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619)

作者:紫云飞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唯有赚了钱才能有月银和福利下发,让大夫和勤杂人员能够生存下去;只有赚了钱白氏药坊才能更好的维持下去,解决更多的疾患劳苦大众。

毕竟,吃得起药的有钱人少,病不起的穷人更多。

白氏药坊长期以来肩负着减轻贫困患者的艰巨任务,放眼京城内外,没来看诊过的人家估计是极少数了。

这也是因为白氏药坊有一个规矩,所有的坐诊大夫不出诊。

达官贵人富家门第自然就找愿意上门的御医名医了,这也算是没有独揽生意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白氏药坊是艾香开办的初衷,而且得到了很好发扬和传承。

所以,对外,所有的人从不避讳为了赚钱这个名头。

但是,他们真正是赚得良心有安。

所有的诊费药价都是平民消费。

在夏家的药材拿大批量的批发价,加上管理费运费什么的少量加价也堪比外面的一般药铺费用相当了。

就这样高规格医术专业的药坊来讲,已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当然,他们靠什么赚钱。

好药,补药。

因为能吃得起好药补药的都是不缺钱的主。

艾香在初定价的时候就学了白爷爷这一套。

比如说加价上来讲,常规用药加价就是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利薄得无语;甚至遭到了帐房的反对。

但是,好药补药的加价则高达百分之五十到八十之间,因为这些药材在外面或许还要更贵一点。

有一点可以保证,白氏药坊的好药补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

为此,很多达官贵人豪门贵喟要送礼要用好药的时候都来白氏药坊买 。

这就成了他们盈利的主要来源。

这样的赚钱方式是白氏药坊大夫们都认可的。

毕竟,能用得上的人都不缺钱。

而让他们在劳苦大众身上捞钱,鸡爪上刮油的事没人干得出来。

总之,在艾香的眼里,白氏药坊的员工都是有良心的。

不过,艾大的这一闹,让艾香有了扩展药坊开分店的想法。

说难听一点,不为赚钱,而是为了病患们能花钱买到真药,能解决病患的问题所在。

白氏药坊第一次召开了员工大会。

艾香看着连大夫和勤杂人员、小童在内一共二十四人还是挺感慨的。

“这些年我东奔西跑的,白氏药坊能正常的运行,我感谢各位的付出!”艾香向大家鞠了一躬:“在商言商,我一直信俸这么一个道理,锅里有碗里有,大家将白氏药坊看成是自己家的一样,勤勤恳恳的干,认真负责让我感动万分。”

艾香这个老板,说难听点简直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

“我们都是从医的人,学医从跨进师门的那一天就有一个理念入心:医者仁心。”艾香道:“我们都有一颗心怀大众的心,以前是没有能力,现在的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一些,为此,我决定多开药坊。”

这是要干大的意思?

十二位大夫相视一眼,他们何去何从。

“诸位都是我们请来的有志有本事的大夫,也来自天南海北。”艾香的意思很简单,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让您们长久的背井离乡是我做得不够好,不够对,如果,您们有心想回各自的家乡,那么,请带着白氏药坊一起回去。”

什么意思?

就是各自的家乡开办白氏药坊。

“唯一的条件就是您们回去办了就要独挡一面,全面支撑起药坊的各项事务来。”比之在京城当坐诊大夫来说就不太单一了,责任更重大了。

“白大夫。”最先开口的是黄大夫,经历了蒋大一事他也是颇有感慨的,开办药坊没有意见,可是让他管就难了:“黄某这一辈子就只干了这么一件事,看诊开药方,真正是管不来药坊,老夫家在滇西,离京有一千多里,那儿也贫脊,为了老夫那些苦难的父老乡亲,特别愿意在家乡开一个去,但是,要管真的是没有这本事。”

这倒也是,术业也专攻。

“黄大夫的意见我记下了。”艾香点了点头:“这样吧,滇西这家店必然是要开的,到时候我会派人专门负责管理,您还坐诊开处方,您看可行?”

行,那可是太行了!

黄大夫感激不尽。

年岁越大越想落叶归根,虽然来京城的时候艾香允许他携家眷并且还给他安置了一个院子,可是家里大大小小数十口人,习惯了那边的生活方式,最后还是只有他一人带着一个下人远赴京城,每年捎回去几百两银子以养家糊口。

有了黄大夫带头,众人就纷纷说话了。

十二个大夫,有六个都是外地的,都有心思开,都表示没信心能管理好。

“既然如此,那我就这样安排,你们看行不行?”

艾香的意思是统一开店统一管理,由她培训管理人员,然后这些大夫顶着医术这一块。

“没问题,这样就是极好的。”六个大夫都高兴不已。

当然,分铺白氏药坊,让这六个大夫独挡一面,也给了他们好处的,每年分两成的红利给他们,这也算是拉拢人心的招数吧。

艾香一直觉得,不能只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所以白氏药坊的大夫医术极好,而且都特别的忠心从没有跳槽的先例,这得益于她的大方。

她不靠这个赚钱养家糊口,在钱财上自然就看得淡一点。

第八百四十五章 学会感恩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白氏药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了。

除了古榆县,每一个县城都有有一个,或大或小,都是统一管理的。

“想不到妹妹动作这么大!”白芨感慨不已,爷爷当年虽然对艾香很严格,经常臭着个脸训她,但是,背地里没少说自己笨,抵不了妹妹一半的能干。

这话还真是让他说对了。

“你妹妹可不是凡人。”白术也老了,年轻时时时担心自己会死。

没想到能活过老爷子。

当年老爷子就说过,可是他死在老子的前面就是他老子的报应,若是死在他后面就是福气。

老爷子闭眼的时候就拉着他的手笑了又笑,除了没见着艾香外凡事都有了交待,走得就特别的安祥。

“就是,她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白芨觉得爷爷真是慧眼识珠,当年一个黄毛丫头求上门居然就真的收为了徒弟,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还带她结识了李大夫杨大夫和云婆婆这些有本事的人。

是不是神仙说不好,但是她确实是在普渡众生。

“你爷爷当年曾经说过,白氏一门没有可塑后生他闭不上眼睛。”白术道:“现在你妹妹不仅继承了他全部的本事,还青出于蓝胜于蓝了,现在开了这么多医馆,让白氏瞬间名扬大江南北,让平民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功德无量。”

“那为什么古榆县没有开一个呢?”白芨好奇的问道。

“你傻不傻。”白术真被儿子的榆木脑袋给怄着了:“古榆县有咱们百家的百草堂,有李大夫的千金药坊,还有杨大夫的杨氏骨科,她开到这儿岂不是要和我们抢生意?”

噢,原来如此。

白芨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

“唉,幸好白前不像你这个模样。”要说让白术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大孙子:“下个月白前要成亲了,给你妹妹写信告诉她了吗?”

这些年,白家大小事情都要写信给艾香讲。

这件事自然也不另外。

“写了写了,快收到了吧。”白芨道:“嘿嘿,白前长大了,也有出息,爷爷还在的话一定会很高兴。”

白术看了白芨一眼,没心没肺的样子倒是憨得可爱。

好在他媳妇儿是个立得起的。

老爹走了这么多年了,白术依然时时念着他的好。

老爷子看人的眼光很棒,究其一生自己也赶不上他的十分之一吧。

艾香打了一个喷嚏,皱了一下眉。

学医的她一直注意着身体的,像这种打喷嚏都会让她心生警觉的。

惟恐自己受了凉。

“主子,临化镇有信来。”青莲走了进来:“白家的。”

临化镇想想也是白家来信,方茹写信从来都是古榆县来信。

每到逢年过节或者白术生日的时候艾香都会派人送信送礼物回去。

至于白芨他们生日就管不了这么远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