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看着陈鹏问:“你是觉得我是正确的,所以才选择了我的做法。还是你觉得,我是你的未来的另一半,我会是你的妻子,所以才选择妥协的?”
陈鹏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他的疑惑明明白白表现在脸上,苏白一看就懂。
于是她给陈鹏解释:“这是两个身份。在工作上,我和小李是同一身份。我希望你在工作上能够将我当做合伙人来看待。”
陈鹏不理解苏白。
对他来说,苏白是合伙人,也会是他未来的另一半。这两种角色杂糅在一起,不可分割,让他注定无法像对待平常的伙伴一样对待苏白。
说是吵架,可两人的声音都不大,且都冷静克制。
可要是说不是吵架,这一句接一句的,气氛越显紧张,小李待在一旁都不敢搭话。
天色慢慢变黑,市场的人流渐渐变少。旁边摊子上的人手已经把自己的摊位整理好,笑着喊了一声“鹏哥,明天见。”
陈鹏收了情绪,回头点点头,也笑了笑。
苏白把本子放在桌上,把陈鹏吃完的饭盒收起来:“我们回去说。”她也觉得在外面说这些不合适。
小李猛地点了点头,如释重负。
收拾好东西后他们一起回家。
回去后,两人谁也不搭理谁。
苏白进厨房里洗碗,打包的饭菜油重,她挤了好几次洗洁精,碗还是油腻腻的。
陈鹏在外面看着,想找些话,就从水壶里面倒了一瓢热水递过去:“用热水洗。”
也不知道这句话怎么就点燃了苏白的脾气。
她把手里面的抹布和碗往池子里面一扔,对陈鹏吼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想个废物一样?需要你让着,宠着?”
池子溅起水花,洗涤精泡沫混合着油渍落了些苏白的头发上脸上,还有些落在苏白的花色衬衫上,晕开的水渍让人狼狈不堪。
陈鹏拿了毛巾上前将苏白的脸仔细擦拭干净:“我从来只觉得我配不上你。”
苏白扒开盖在脸上的毛巾:“你从来不认真听听我的。”
这句话接的是牛头不对马嘴,可处在委屈埋怨情绪中的人本就是没有逻辑的,只是想发泄。
可陈鹏却认真听进去了,还反问:“我什么时候没有认真听过你说的话?”
他这一问,苏白脾气就又上来了。
她手上沾了水,也不在乎,扒拉着手指开始数:“小时候硬要给我开家长会,上次的买房子,这次也一样。”
说完她又觉得抱怨过了头,有些难堪,像极了隔壁的李婶和她老伴吵架的模样,一下子偃旗息鼓沉默着捡起洗碗池埋在一大堆泡沫里面的碗。
陈鹏,有父母,有个和所有小镇家庭别无二样的家庭。
父亲在外谋生,偶尔喝酒赌博。
父亲喝醉了回来的时候,母亲会躲着在房间里面骂骂咧咧。但等外面没了动静,母亲又会打开房门出来,去照顾那个烂醉如泥瘫倒在床上的父亲。
男主外女主内,夫妻俩相互挟持,吵吵闹闹相伴着走过一生,路途中难免磕磕绊绊,可最后总是得白首到老。
这是陈鹏熟悉的准则,他想和苏白相守到老,按照这条准则。
所以他从未去想过苏白话里的意思。这是他第一次愿意去认真解剖那些抱怨之下更深层的含义。
他仔细想了许久,认真给出自己的答案:“我觉得我应该帮你做的,我都做了。但那不是不尊重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着在我的能力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让你轻松些,不用那么努力,就能够活的骄傲又漂亮。”
苏白沉着脸拧开水龙头仔仔细细把碗冲洗干净,耳朵却竖起来认真听着。
陈鹏接着说道:“你小的时候抱着包来找我,眼睛里面都是惶恐和不安。我小时候也受过苦,我疼惜你,想帮着你。所以难免有些霸道和自私。”
混合着水声,陈鹏听到一句“我也想帮你。”
第45章 第四个故事
第二天早晨去市场摆摊,苏白和陈鹏隔得远远地,各自忙着手里的事,互相也不说话。
小李夹在中间憋得慌,拉着陈鹏偷偷躲到角落里面问:“哥,你和苏苏怎么回事?”
陈鹏回头看了一眼。
苏白扎着清爽马尾正蹲在地上理货。
他老实回答:“不怎样。”
苏白抬头叫了一声躲在角落里面说悄悄话的哥俩,指着地上理好的两堆货物:“每件款式给你拿了五件,你点点。那边的账目你要自己做好。小李和我这边账本由我管着,到时候盈利多少,等这些货卖完了再和你那边对账。”
小李挠挠头,主动把那堆货物搬起来放在小推车上,识趣走远了。
只剩下苏白和陈鹏两人留在原地。
陈鹏小心翼翼地问:“你不生气了?”
苏白把拿了件衣服砸在他身上:“搬货。”言下之意,这次争吵到此为止。
小李联系了十几个熟人来摊子上看货。
来的人对款式和质量都很满意,预定了不少订单。
因为要货要的急,小李一个人忙不过来,雇了几个工人忙着搬货。
苏白则坐在店里面负责点货,收钱和开收据,顺便还招待一下散客。
一天的时间运回来的货就已经去了一大半,剩下来的货需要赶着时间运到大学城里摆地摊去卖。
大学城外有条护城河,学生晚上喜欢去那散步,久而久之,护城河就聚集了一堆小商小贩。
小李和苏白两人推了车早早占了一个摊位。
这个年代能上大学的家里面也都算是有点钱,都是不缺钱的,花钱买点儿时新的玩意,图一个新鲜,咬咬牙也是能掏得起的。
运到大学城的主要是墨镜,□□镜以及一些丝巾之类的,顺带还拿上上几条款式时新的连衣裙。
摊位后面有两棵树,苏白拿绳子把两棵树连上,又将连衣裙用衣架挂着,挂在绳子上。□□镜和墨镜则是整齐摆在地上铺着的塑料布上。
小李也觉得墨镜款式好看,自己选了一个好看的戴着。苏白穿的是一条樱桃粉的裙子,是这次进的款式,泡泡袖,高腰修身,显得人皮肤白皙,亭亭玉立,叫人看着眼前一亮。
夜色渐浓,人渐渐多了起来。
苏白摊位上来了不少人,都是一些小情侣。女孩子看上的是丝巾,男孩子则对□□镜之类的更为青睐。
姑娘们看上了丝巾,苏白就上前讲一些丝巾的搭配,甚至还顺便教一些姑娘用丝巾做了造型,又示范了用丝巾绑头发的技巧。
她原也是不会,纯属现学现卖,倒是像模像样,一下子就成交了四五单。
小李在旁边也不闲着,端着镜子使劲夸试戴□□镜的人,夸他们帅气又亮眼,只叫人不好意思,最终拿了货付了钱。
后面的裙子倒是有不少人问,可是一说价格却都犹豫了。
裙子的进价不贵,只是陈鹏在城里肯定卖的高,为了不给他惹是非,也为了价格稳定,苏白这边只能按他那边定的价格来买。
苏白斜对面的一个地摊是卖旧书的。摊主是个半大模样的小姑娘,她来占摊位晚了些,只能缩在路灯照不到的角落里。可她一来,瞄到苏白身上的裙子眼睛一亮,就想凑过来搭个话,却又有些害羞。
等到晚上收摊时间,她才不好意思跑过来问苏白:“你穿着这裙子真好看。”
苏白指了指后面挂着的的几个款式:“刚刚从南方进过来的,都是最新的款式。那边老板说,这些裙子最受大学生喜欢。”
哪来的什么老板,这几款裙子都是苏白仔仔细细对比着挑的。
考虑到市场接受度,裙子款式不算出彩,是前些年就流行的,图案也是细碎小花,低调不张扬,唯独裙子上层层叠得的细纱精准戳中了每个女孩都想当小仙女的梦想。
小女孩眼睛亮亮亮,伸手摸了摸裙子。
裙子质地柔软,上面的印花是小碎花儿,看起来清新,却又不失淡雅。
实在是喜欢,女孩直接掏钱出来卖了一条。
苏白收了钱,又帮忙配了条丝巾。
小女孩拿着送的丝巾不好意思,也去自己书摊上拿了本书送给苏白。
货物已经去了一半,苏白也打算收摊,接过书和钱一起放进放钱的饼干盒子里。
那边小李已经把货都收好了,踩着三轮车脚踏板叫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