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今的现在来之不易,她不想就此失去一切。她现在只想告诉陛下一句话。一句他不中听的话,下一刻她却不敢说。
因为一旦说出有可能她的位分会不保,甚至还会连累到她的孩子。还有她身后的家人。正所谓伺君如伺虎,伴君如伴狼,她只是说待在宫里太久,她想家人了。
其实皇上这一秒早就看出了她的意思,就是不敢说出来。皇上何尝不想多疼爱她的儿子?但是那边正在施着压,用人之际,他不想就此寒了大臣们的心,是故意在所有人面前装出一副很喜欢五皇子的样子。
其实他也不想这样。这天他刚刚下朝就来到了她的寝宫里,望着她深邃的眼眸中那几缕缕悲伤。就此安慰着她,他很喜欢,她拥有着慧贵妃的那一缕缕柔顺。可惜很不幸的,是她却做了慧贵妃的影子。
面对这个女人,他眼中只有无奈和亏欠,因为自己也不想这样。那就是左右为难,他也不得不做出退步。心想着等过段时间。将其位置打压下去,或许不会威胁到华贵妃。
可是,这个女人还是有些心急,别看表面上的沉着,冷静,矜持,其实内心却是那般的,黑化,渐渐开始学起了曾经那些后宫里面的女人机关算尽的下三滥的手段。
一番安慰过后他不得不走了。望着陛下走远走的影子,她很是不舍。企图用尽一些手段留下他。可惜皇上很无奈,只得走了。
下一秒,陪上了她的妹妹——淑贵妃柳氏,在此纵使她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只得暂时做出一些退步和隐忍。
而接下来却被她的妹妹无情的嘲笑着,正是这些暂时的退步和隐忍导致了这一切的到来。往往就是因为如此,她的妹妹在后宫中更加横行霸道,纨绔不堪起来。
可怕的一切终究发生了。这一天。淑贵妃来到了她的寝宫。得意洋洋幸灾乐祸都挂满了脸上:“怎么样,妹妹还是终究争不过我吧?后位始终是我的你抢都抢不了,现在臣服于我,你还来得及。以后我将不计前嫌与你。你看怎么样?要是还是执意如此就休怪我无情。”说着她用手捏紧了她的下巴,眼中充满了蔑视之感,她早就厌恶了她和她长的那副一模一样的脸,结局却是不同的。
“我凭什么听命于你?你的事情以我又何相干?若是我执意如此,那岂不是怕了你?”话音刚落,华贵妃齐氏一点都不畏惧于她,说完她一手甩开了捏住她的下巴的另一只手。用不卑不亢的眼神看着她,眼中毫不畏惧这个和他平起平坐的贵妃。
“姐姐,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无情。”说完淑贵妃立刻甩袖就走,眼中充满了愤怒。小时候她们是那么的可爱,可是如今的她们关系越走越远。
二人渐渐的走向了末路。从此两个变成了陌生人,无情后宫之战即将上演。渐渐地华贵妃有一个懦弱的困兽渐渐苏醒。
渐渐地她变得不再那么单纯可爱。自己的妆也比以前浓艳了更多。似乎比淑贵妃的妆更加害怕。眼角的彩妆拖得是那么的长。口红打的是那么的红。不知又是用了多少张红纸?服装也比以前更加艳丽了许多。
她渐渐地,不再懦弱开始卷入了这场后宫的大战。不休无止,纠缠不休。介入这个大的无底洞。她不再彷徨,她也不再迷惘。眼中只有后位因为争得了后卫才能争得一切。
恰恰她错算了一步还是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毁了后面的她,每每看到皇上不召见自己时,自己却愤愤不已。看着后宫御花园的花开的如此的盛放时,她忍不住剪了一朵,眼中只有失望和绝望。
因为那个曾经帮助过她给她伸出援手过的贵人已经不在人世了,自己只能在这里默然痛哭。哭过好像一秒,却只剩下自己。那个孤零零的自己。
她擦干眼泪不再哭闹,从那一刻起开始黑化起来。她买通了御膳房尝膳的太监,自己却在她的汤水里加起了料来。
恰恰那个太监也是淑贵妃的人。自己恰恰错算了这一步。那一天,淑贵妃在跟皇帝用膳的时候,你和我喝下了这碗汤水,当场腹如绞痛,血从嘴角流了出来。
皇帝吓得立即去请太医而那个太监还没到刑台,就把华贵妃供了出来,因此保住了性命。
华贵妃的生涯就此结束了。而自己就是因为错走了这一步,导致自己母家被抄,上上下下几口的人命就此陨落。
但是恰恰此刻自己的妹妹没有让她
消失,而是让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母族一个一个的逝去。她痛苦,她挣扎,她不甘。
就此在她登上后位的前夕。自己本来想自我了断,自己无辜的孩子还在其他妃子的手里。想到此她心有不甘,那又怎样?自己有又没有什么办法。
饱受了十几年的折磨。终于先皇崩逝了,本来圣旨上写的是五王登基,但是她的儿子南宫宇,心有不甘,他不想就此让母亲和他自己遭这份罪。
于是,当日就起兵造反,夺得了王位。但是母亲就在那天消失了,似乎被一个有心人拉到了乌州,生死未卜,这一切终将是一个谜,终将会有解开真相的那一天,而那一天的到来不远了。
第82章 乌州——猜忌
凝汐心有不甘, 很怕父亲出什么事,立即去宫里。这时的她已经身怀六甲,很是不方便, 连行礼都很难做到。
陛下看了看她立即吩咐宫人们, 给了一个凳子坐了下来。满眼关心地眼中看着她,她不敢要求太多, 眼看就要跪下立即替父亲求情。
赶紧吓得众宫人,扶着。陛下不解地问道:“不知凝汐说来何事?”脸上有一些不解和好奇, 难道是怕丞相……出事吗?还是怎么回事?皇上猜着, 不知道她到底要干什么?
“陛下, 父亲此番前去翻案危险重重, 若他平安归来可否……可否……”皇上有些疑虑, 心想:“难道丞相真的会干出那种事来?”仔细想想未尝不可。
“难道丞相就是将自己母后搞得消失的人?还是他另有图谋?为何女儿前来求情。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这是他的猜测。难道凝汐真的知道些什么吗?”皇上闭目养神起来。沉默了半天看着她跪着,也不是坐着也不是只得让她回去。
另一边自己的父亲王顺商谈着,这时, 太后慢慢走了出来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半月玉珏,而她的一半是白色的, 她说:“皇上,那半是黑色的。你只要交过去就没有性命之忧, 若你执意要我回去,不要劝了我是不会去的!听到了吗?钟丞相!”说着太后恳求般跪了下去。
给丞相吓得赶忙将老太太搀扶起来, 命王顺好生照顾她,王顺连忙点头同意, 因为母亲临终前将他托给了这个眼前的老人,或许是因为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后宫中的争斗, 甚至是看惯宫中的风风雨雨,又或者是不想遭到其追杀, 所以自己的消息迟迟没有放出去。
丞相也只得点头看到皇帝的母亲平安以后他开始放心起来。于是目光一转,开始调查起了主谋。究竟是何人要害陛下的母亲?使得母子二人至今未见,这十分让他奇怪。
顺着他开始摸索起来,他甚至去了乌州的支府,翻了翻以前过往乌州的一些案例。陛下的母亲那一案地却是有的。但是恰恰出乎意料的是:为什么一翻宗卷那里全是空白的。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支府没有记下来吗?甚至连案子管的没有管就直接放朝了一边。或者有人从中作梗收买了这些人。导致现在至今案宗,无法查证,当时的事情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顺着这条线他只得问起了太后,太后也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似乎她也不想说,而且还隐瞒着什么?这个天大秘密究竟谁能告诉他?
而王顺却只知道他的母亲为了保住胎后一家人全逝去了,正当丞相立即离开时,王顺拉住了他。
“你饿了吧,来把这个吃了,家里面也没有什么。”说着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个饼递给了他。眼中好像在暗示着什么?似乎有什么要告诉他。但是碍于这里人特别多不好说。所谓人多口杂。只能沉默寡言的走开了。因为这样才能保全太后的性命。所以关于乌州一案,他们也不想说出太多,甚至不想对丞相透露许多。
事情是个迷,但是在丞相回去的时候,刚要吃饼好像就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书信。一封太后的血书,似乎记录了当年她所看到发生的一切。这可让他出乎意料,原本案子已经是迫在眉睫无法解出,连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