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人连忙让到一旁,拿过小兵手上的火把殷勤地在前面带路。
一行人打马拉车往城里走,叶殊跟在萧倾城身后,心下里默默感慨,当王爷的就是威风,到哪里都横行无阻。
庞大人一边走一边陪着萧倾城说话,听说他这是要把肃州去,于是又十分热络地介绍这边地形。不光说哪几条道比较好走,还十分热情地推荐自己当向导给他们带路,被萧倾城婉言谢绝了。
原来这巴萨克城是祁州西边最后一镇,再往西北走不多远就到肃州了。从这里打马往肃州去,顶多两日就能到肃州城。
叶殊默默听着,心里不禁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还有些怅惘。
夜晚的凉风呼呼吹过,冰冷的寒意直侵入骨髓,冻得人发颤。叶殊抓紧斗篷,快步往前走去。
到了庞大人府上,一行人就住在客房。萧倾城把叶殊送到一间厢房里休息,着两个侍卫守门,又叮嘱几句才离开。只是他没有回房休息,而是到庞大人的书房里议事,萧洒也在,三个人秉烛夜谈,一直到天明。
第二日一早就起程,这几日天气好,正好赶路。庞大人苦口婆心地挽留着,想让他们多住几天,萧倾城知道叶殊不想多留,于是拒绝了。
一路匆匆打马往西行进,庞大人还是派了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做向导,带着他们往肃州方向去。
越往西走越偏僻荒凉,入目全是一片苍凉的戈壁滩,见不到什么村落。偶尔冒出一两株红柳或者仙人掌,到处裸露着风化剥蚀的岩层,风过飞沙走石。
叶殊看着满目苍凉,不禁有些心疼,文熙他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地方吗?气候这么干旱,风那么大,他会不会老了很多?是不是瘦了?她会不会认不出他?
接连赶了两天的路,到第二日傍晚的时候,终于远远地看到地平线那边出现一座不高不大的城池,那就是肃州城。叶殊看得眼热起来,心下激动又彷徨,无以言表。
快要五年了,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竟然已经分别了这么久。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季文熙,叶殊恍然间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越走越近,她反而不敢上前了。
直到进城以后,听一个大娘说,出征的军队还没回来。但也快回来了,就在这几天。
莫名就松了一口气,叶殊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是失望更多,还是庆幸更多。
远远看到玄王府大门,她不想进去,萧倾城便带着一行人,找了家好一点的客栈先住下。虽然都说这家客栈是整个肃州城里最好的,不过比起中州那些内陆地区,还是差得太远。
不过出门在外,不讲究那么多,这里也算干净整洁,别有风情。为防风沙,户牗上都钉着浅灰色纱帐,室内光线有些昏暗;廊板上面隔不多远就悬挂着一盏盏纱帐宫灯,透出昏黄柔和的光;没什么装饰,只在墙上挂几只黄羊角,转角处摆些大花瓷瓶,地板上铺着驼绒地毯,五彩斑斓,花色亮丽。
叶殊在这里住了几天,觉得在这里生活,其实也还好,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糟。
这天下午刚吃过午饭,感觉没什么睡意,她便披上外衣,去街上闲逛。想起前日里喝过的酸枣汁,便转过两条街,到了卖酸枣汁的小摊上,拉着陪行的士兵也坐下来。
“姑娘看着不像是本地人?”卖酸枣汁的大婶麻利地端上来两大碗酸枣汁,看着叶殊眼亲,还附赠一盘蜜渍的提子。
叶殊笑着点头:“是来探亲的。”
“好久没见了吧?”大婶拿抹布擦桌面上落下的灰尘,“我家那个也出去好久了,不过估计着快要回来了。”
“是去塍州打仗吗?”
“可不是嘛!”大婶笑得灿烂,“虽然咱是个妇道人家,但也知道些保家卫国的道理,爷们出去打仗是应该的,不过婆姨孩子可就苦了。好在他们现在就要回来了,总算一家人又能团聚了。”
叶殊点点头,觉得挺感动的。眼前这位大婶,她没有高贵的出身和显赫的家世,没有倾城的姿色和满腹的才学,也没什么远大的抱负与深远的智慧,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街上摆一个卖酸枣汁的小摊,挣几个铜板养家,安安稳稳等着出征的丈夫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平凡而单调,却又幸福而珍贵。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东边传来一阵阵骚动,隐约听见有人在大声地呼喊,回来了!回来了!
街上行人的步伐陡然间乱起来,有跳的有笑的,熙熙攘攘往城东跑着,欢声震天。
“哎呀!姑娘,是他们回来了!”大婶一脸惊喜,连摊儿都顾不上收,扯下围裙就要往那边跑,“不行,我得看看去!”
叶殊的心噗通噗通跳起来,酸枣汁也顾不上喝了,站起身就跟着大婶往那边跑。
“小姐,慢点跑!”随行的士兵一脸惶急,连忙跟上去追着,生怕把人给弄丢了。
“我家老三回来 !刚刚看见他了呢!这会子正把军营去,你说我要不要家去做饭呢?”一个戴花头巾的大婶满脸激动,笑得快要合不拢嘴了。
另一个大妈拍她一掌:“嗨,做啥饭呀!先去把人接回来是正经!”
“对对对,可不是嘛!”
街上人山人海的,原来这小城看着不大,其实住的人口还蛮多的。叶殊挤在人群里慢慢往东边挪去,心下又激动又紧张。
终于快到军营,远远的能看见青蓝旗帜下面缀着的金黄流苏,在冷风中猎猎翻卷。校场上陈列着一队队黑甲士兵,身形笔直,面目冷峻,充满冰冷的肃杀气息,令人望而却步。黑压压的队伍最前面,正中高台上站着一个人影,正在训话,隔的距离太远,听不到是在说什么。
叶殊睁大眼睛,不知不觉,眼前就模糊了视线,那是文熙呀。
耳边的吵闹声都消失了,整个世界一片安静。她痴痴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茫然地跟在人群里往前走着。
渐渐走到校场外围的木栅栏边,满脸欢喜的百姓们挤挤挨挨围在那里,满眼期盼地等着接出征归来的亲人回家。
不知站了有多久,终于听到一声令响,解散。万千士兵冲天大喊一声,卸掉满脸严肃,脸上的表情顿时生动起来,满眼逡巡着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寻找自己的亲人。
“小虎!”
“娘!”
“大忠!”
……
耳边到处都是大呼小叫声,穿盔甲的士兵走出来一个,立马就有一堆人围上去拥抱洒泪,重逢的场面感人肺腑。
叶殊的心跳得不行了,站在人群里没敢动。只见远处高台上那个人匆匆跃下台阶,渐渐朝这边走过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说万千等待只为一朝重逢,那么她等到了。无数次午夜梦回,她在梦里梦到他,总是看不清他的脸。现在她终于可以亲眼见到他了。
默默在人群里锁定他的身影,叶殊的眼眶热了起来。
越来越近了,渐渐能看清他的脸庞,依然那么英俊非凡,棱角分明,一身挺拔俊朗的气质,犹胜昨日。
眼前忍不住模糊起来,叶殊定定站在那里,无声地喊了一句:“文熙……”
抬手抹掉眼泪,她露出一个明灿的笑容,正想再大声喊他。
还不及张口,忽然看到一个淡蓝衣裙的女子先她一步跑过去。
“王爷!”那个女子欢声笑道。
转过脸庞,叶殊看到了,那是珞施公主。
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小人,粉嘟嘟胖乎乎,奶白的一团。头上带着虎头帽,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一边奶声奶气地哼唧着,一边扑棱着两只小手,朝季文熙伸去。
“哎哟,言儿真乖!来,爹爹抱抱!”季文熙笑得一脸灿烂,抬手把那个小人儿抱到怀里,宝贝似的亲来亲去,逗着他玩。
珞施公主站在一旁看着,脸上满是幸福的微笑。
叶殊愣愣地站了一会儿,然后弯起嘴角,无声地笑了。
背转过身,她慢慢离开校场,抬头看着天边的云霞铺满半边天空,天地辽阔,流光溢彩。
两颗泪珠滑落下来,她笑着笑着,垂下眼帘,还是忍不住哭了。
看到他过得很好,过得很幸福,这就足够了。
她只是想来看他一眼,跟他道别。
125
冷风呼啸,夜幕沉沉。
珞施端着托盘从屋里出来,慢慢往后院厨房走去。季文熙和刘封他们这一趟出去了大半年,整日在外面风餐露宿,人都瘦了很多。晚上她特意嘱咐后厨用小火炖的人参首乌鸡汤,好好给他们补一补,看着他们把一锅汤全都喝了,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