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瓷砖铺得快,三天后基本上已经弄好了,陆明朗买来的灯都给装上去了,打开外面的灯,那叫一个漂亮。
二楼弄的是玻璃门,从外往里看,晚上开着灯时,这屋子里似乎都透着仙气。
陆明朗和朱美珍他们商量了,这店的名字就叫阿姨炖鸡。
名字朴素,但陆明朗在旁边画了个Q版的小人作为商标,那样子有几分朱美珍的特色,就打算把阿姨炖鸡当做一个品牌来做。
楼下的装修都弄得差不多了,玻璃门也装上了。
大大的招牌挂上二楼固定下来。凸出来的那几个凌空的字配着商标别提多好看了。
陆明朗找了一家公司托人帮忙弄开店的证,公司里的人打包票说两天之内就能弄下来——这还是因为国庆假期的缘故。
十一假期,最后一天,二楼尚且还有未完成的装修,包括楼梯上——楼梯那儿陆明朗还没有翻新。一楼却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
厨房里的东西都已经放好,因为事先预定了尺寸的缘故,刚好贴合。
朱美珍站在厨房里看着花岗岩的桌案还有那一排的橱柜灶台,这手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好了。
假期结束,陆明朗和盛建明都要回校了,桌椅很快就到货了,陆明朗让冯坤亮先不要把东西弄过来,等他们把楼上楼下整理整理,整理好了再弄不迟。
屋里两根墙柱,左边那根墙柱哪儿订了一道镂空雕刻的低矮木墙隔开两边,弄个隐秘些的的“包厢”所在。
高脚长木凳紧挨着墙柱,上面摆一盆假花。
盛国强他们都不明白陆明朗为什么要摆放这些没用的东西,可是看久了以后,又觉得挺好看。
陆明朗和盛建明回校的第一天,学校里就要分班。
没有早先听说的那么严重,但是班级里的人还是有所调动。
陆明朗的一班里被分出去十来个,又挤进来十来个人。
比较让陆明朗意外的是,沈宴珩既没有被分出去,丁成超也没有被分进来——但是,盛建明却被分出去了。
大学时期,某些人同班同学都未必记得牢,若是隔壁班,那肯定更是抓瞎。盛建明被分到了隔壁班,说起来也不算太远,寝室不用改——但是下个学期那就得改到旁边的寝室去了。
他们寝室里有三个人被分出去了:盛建明、卫世杰和齐正涛。
这比其他寝室里的人多不少,基本上就占了四分之一了。
陆明朗很不高兴,虽然盛建明就住在东门那儿,就算搬到隔壁寝室去也非常地近,可是他们寝室里这么多人走,而且沈宴珩还没走,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星期一星期二,沈宴珩都想找陆明朗说话,但是陆明朗直接给他冷脸,冷到一句话不搭理,一个眼神都不给的那种程度。
齐正涛他们当然是发现陆明朗的异样的,只不过陆明朗只对沈宴珩那样,他们就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看到——分班的事怎么说也和沈宴珩有点关系的。
不知怎么的,沈宴珩也许是脸皮薄了,或者是终于被陆明朗给冷到生气了,被冷落了几次,这次竟然没有热脸贴冷屁股地继续找陆明朗说话。
星期二去对面的时候,桌椅就已经搬到这里了。
盛国强对这桌子有些疑问,因为除了普通的四人桌以外,竟然还有特别小的双人桌。
双人桌是只最多能容两个人的,他们店里的椅子都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容两个人。
陆明朗并不单纯想按照左边一排右边一排这样的摆放顺序,事实上,右边那一大片空地四人桌摆了几列,左边那被比桌子稍高一些的木墙隔开的地方则是四人桌摆了一排,墙柱放花的另外一边放了双人桌,另一个没摆花的墙柱那儿旁边也放了双人桌。
双人桌和四人桌都有,整个空间既宽敞又不浪费。
桌椅都固定住了,一楼就有了个店铺的样子。
约莫因为装潢精致的缘故,菜单啊什么的都还没挂上去,就有不少东门的过路人外往这边看。
不过,虽然这店面好看,他们看见招牌上的炖鸡两个字,往往都是有些感兴趣但是又没有太大的购买欲的。
炖鸡意味着贵,而且没事吃什么炖鸡?非年非节的,也就这装修弄得实在漂亮,尤其是那灯,灯光明亮却不刺眼,把那墙壁照得那叫一个漂亮,站在外面的时候,总忍不住往里面看一看。
陆明朗那儿各种资格证都下得差不多了,他把那些东西在门口旁贴了上去,表明他们的店是在局里挂过号的。
菜品不多,陆明朗设计了一下大图配小字的主要菜单,而另一边一排排字的菜单上多是小菜凑数,毕竟他们主打的餐品不会太多。
朱美珍就把她所能想到的菜都做了一遍,陆明朗除了炖鸡配饭以外,列入菜单的是炖排骨配饭、炖牛肉配饭……
都是差不多的配料差不多的调味料。
陆明朗觉得一开始这样打开市场可能比较困难,而万事开头难,如果太难朱美珍一定会被打击到。
于是,他又多加了一项买卖:秘制麻辣烫。
陆明朗个人其他菜的手艺是不怎么样的,但是做火锅做麻辣烫却还好,约莫是因为用鸡汤牛肉汤的缘故,味道非常的鲜美。
从前他做火锅,基本上不买市面上的调料,而是买牛骨头和鸡骨架自个儿回家炖,加上一些菌菇香料调味,那味道比外面的好吃很多很多。
星期三早上的时候陆明朗就去这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东西回来煮,中午的时候就拿那汤做了汤面给他们吃。
朱美珍对食物的敏感度要比其他人高许多,吃了一口便夸赞道:“没想到明朗做汤这么厉害,这里头是什么菇啊?真鲜。”
陆明朗一一回答了,道:“不过这汤必须要浓,要熬一段时间。”
还是秋天,陆明朗却去买了两个冰柜,各种菜品主食都放在里面,任由挑选。这年头丸子已经有不少了,不过多是作为关东煮来卖的。
正门口那边有一家火锅店,倒是北门和南门那边有卖麻辣烫的,陆明朗前世的时候去吃过,一家是重庆口味,比较注重麻辣,另外一家也是自己做的骨头汤,不过用的是猪骨,两家不加麻辣的味道都偏向寡淡——陆明朗从前胃不好,点过不要麻不要辣的麻辣烫,结果是艰难地吃完的。重庆口味的那家加了麻辣后要比另外一家好吃些,可是那家多是市面上买的调料调出来的,汤里本身的味道并没有太多。陆明朗从前虽然没想过卖自己的汤,但他觉得好吃的东西总是能卖出去的。
把麻辣烫也写上了菜单。把菜单挂到了顶上的柜子那儿。在收银台后面一站,前台后方都很别致,就感觉这个店已经完全弄好了。
星期三晚自习要去创意社那儿的时候,陆明朗脑子里都还装着店铺的开幕仪式。
放鞭炮是不行的,但是宣传是要宣传的。
大概是因为麻辣烫的缘故,原本看了炖鸡望而却步只想着期末的时候一起来吃的学生都来问他们什么时候开业,比过路的单纯只是好奇的路人要热情得多。
陆明朗想着要不要在那招牌旁边再加一行小字:秘制麻辣烫。
而后,便开始设计到时候要发的传单模样。
沈宴珩就站在他的身后,一直看着他在那儿画。
东门那边新开了一家店,他当然早就注意到了,不过,他更注意到的是盛建明似乎是住在那儿的,而陆明朗还老往那儿去。
下个学期盛建明就要到隔壁寝室住去了,没想到他在校门口竟然还有个住处,真是……
陆明朗否定了两个排版以后,忽然扭头。
沈宴珩还在想别的事呢,略有些慢半拍的对上他的眼。
陆明朗就把头扭回去了,不和沈宴珩说话,他把自己设计排版的那张纸给揉掉了,扔进了垃圾桶。
沈宴珩道:“周三了,晚自习的时候要去A-13,你不会忘记了吧?”
陆明朗道:“记得。”
他把包里的表格什么的都给拿出来了,然后带了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放到袋子里就准备拎着那只袋子去教室。
沈宴珩连忙把准备好的东西带上了,跟上他。
夜色,校园里的灯光也不过多一些亮光而已,不在大路上,略有些昏暗之中周围都显得寂静了起来。
这条路的人很少,他们学院并没有太多硬性规定的晚自习,多是靠自己自觉,想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