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色(131)

作者:苏台云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桓崇唇角一撇。

他从来不懂这些所谓的名士风雅,也不屑于去附庸风雅。反倒是无忧来了武昌后,时不时得会收到一些帖子,不是邀请她去品画,就是邀请她去听禅...总之,就是各种风雅的事儿全往他自己的妻子身上招呼,这还着实让他头疼了一番。

幸而无忧不大懂得武昌话,她又疏于去参加这种沽名钓誉的宴会,便都推辞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弯了弯眼梢。

楼上的两人,一时都是沉默不语,各有所思。

片刻后,庾翼突然睁开眼睛,道,“子昂,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家兄的...”

“兄长在北伐一事上的确操之过急,他虽然是个认真到较真的人,却也是个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好人。因此,我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懊悔...”

“...懊悔?”

庾翼轻叹一声,道,“是...对于邾城陨落的懊悔,对于荆州将士和百姓的懊悔,以及...对于给你下禁令的懊悔。”

... ...

天空中漂浮过一片白云,遮住了耀眼的阳光,也在大地上投下了一片阴影。

瞧着桓崇沉黯黯的眼睛,庾翼再道,“其实,兄长家□□有三名郎君,而兄长最喜爱的便是他那不幸遭夭的长子庾彬。彬儿至多比你年长三岁,他容貌俊朗,作风潇洒,素来有乃父之称。可惜,在后来的苏峻之乱中不幸殒命。”

“...而他之所以丧命,就是因为没有听从兄长的安排,而是自己选择留在了建康,护卫在皇帝身边。苏峻深恨兄长,知道彬儿在宫中,哪能轻易放过他?!因此,那苏峻入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彬儿杀了泄愤。”

“我隐约听过一些传闻...庾彬过世之后,君父很是伤心,因此长子之事,庾家人便鲜少再提了。”桓崇默了片刻,道。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庾翼道,“你这性子,虽然与彬儿并不相同,但你们两人的身上,却有好些的相似之处,譬如,一样的俊朗,一样的执拗,一样的一意孤行...一旦认定的事情便要一往无前地去做。”

“子昂,兄长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当年在平叛大营中第一次见了九死一生的你,我就知道,他是想到彬儿了。当时,正好陶公也看中了你,你又定要从军,兄长便从了你的意思。他把你留在陶公那里,未尝没有考验之意——因为,他想看看你究竟能坚持多长时间,又能在多久后向他求饶...”

桓崇微讶,却见庾翼微笑道,“谁想,你不止一路坚持了下来,还成就了一番功名。”

“知你这般,兄长对你的期许,更是翻了几番——他甚至,后来在书信中,直接将你当做了他的继承人。”

“苏峻之乱,以及这次的北伐先兆,均是兄长人生中的大事。第一次,他的长子因为反对他出逃建康的计划,因而殒命;第二次,是他的养子坚决反对他屯兵邾城的计划...即便后来证明你是对的,可你那坚决反对的态度,和当时的彬儿何其相似...”

庾翼说着,微微皱起了眉头,“是故,兄长在盛怒之下,干脆给你下了禁足令...”

天空中忽而有一阵风吹来,又将那朵白云吹得飘忽不定了。

桓崇微眯了眼睛,“...小叔,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君父告知于你的?”

庾翼道,“这是我猜想出来的,不然,他也不会...”

桓崇望着他那瘦削苍白的面颊,少倾后,艰涩开口,“不然...他也不会用这个荆州刺史的职务来做为给我的补偿?!”

庾翼一怔,他缓缓转过头来,待对上桓崇的目光,却是苦笑一声,“你的直觉真是很敏锐...”

“是,却又不全是...”

庾翼道,“陛下的意思,其实属意的是他人,但除了阿兄留给陛下的那封对策书信,琅琊王家的王恬也站出来为你说了话。”

“所以,你在朝中也不是完全孤立无援的。”庾翼说完,轻声笑道。

“王家...王恬么...?”桓崇眼角的那道疤痕突然跳了跳。

他刚下意识地抚了过去,就听庾翼笑道,“你脸上的这道疤痕,不就是当时为了救他而落下的?”

他顿了顿,续道,“我猜,你定是不屑要回报的,不过...他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你。”

“...多此一举!”

“那么,兄长的留书,在你眼里是否也是多此一举呢?”庾翼问道。

“无论是多此一举,或是怎样...你要明白,你的身上,寄托了我们对你的期望。”

“子昂,接下来,荆州的命运,甚至晋廷的命运,便都交由你手了。”

庾翼说完,再度闭上了眼睛,“嗯...今日虽无霜月清辉,但阳光和暖,晴空如洗,也是极好...此时,可发啸吟。”

说罢,他提气开口,便于南楼之上,发出了嘹亮的啸声。

而天空中那一大片白云,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

庾翼没有在武昌做更多的停留,他当天上午方至,下午便乘马车,再度回转了建康。

桓崇将庾翼送出城去十里开外,直到那马车的影子都全然消失在了他的眼睛里,他才猛地打马,飞一般地回了武昌家中。

推门进屋的时候,无忧在对镜化妆,她显然是没有想到桓崇会在这个时间回来,沾了口脂的指尖一歪,红唇就略略涂飞出去了一点。

无忧微微鼓了鼓那张小嘴,大眼睛无可奈何似地向他一瞥,“都怪你,怎地突然就闯进来了,吓了我一跳!”

桓崇却没像往常那般同她说笑,他一步步行来,在她的面前正襟危坐,“这时...梳妆?”

无忧睨了他一眼,道,“还不是因为你...”

说着,她往桌案上努了努嘴,道,“喏!你瞧,要不是白天有好多夫人纷纷给我递帖子,我都不知道自家夫君高升的消息。为了庆祝,在你回来之前,我自当要好好整理梳妆一番!”

桓崇盯着她那张涂飞了口脂,却仍在一开一合的小嘴,然后,他突地低下头去,一面环住她,一面深深地吻住了她。

许是春日的缘故,他的唇被风吹得有些干,但他却吻得很缠绵、很让人动心。

一吻结束,无忧的眼神就已经有些微微迷离了。

她勾住他的脖子,对上他那双既不像纯然高兴,又不像纯然悲伤的黑眸,喃喃道,“夫君?怎地了?”

桓崇望着她那已经模糊成一团的红唇,笑了。

良久后,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道,“没什么...只是忽然觉得,我其实,是个很幸运的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段卡到不行,好不容易挨到晚上终于写完了...

桓崇:原来我被这么多人惦记在心里????!!!

第106章

时光飞逝, 一如弹指。

武昌城外, 只看过几回江水起落, 两年的时间便匆匆过去了。

自桓崇继任荆州刺史的这两年间,他励精图治, 施行仁政,荆州上下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虽荆北数郡不时地还会与北方的石赵起些摩擦,但江南江北,总体上仍是相安无事。

除了外面的州郡大事,桓崇对家事也愈发上心了些。无忧虽从没抱怨过,但他自己心内也很清楚,陶宅逼仄, 屋子老旧,实不适合她这样的女郎居住。于是在第一年的夏天,桓崇特意花了大价钱延请工匠过府, 除了保留了几座有特殊意义的院子, 其他的老旧宅院便全部都按照无忧的喜好重建了。

无忧本来就已经渐渐适应了武昌的生活, 见桓崇这般有心, 她也愈发感念。郎情妾意,琴瑟和鸣,两人的关系也在平淡的生活中日日升温。

... ...

就这样,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九月。

北伐事败、邾城被灭便是发生在前年的九月。桓崇继任后,将每年的九月初一都定为了荆州的耻难日——每逢今天,荆州全境在早间开城、以及夜间闭城时, 都要长长地鸣金三声,既是为了缅怀牺牲的同胞,也是为了鞭策荆人、勿忘耻辱。

按例,桓崇今晚要与诸将同食,因此晚饭时无忧便没等他。

虽已入秋,天气却有些郁郁地发燥,等到晚间太阳落了,才清爽了些。饭后无事,无忧便拉着云娘,以及房里的侍女们同坐廊下,主仆众人一面欣赏夜景,一面闲聊。

为了增加谈兴,无忧还使人沏了桂花露,再配上了红药铺子里新出得花朵造型点心。女郎们忙碌一天,有吃有喝,有说有笑,气氛格外热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