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786)

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女儿死了,将她唯一的小女儿带走,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来的,毕竟,王宝怡姓王,是宁国公的女儿,她一个老太太带着四处奔走的,名声上也不是很好听。

所以说,老太太不是省心的人。

另外还有一点。太太皇贵妃为什么不回康州?

她的儿子康王虽然过世了,家里也绝嗣了,封地朝廷收回,但康王府朝廷并没有收回,因为府里头还有女眷呢,老王妃,老侧妃,这些女眷都是皇亲,朝廷不可能把康王府都收回,让她们没地方住。

太太皇贵妃完全可以继续住在康王府直到去世,这里应该也是她最后的归宿,这才是最合适的。

七十岁的人了,谁还想奔波?难道安安稳稳在府里不好吗?

当然了,也许是不放心女儿,女儿虽然是国公夫人,但在国公府水深火热的,日子过得艰难。但为什么太太皇贵妃不在康王还在世的时候找宁国公?康王在世的时候,好歹是亲王,只要对宁国公开口,宁国公敢不听?

儿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帮助女儿,等儿子过世了,太太皇贵妃自己去住在了宁国公府。这种做法无论如何越绣宁都想不通,做的实在很奇怪。

好,就算是为了女儿去住在火坑里,那么国公夫人死了之后,老太太完全可以带着王宝怡回到康王府。在康王府她也是长辈,康王的亲娘,府里头的可能都是她的儿媳妇,孙媳妇等等的,难道还会对她如何?

按理说,带着王宝怡回康王府是最好最合适的。给王宝怡在康州寻亲事,康王虽然不在了,但好歹康州以前是他的封地,那地方的大户人家肯定会依然对康王府的寡妇们以礼相待的,寻个门当户对的婚事不难。

太太皇贵妃偏偏做出了让人想不通的举动,带着王宝怡进京。

进京也就罢了,还要住到宫里来。

想来想去,只有那一种可能。

就是这位老贵妃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可能跟她的儿媳妇孙媳妇的闹得不和睦,所以一气之下从康王府搬出去的,去女儿那边住着。但是在国公府住着也不开心,这就不用说了,国公夫人都不开心,她更不会开心了。

所以等她女儿死了之后,既没有选择回康州,也没有继续留在国公府,而是带着外孙女进京,要住到宫里。

住到宫里,叫康王府的人,还有国公府的人看看,皇上和皇后都对她礼遇的很,她能住在宫里呢!你们算什么?

可能就是这个可能性。

越绣宁正想着,屋里言哥儿醒了,奶娘急忙的进去,越绣宁起身叫她不用管,她进去照看。

换了尿布收拾了,抱着喂奶,言哥儿吃了一会儿饱了,却没睡着,睁着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的。

越绣宁便抱着他出来站在屋檐下。

林炤回来了,看见媳妇儿子在门口站着,从游廊上便已经小跑着回来,脸上带着笑容,一步就从三级台阶下跳了上来,过来在言哥儿胖乎乎的脸蛋上亲了一下。

“已经走了?”问的自然是早上在这里的人。

越绣宁笑着点头:“走了,快去洗洗,怎么回事头上出汗了。”

林炤边进屋边道:“跑着回来的。”

原本只是想洗个脸,正好宫女往小屋提了些热水,原本是想给言哥儿洗洗的,言哥儿这会儿不洗,林炤便冲了个凉,换了件长衫,一身舒爽的出来了。

“怎么说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问道。

越绣宁便将太太皇贵妃的话说了。

林炤道:“这是一定要住在宫里?而且还不想让我管王宝怡的婚事?那怎么行?那不是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常年久月的住下去,咱们到时候怎么轰她们走?这不是打秋风来了?”

越绣宁好笑的道:“人都说皇上也有三门穷亲戚,有人来找咱们打秋风有什么稀奇?”不过她也道:“我也听出来了这些意思,没给松口,只说王宝怡住在宫里对名声不好,还是需要避讳。”

林炤点头:“当然。别说她是什么长辈,又不是说是长辈就绝对不会被人说了。而且就算是不为了避嫌,后宫该住的是什么人?轮不到她们来住。”

林炤这话说的虽然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想当初先皇驾崩,就算是先皇的皇后都觉着不好住在宫里,她是先皇的皇后,正经的太皇太后,住在慈宁宫谁也不敢说什么,新皇叫她皇祖母,将她养在慈宁宫尊着,原本就是理所应当的。

周朝大部分的新皇登基了,如果是皇后生的,自然将自己的母亲,皇太后供养在慈宁宫。如果不是皇后生的,那么登基之后将皇太后和皇太妃,也就是自己亲生的母亲留在宫里奉养,其他的嫔妃请到陪都去。

一直都是如此。

这位太太皇贵妃,就算是先皇在世,也不可能留在宫里奉养,她一不是先皇皇后,二不是新皇亲生母亲,根本就不会留她在宫里。

事实上,她也确实没留在宫里。

第1091章 盛夏到来

越绣宁跟林炤道:“我本也没答应,跟太太皇贵妃说了,暂住可以,但长久住下去是不行的,名声上不好。当时她脸色就不太好。”

林炤听了摇头:“居然还给你使脸色?”

用过了晚膳,夫妻俩带着孩子去御花园这边的竹园转了转,竹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竹子天然就是遮挡,夏天在竹林中走动,太阳也晒不到,比较清凉的。

“她们的想法未必会这么简单,可能还有其他的心思。”林炤听越绣宁说了她认为的可能性,摇头道:“这些人背后的牵扯,比咱们能想到的更加的复杂。你猜想的很全面,这位太太皇贵妃照理应该是回康王府住,或者住在宁国公府里,同样都能照看了她的外孙女,何必千里迢迢领着进京?只要进京就是冲着咱们来的,有什么目的。”

越绣宁听了蹙眉,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会是什么目的?”

林炤想了想,摇头:“我也不知道。”他十岁左右就出京了,京城里的一些人,一些府宅之间的关系,除非是跟他有直接关系的,他可能还知道一些,没有太大关系的,他也不会知道。

但这种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相对于林炤和越绣宁来说而已,若是相对于其他的人,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皇亲国戚,大家都会觉着跟皇上和皇后很有关系。

夫妻俩简单说了说,蕤姐儿跑过来拉着父亲去玩,林炤便和她跑着追着的玩躲猫猫去了。

越绣宁是跑不过蕤姐儿的,她也不可能提着裙子在女儿后面追着跑,所以蕤姐儿也从不和她追逐打闹。

抱着儿子坐在竹园这边的茅草亭里,笑着看着父女俩在竹林里钻来钻去的,你找我我找你的,一阵风吹过来,带着一丝的热气。

盛夏到了。

转天,他们就搬到了含凉殿居住。

含凉殿是去年在避暑山庄的时候,林炤琢磨要修建的一个宫殿,当然了,宫殿是现成的,只是做些改动,重新修缮修缮。

原本是打算,每年夏天都去避暑山庄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想的总是很美好,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做不到。

今年夏初的时候,南方暴雨,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水灾泛滥,还有很多其他的灾害,南方几乎一大片都成了泽国。

两个省受灾严重,共有受灾百姓几十万人。

虽然灾害每年都有,各处也是各种灾不少,但今年的水灾还是很严重的。从四月开始,皇上就调派官员前去查看灾情,先后去了四批官员,发放赈灾银两五十万两左右,赈灾粮食不计其数。

六月里,好歹的雨终于停了,但灾害仍在继续,救灾也不能停。救灾的事情,林炤登基了之后就非常重视,越绣宁监国的那段时间,制定了一整套的灾害管理方式,分成级别,灾害到了几级就启动几级的救灾方式。

林炤回来之后发现这个管理方式非常好,就更完善了一下。

中华大地,各处都有各种气候变化,对于皇帝来说,每年都有灾害,只是看大小程度了,今年这里,明年那里,朝廷也需要对这些事情早做出预案。

先皇在世的时候,尤其是最后的那几年,朝廷里贪墨的事情非常严重,以户部为首的官员们贪墨了不少的银子,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救灾银子。

每年都有灾,有灾就要救,救灾就要动用银子。那些人中饱私囊已经到了眼睛通红的地步,只要他腰包鼓鼓,哪里管百姓的死活?

上一篇:农家小中医下一篇:重生宠婚撩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