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沈钰是个例外,她被取消秀女身份,然后立即被拉去边疆军营做军妓。
云溪一案,难的是如何弥补当地准秀女的损失,毕竟那些都是当地官员的女儿,人家自小娇养着的女儿的,等了十几年,好不容易等来选妃大考的机会,却被沈家一遭给剥夺,这对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
如何弥补损失这个话题,已经在朝会上议论过一次了,当时并未有结果,因此今日继续议论,一定要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武百官各执己见,有的主张弥补,有的反对弥补;主张弥补的,方法多种多样,反对弥补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
几位皇子也是各抒己见,最后是永昌帝想以往一样,点名问一直沉默的三皇子:“百里和治,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所有人立即安静下来,纷纷看向三皇子,还有躲在三皇子身后低垂着脑袋的北宫千宁。
三皇子百里和治显然早就有了主张,他一被点名,立即沉稳回到:“苦读书,十载盼,沈家毁,希望破,乃悲剧。”
说道这里,三皇子转身看了看北宫千宁,继续说道:“县主曰,礼仪,乃教化,乃方略。女人者,亦有才,亦有德,亦忧国,亦忧民。理应的,读书好,科举优,可为官。”
三皇子说完后,整个大殿静悄悄的,人人都惊讶万分,三皇子合适能言善辩了?要知道这一长串的三字句,可是说得甚是工整,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北宫千宁的反应,跟百官恰恰相反,这个三皇子,他不是能说五个字的句子了吗?怎么这会儿说话却结结巴巴,陈述补偿云曦秀女的方案,愣是让他像剁菜一样,被砍成了十几节才说完。
北宫千宁稍稍靠近三皇子,悄声称赞道:“殿下说得万分简明、扼要,就是这结巴,久违了。”
百里和治双眸冷光一闪,这个宁儿,他有意藏拙,她偏偏给他揭短,她就不怕被别人听了去?不过这是站在大殿前排,他心中着急,脸上却保持着平静冷清,并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说:“宁儿,回头继续养猪。”
永昌帝高坐在御座上,对下边两个小辈的举动,听不见他俩说什么,但是看到儿子肯开口说话,他在心里狂喜地呼喊着:“朕的三皇子,能说五字却只说三字,原来他是如此有谋略的人,瞧这小子没出息的笑容,这其中一定是宁丫头的功劳。”
永昌帝的贴身太监张公公也喜滋滋的,身为大夏国皇宫的太监总管,他还是挺了解永昌帝的心思的,三皇子今日有如此出色的口齿表现,皇上怎能不激动呢?
看到永昌帝激动得忘了说话,张公公借着斟茶的机会,悄声提醒永昌帝:“皇上,大臣们都在等您发话呢。”
永昌帝猛然惊醒,然后大声说道:“好,好,好,三皇子果然如永江县主所说,是一位才思敏捷、文韬武略、口齿伶俐的皇子。”
“这个跟我没关系吧?”北宫千宁吓得把头垂得更低,刚才听了永昌帝对云溪沈家下了诛三族的命令,她的心还在吓得扑通扑通狂跳呢,她不希望永昌帝继续关注她。
接下来,永昌帝问大臣,说三皇子的主张是否可行。
大多数的大臣家里都会有女儿、孙女参加选妃大考,选妃大考的机会十几年才有一次,比男子的科举考试压力要大得多,万一考不好,或者当不上皇妃,那么十年苦读就白费。
虽说嫁不了皇子可以嫁别的宗室、世家子弟,但是从此人生是不一样的。
若是能够像三皇子提议的,能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在朝廷里某个职位,如此一来身价也会高涨,将来生的孩子也会身价更高,人生也会多有意义,不至于整日在后院争风吃醋。
三皇子百里和治的建议得到采纳,百官们对三皇子也多了一份感激,把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等人急得不行。
接下里的议题水灾和旱灾,可就没有那么轻松,这两个议题,是朝堂上的常议之事,因为水灾和旱灾,几乎年年都有。
朝臣们大概议论了几句后,今年负责治理水灾和旱灾的工部官员,直接下结论:“以目前治理水患和旱灾的方法,收效甚微,朝廷是不是遍访天下能人异士,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治儿,你可有妙计?”永昌帝看到儿子一直不吭声,有些恼怒他的不主动,便再次点他的名。
朝臣再次迅速安静下来,一个个竖起耳朵,看看三皇子是否真的是文韬武略,至于口齿伶俐,他们还真不敢有太大奢望,毕竟三皇子再怎么能说,也不可能在一两日内就能说五六七八字的句子吧?
三皇子果然只能继续说三字句:“要治水,先导水,令其通,令其顺。”
这一次,三皇子只说了四句就不说了,众人面面相觑,三皇子的说法,着实有些新鲜,但是如此短的话语,众人听不够哇,如何令水通令水顺?关键之处三皇子尚未说明呢。
“永江县主,您是三皇子的伴读,这次您在礼仪考试中考了甲等第一名,您应该也是一位有才学之人,三皇子说不明白的话,是否由您来补充?”一贯支持二皇子的领侍卫内大臣常玉涛,看到三皇子和北宫千宁抢夺了太多的风头,忍不住一箭双雕,向他俩同时发难。
在常玉涛看来,水患这等大事,三皇子和用剑县主两个毛孩,他们一定说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建议的。
常玉涛有此一问,也是想为女儿常淑敏出口气,他家女儿的第一科考试,只考了个乙等第十八名,总排名第五十名,他实在不相信北宫千宁的实力,他就是要她当众出丑。
第63章 东风
常玉涛的话,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一个个都看向北宫千宁,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如春笋一般突然冒出来的新科贵女,是如何回应常玉涛明显的刁难。
端王和晋阳侯也不满常玉涛所言,常玉涛好歹也是领侍卫内大臣,居然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为难一个小女孩,他这般明显的报复行为,难道是嫌人家不知道他女儿考得不好么?
皇上和三皇子脸色也不好看,不过他们父子俩一个是君王,一个是冷清惯了,情绪倒是没有显露在脸上。
至于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他们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是先前对北宫千宁的鄙视,另一方面是想跟北宫千宁套近乎,但是碍于百官在场,这三人颇为站立不安。
人群中的景宁伯爵叶光远焦急万分,先前尚未得知女儿有超然的聪慧也就罢了,如今知道女儿蕙质兰心,还深得皇家父子和太后宠爱,他愈发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此时也就容不下他人欺负自己的女儿。
景宁伯爵叶光远正想开口,不料北宫千宁已经先发动了,只见她一个趔趄,身在就歪向右边,同时嘴里发出隐忍的惊呼声:“哎呀……”
“宁儿。”北宫千宁眼疾手快,身后就一把揽住北宫千宁。
“宁丫头。”端王也站在前排,只是跟北宫千宁隔着几个人,看到三皇子拦住北宫千宁后,他便收回了迈出去的一只脚。
其他三位皇子本就想套近乎,看到北宫千宁身子出了状况,三人都同时跑向她,急急对她表示关切:“永江县主,可是腿疾又发作了?”
“宁丫头。”永昌帝本就跟百官一样,一直注意着北宫千宁,看到她歪到一边,他紧张得从龙椅上探起身子,十分紧张问道:“可是旧病复发?”
百官看到皇家父子们的反应,不免暗暗替常玉涛担心,永江县主北宫千宁是皇上、太后、三皇子和端王疼宠的人,这个常玉涛也太没有眼力劲,这会儿永江县主恐怕就要借皇上的势,狠狠地羞辱常玉涛一番了。
被三皇子及时扶住之后,北宫千宁很快站好,她及时回禀永昌帝:“回皇上话,都是宁儿生得太娇弱,刚刚人一紧张,这腿又瘸了。不过没事,宁儿自己带了拐杖来,拐杖就在大殿外,可让傅元德拿着。”
一听北宫千宁腿又缺了,永昌帝立即愤怒地瞪着常玉涛:“常玉涛,朕早就说过,永江县主重伤未愈,尤其不能收到惊吓,你堂堂一品大员,为何违抗朕的旨意?你是不是——”
“皇上。”北宫千宁听到常玉涛被训斥,觉得她借东风的目的达到了,戏码太多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她便阻止永昌帝:“皇上,这不能怪常大人,是宁儿自己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