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璠呆愣地“啊”了一声,又喃喃自语:“怪不得。”
这时,宁爹与宁时一块走了回来。锦绣偷偷瞥了一眼,见她爹神情无异样,但眼眶还留着喜极而泣后的痕迹。她回头冲着伏修谨点头,然后牵着他的手一块走到了爹娘面前,终是道出那一直哽在喉咙里的两个称呼;“爹、娘。”
“好好好!”宁爹还是重复着方才的这一句,但此时的欣喜盖过了一切,甚至有些语无伦次,环顾了四周,才赶紧摆摆手,“快坐快坐,瑜儿快坐下,大人也坐。”
待大家都稍微平复了心绪,锦绣爹娘才娓娓说起当年的事情。
宁爹其他几个兄弟家里生的都是小子,宁家一生也三个儿子,好不容易才生下锦绣这个小女儿,这一大家子就一个丫头,自然备受宠爱。在锦绣三岁那年,宁爹准备上京拜访亲友,见小女儿哭得肝肠寸断的,心有不舍,又想着恰逢元宵佳节,刚好可以带她出去看看热闹,便将三个儿子都留给了家里的仆人看着,只带着小女儿上了京城,却没料到,会因一时失神,让女儿给拐子偷了去,从此如何寻找都杳无音讯。
锦绣娘更是因为这一事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茶不思饭不想,生了一场大病,还落下了病根。宁爹花了大价钱找人画了女儿的画像,发给京城的亲友,恳求帮忙寻找,但每一次到京城时,得到的都是摇头的回复。
如今多年过去,兜兜转转,竟意外地在家门口给寻了回来。他们看着小女儿不仅成了家,有了孩子,且夫家还是孟阳县人人交口赞誉的父母官,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自然是万分欣慰。
而再聊着聊着,“矛头”自然就指向了宁辰。
锦绣娘忿忿道:“你这小子,见了大人这么多回了,怎么就没认出小妹?!”
宁时附和道:“是啊二弟,这回我都忍不住要说你几句了,璠璠没见过还说的过去,但你可是主要负责这一块的买卖,怎么一点儿都没留意过?就这眼神,都不知道家里的账有没有算错。”
“……”宁辰着实委屈,他是见过县令大人,也听说过县令夫人是位心灵手巧的大美人,但他一个大男人没事往县衙内宅走那不是找抽么?且不说认不认得出来,他之前可是连小妹的面都没见过啊。
……
锦绣看着被众人“讨伐”到哑口无言的宁辰,又笑着转过头,才发现另一侧也正“暗潮涌动”。
伏修谨直瞪瞪地看着宁璠,幽幽道:“你以前经常欺负她?”
宁璠扶额:“……”
第59章 锦绣
宁家好不容易寻回小妹, 自然是要热热闹闹庆祝一场,宁爹吩咐厨房按着伏修谨和锦绣的口味备了一大桌的好菜, 杯酒言欢。
夜幕低垂时, 锦绣与伏修谨才抱着已经玩累入睡了的明锦启程回府。
锦绣娘甚是不舍, 一直送到锦绣上了马车还边挥手边嘱咐着:“瑜儿, 改日再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
宁爹“哎”了一声, “你这是做什么, 瑜儿跟大人忙着呢, 你若想见她就自己去县衙找她,又不远。”
“你说的对你说的对!”锦绣娘斜睨一眼,“就我想见瑜儿,到时你可别跟着我一块去。”
“我不会自己去啊?又不是不识得路!”
“是是是!”锦绣娘拉着一身酒气的宁爹,“瑜儿都回去了,你也赶紧进去洗把脸去吧!”
马车走了一小段路, 锦绣嘴角还挂着微笑。席间伏修谨喝了不少酒, 此时见着锦绣巧笑嫣然, 便凑了过去,“开心了?”
锦绣闻着他那满身浓重的酒味, 却没推开,而是抬手将他扶好, 让他靠得更舒服一些, 才回答:“开心。”
“我也开心。”
锦绣心中的又一个遗憾没了,自然开心,而且她愈加觉得遇见了伏修谨, 幸运的事情便是一件接着一件。就比如今日,她已记不起小时候的事情,如果不是跟着他赴任来了孟阳县,怕是永远都不会再与家人团聚了。
正想将心里的感怀说给他听,撇头一看,他已靠着她的肩膀酣然入梦。
她笑着摇摇头,捡起一旁的毯子轻轻盖在了他的身上。目光划过他清隽的侧脸,再转而落回到儿子砸嘴含笑的脸上,这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如此看着,她忽而就理解了之前伏修谨的不服气。睡梦中的明锦长睫低垂,敛起了白日里的清澈灵动,添了几许俊逸,与此时同样呼吸轻颤的他爹如出一撤。
回到县衙,伏修谨靠着锦绣摇摇晃晃走回房里,倒头便睡。锦绣将儿子放回他自己的床上,又端来了热水,就着手巾细细给伏修谨擦了脸。
第二日,伏修谨睁开眼,似睡似醒地望着屋顶,良久后,听得耳边响着呢喃软语:“你醒了?”
他侧过脸,见锦绣正枕着双臂,眼含深情,盈盈而笑。他心里一满,伸手将她圈了过来,让她感受着他的雀跃与温热,边摩挲着她的青丝边问着:“以后,叫你锦绣还是瑜儿?”
“啊?”锦绣下巴抵着他的胸膛抬起头,呆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都行。”
伏修谨趁机在她脸上揉了一把,然后才轻声说:“我还是喜欢叫你锦绣。那一年春日里见你第一眼时,便是觉得桃柳争妍、莺歌蝶舞都不及你锦绣。”
锦绣听着他的情话,瞬间红了脸,她小时就被拐卖,不像他饱读诗书,也说不出这一套一套的,但心里却坚定明了,无论是锦绣还是者宁瑜,都只是一个称呼,都抵不过他早上醒来时的一声“娘子”。
此后,锦绣娘更是隔三差五来便跑来县衙看望女儿一家,马车里装满新鲜出炉的小食和从各处搜罗来的小玩意儿,还回回都不重样。而锦绣得空时,也会做些京城的糕点,带着明锦一同回家。
这来来往往,一大家子人才熟络了起来,再闲聊时,也逐渐没了初见时的尴尬与拘谨。特别是宁璠,每每远远见着小妹回来,都是满脸欢喜出门迎接。
有一回,他外出归来,恰巧见着家门口停着县衙里来的马车,开眉眼笑小跑着过去,边伸着手边大声说着:“小妹,今日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
“你想吃什么好吃的?”马车的门帘拉开,最先出来的是一张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友善的俊脸。
宁璠缩了缩脖子,讪笑道:“伏大人也来了。”
随后出来的锦绣目光在那二人间扫了一圈,无奈地喊了声:“三哥,快来帮我拿东西。”
宁璠如释重负呼了口气,赶紧从小妹手里接过食盒,又先行一步进了家门。
锦绣与伏修谨紧随其后,她见着三哥哥匆匆而去的身影,嗔着:“你干嘛吓我三哥,他得罪你啦?”
“没有。”伏修谨眸里的狡黠一闪而过,又补充了一句,“但他小时候欺负你了。”
“……”
锦绣无语,怎么还记着这事?
欢声笑语或者偶尔的小吵小闹,温暖及甜蜜将锦绣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的。
岁月如流,又见一年桃红柳绿。这一年间明锦成长得极快,已经能自己绕着院子走了起来,且不管是县衙里的人,还是锦绣的娘家人,他一见着便是奶声奶气地向人家问好。
这一日,锦绣牵着他来到长廊里,又让他背靠着廊柱,“明锦,站直了。”
明锦虽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听话,挺直了身子。锦绣就着他的个头,画了一条线,才拍拍他的肩膀,“好了。”
“娘亲。”明锦扬起稚嫩的小脸,“做什么?”
锦绣忍不住捏一把他的小脸,指着廊柱上画的几条线,耐心解释着:“娘亲想看看你长高了多少,你看,去年这个时候你才到这里,今年就已长到这了。”
明锦转动眼珠,推着锦绣往他方才站着的地方靠过去,“娘亲,娘亲也长。”
“人小鬼大。”锦绣眉眼弯弯,辅以手上的动作,“明锦是想让娘亲也比一下有没有长高?”
“嗯!”小家伙脸上漾起梨涡,用力地点着头。
锦绣摊手故作为难状,“可是没有人帮娘亲画呢,明锦又够不着。”
小家伙嘟着嘴看了一圈,马上就想到了办法,指着廊座兴奋道:“这里这里!”但他够了一会儿好容易爬上廊座,站起来却发觉还是够不着,垫着脚委屈巴巴,“不行。”
锦绣忍俊不禁,正想着要不要弯下.身,如了他的愿,就听得身后传来了一声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