翼翼的说:“丁博士。”
“青山啊,有什么事吗?”
“王总让我来问问新产品的研究方案和计划出来了吗?”
“哦,我们正在研究,初稿应该在明天下班前出来。不过时间太紧,初稿只有大略的内容,明天我让小刘给你送过去,详稿我们会尽快完成的。这个……新产品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呐,你们发展部一定要把好关。”
“嗯,那谢谢丁博士了。”
我点头示意一下,转身离开了,听见身后翠翠说:“丁博士,您先忙,我先把这个情况跟邬总汇报一下。”然后就快步出来,跟我并肩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