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开封府来了个女神医(27)

作者:赵赵1106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太后见证据确凿,辩无可辩,轻叹一口气。

这多年来埋藏在心底的噩梦一朝揭露,她反而舒了口气。

只见刘太后双膝跪地,慢慢将当年庞太师如何利诱、如何献计于她,她又是如何鬼迷心窍、如何犯下大错一一道来。

仁宗听着,既气庞太师一手遮天,又气刘太后心思不坚,道:“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

刘太后满脸泪痕,道:“不过是在心里藏了多年,如今说出来能好受些。”

包拯听闻,便道:“可有指证庞太师之证?若能提供人证物证,或可减刑。”

刘太后思忖片刻,摇头道:“庞太师老谋深算,斩草除根,哪里会有什么证据。”

包拯便冲仁宗说道:“刘氏所犯,欺君之罪,草菅人命,三族以内,论罪当诛。”

仁宗回身瞧见平日高傲的刘太后跪地垂泪,想起儿时她带他念书识字的样子,着实有些不忍。

刘太后见仁宗神态似有松懈,便跪着上前几步,抓住仁宗衣袍,哭道:“罪妇自知罪孽深重,不敢祈求皇上垂怜。我刘氏本就家族凋零,到罪妇这代,现如今也只我一人,我那女儿也早已失了消息。”

她稍作停顿,又道:“还望圣上看在早年情分上,只取我一人抵命。”说罢,又拜倒不起。

仁宗才要说话,就听到旁边一个清脆的声音——

“臣女有事奏禀。”却是清兰郡主上前几步,跪在面前。

展昭眼皮狂跳,直觉不好。却见刘太后挪动几步,挡在她身前,急着说道,“圣上面前岂有你搭话之礼?还不退下!”

这两句话说的是太后威仪,铿锵有声。

程月兰一双眼看着太后,微微一笑,道:“母亲息怒,有何指教我们到了狱中自有空闲说道。”

此话一出,除去包拯,众人皆惊。

程月兰坦然看向仁宗,道:“臣女便是刘氏当年遗落宫外之女。既然刘氏所犯三族之罪,臣女自当一并领罪。”

仁宗此时方才想到,刘氏孤傲一生,何曾对哪个伶俐丫头如此看重。不仅破例封了郡主,还几番求旨赐婚。再细看这清兰郡主,确是有几分刘氏当年姿色,那眼眉之间亦有些先帝之相,不过是形容单薄,这才让人一直未曾察觉。

他本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念及刘氏养育之恩,又觉这女子身体羸弱,本该是一国公主,却自小流落草莽,不知受过怎样苦难,所以并不想斩草除根。

怎料刘氏见他犹豫,也是关心则乱,以为仁宗要将程月兰一并处死,情急之下一把夺过旁边侍卫的佩刀,架在颈上就是一抹。

那侍卫也是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呆,还未曾来得及动作,就看到鲜血从刘氏脖颈里汩汩流出,瞬间染红一片。

程月兰大惊,抱着她不知所措。

仁宗俯身过来,嘴中高喊:“快叫太医!太医!”

刘氏拉起仁宗的手,双目含泪,“不顶事了……圣上可愿念在我这些年的情分上饶过月兰?她一生漂泊,吃了许多苦。都是我的错,我的错……”

程月兰见她如此,眼泪不受控地涌出,浑身轻颤,几乎跪坐不住。

仁宗鼻子一酸,点了点头。

刘氏这才看向程月兰,“我一时鬼迷心窍,害得你在外漂泊,吃尽苦头……你恨我怨我才对,哪里能为我落泪……”说着伸出手想替她拭泪,手却只伸到半路便垂了下去。

程月兰一摸她脖颈,已没了动静。她抓起刘氏那只手,心中酸胀不已,眼泪如雨而下。

……

那日刘氏自刎之后,仁宗到底念及情分,吩咐按妃礼殡殓。又诏书天下,匡正国典,排了銮舆,迎李太后回宫。

开封府办案有功,包公加封首相,公孙策为主簿。因未曾找到庞太师图谋证据,只得先按下不表,待徐徐图之。

且说程月兰虽未受波及,仁宗保留其郡主品级,但她经此一事,心中实难面对开封府众人。便趁年底忙碌之时,留书一封,独自走了。

展昭出差回来,看到程月兰单独留给他的信时,已经过了快三天。

他虽然知道自从那日刘氏自刎之后,程月兰就有些闷闷。可他问过几次,却也没发现什么其他异常。他本以为她只是经历大起大落需要些时日消化,哪里想到她存了心思要离开。

展昭颤抖着手展开程月兰的书信,只见上面写道:“展大哥,莫要担心,我带足了银两和丹药,足够防身。我虽不忍离你而去,可就像你之前说的,若是罪人之后,理应奔走赎罪,我又岂能安心待在开封府,当做一切都不曾发生。我敬你爱你,可惜情深缘浅,未得善终。我将婚书留在这里,若是今后你遇到别的女子,也可请圣上收回婚书,再接情缘。”

展昭读罢,气得发抖,气她随便就撇下自己,更气自己当时一嘴胡话,竟让她心里这样作想。

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急,只觉得胸中一片压抑,竟生生呕出一口鲜血来。

公孙策和白玉堂正来找他说事,见状对视一眼,一起叹了口气。

白玉堂扶他坐好,道:“小程妹子人又机灵,医术又高明,就算在外面也不会太危险。你有功夫吐血,不如省下些内力去京西四路找找看。她人只走了不到三天,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子又能跑多远呢。”

公孙策点点头,宽慰道:“我发现小程不见的时候已经派人去寻了,估计晚上就会回来禀告。”

展昭又岂会不知这些,心想不论她走到哪里,自己定要把她找回来。

……

哪知这一找就找了三年。

这年白玉堂和蓝木婷的儿子都开始学走路了,展昭还是每次办完差事就去寻找程月兰的踪迹。

也不知她使了什么法子,竟真的在三年间悄无声息隐姓埋名。

有时候展昭甚至怀疑,是不是她早已出了什么意外,但马上又自己否定了自己。如此反复,却也让他心智更为坚定,办事更为坚韧。

这年小暑,热得非凡,处处皆有人热过气去,金州一带还发生了瘟疫,死者不计其数,大批大批的难民向周边各地涌入。

仁宗派包拯前去金州遏制难民流窜,带上十几个大夫去治疗瘟疫。

展昭一马当先,快脚先到金州打探情况,本以为城内会一片惊恐狼藉,没想到四处安定,并无难民四处流窜。

他在城中四处走动,见城外后村排着长队,便过去找了个人,问道:“敢问大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人看了他一眼,便道:“你不是这村子里的吧?那来凑什么热闹,赶快走吧,别染了病走不了了。”

展昭奇道:“你们都是染了病的?”

那人掀开上衫,露出肚皮,那上面一块一块红斑,几乎就要连成片了。

“看到没?躲远点,我们都在这排队等小神医派药呢。”

展昭一听到“神医”两个字,心头猛地一跳,抱拳对着那人道了声谢,就策马朝前奔去。

他目力极好,还未到跟前,就看到那个三年来朝思暮想的身影坐在那里布药。

展昭心潮澎湃,又恐惊扰眼前的人,勒住马绳,紧盯着她,大气不敢喘一下。

程月兰听到一阵急急的马蹄声,抬头一看,就见心念之人鲜衣怒马近在眼前,一双俊眼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程月兰缓缓站起身来,张开嘴,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展大哥……”

谁也没看清展昭是如何动作的,只一瞬他人就来到程月兰面前,一把将她抱在怀中,胸怀起伏地说道:“跟我回去吧,在开封府你也能治病救人。”

排着队的村民们见到这种场景,善意地起哄开来。

程月兰在周围嘈杂的声音中,红着脸,轻声应了句,“好。”

【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