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39)

郭嘉摊手。

而以陶淘在豫州百姓心中的形象以及号召力,这个就不成问题了。

明明是在含蓄的拍她马屁,说她得深得民心,但陶淘却从郭嘉的话语里听出了另一个讯息,那就是,就算她面对第一个问题时,昧着良心把工作派给别人,他们也会用这第二个问题把活儿再推到她身上来。

她该觉得欣慰吗?

她的谋臣们真是……精明强干、才智不俗,还深谙语言艺术。

陶淘觉得自己真是如今东汉最惨的主公,明明已经混到坐拥一州之地,是一方诸侯的人物了,整日却在烈日毒阳下奔波于田头地间,躬耕劳作。

日落,陶淘坐上马车,由许褚驾车回到城内,在道路上与一马车交错而过时,陶淘听到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发现谋士甄宓,智力90,谋略80,建议宿主收服。】

这对于极度缺乏人才以至于要亲自撸袖子下场的陶淘来说,不下于久旱逢甘露。

陶淘激动的对许褚说道,“掉头,追上前面那辆马车。”

豫州公主要见谁,在这谯县城里还没有人敢避而不见的,张氏看见公主的车架掉头跟在她们身后,便让马夫停车,带着女儿恭敬的下车等候。

“妾中山无极人甄张氏携小女甄宓见过豫州公主。”

陶淘:“……”

系统,请你滚出来告诉我,这个看起来七八岁,比诸葛亮还小的小女孩就是你给我识别的谋士?!

见陶淘不说话,张氏问道,“不知公主有何事?”

算了算了,反正她这里要么就是些不在意世俗礼仪的不羁之人,要么就是些表面上的老弱病,呃,其貌不扬的,成长型选手就成长型选手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17 08:07:50~2020-04-17 21:01: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深埋之魂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深埋之魂、五九七 10瓶;夜来风雨声 7瓶;阿宅 5瓶;尘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坑人不倦

陶淘直接对着张氏说道, “方才马车交错时,见夫人的女儿玉雪可爱, 想收她为弟子,带在身边教导,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张氏脸上带笑,心头微微讶异, 很快在琢磨起利弊, 甄家的大本营在冀州,韩馥和袁绍都在此处,两者相争输赢未知, 而豫州公主与韩馥交好, 若是此时收她女儿为弟子,是否会让袁绍认为这是甄家支持韩馥的表现?

转瞬, 张氏又觉得是自己多虑了,宓儿毕竟只是个女儿家,又不是男儿,并无大碍,相反,能以一个女儿的师徒名分下注豫州,既有益于甄家在谯县行商之事,又能借此与韩馥那边保持一丝联系, 也不会引起袁绍的反感,是一笔绝好的买卖。

张氏笑道,“宓儿能得公主看中, 是她的福分,早年有相士刘良为宓儿看相,言她贵不可言,妾还不信,没想到今日就应在此处。”

陶淘对着此番恭维含蓄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甄宓问道,“你自己愿意吗?跟着我要学不少东西,会很辛苦。”

甄宓福了一礼,脆生生的道,“宓儿愿意,宓儿不怕辛苦。”

陶淘摸了摸她的脑袋,真是一个漂亮的女娃娃,“今年几岁了,可读书识字?”

“虚岁九岁,已经读书识字了。”

张氏笑着接话道,“宓儿从小就喜欢读书,开始家里人都以为她胡乱翻书玩呢,没想到她看了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还好几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被她哥哥取笑说她想做女博士呢。”

女博士么?陶淘挑眉,那可正好了。

“您猜这孩子怎么说,她回她哥哥说,‘古时候贤德的女子,没有不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的,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她哥哥倒被她说得哑口无言。”

陶淘听完对甄宓更加满意了,聪慧又好学的女孩,很有培养价值,完全可以立为以后女子入学入仕的标杆。

陶淘问张氏,“夫人住在谯县何处?”

张氏回道,“前不久在东二环买了住宅,也方便照看东三环的建房进度。”

陶淘点了点头,“明日早上八点左右,我到府上接她,”陶淘看了看甄宓繁复的衣裙装扮,又多嘱咐了一句,“装扮简单些,她这样不方便行动。”

张氏见陶淘衣着简单,身上无钗无环,面上未施粉黛,料想豫州公主是个喜好朴素之人,而且常做研究,衣裙繁复倒是妨碍,以后宓儿要跟着豫州公主学习,自然也当以简单朴素为主,便点头应下。

事情说定,双方就此别过,陶淘登上马车,刚在里头坐好,惬意的半躺着,系统说话了。

【宿主你又要压迫童工!】

陶淘冷笑一声,压低了声音回道,“胡说八道,成年人聘用小孩那叫压迫童工,我自己也是未成年呢。”

系统:……

脸呢?

今日份宿主依旧无耻。

第二日,再见甄宓时,甄宓只用两根粉色的绸带绑了双丫髻,广袖长裙也换成了窄袖短打。

陶淘满意的点了点头,让她上车。

“我们此行要去城外的地里种两种新粮食,你跟我也是要亲自下地的,这件事虽然很辛苦,但若是成功了,却是一件对天下百姓都有益的大好事,你愿意和我一起做吗?”

甄宓点了点头,道,“宓儿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若有新粮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而老师以公主之尊都不辞辛苦,躬耕劳作,宓儿又怎会因为害怕辛苦而不愿意呢?”

陶淘又摸了摸她的脑袋,这样小小年纪做大人样子,又处处讲德行的性子,倒是和诸葛亮很像,这下好了,二徒弟稳了。

至于她全盘相告,甄宓会不会转身告诉家里人的事,陶淘并不担心。

一则,这是件好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若真成了,天下人受益,甄家自然也包括在内;二则,对他们来说,这还是未知,还是风险太大,他们不一定有这个魄力跟风;三则,就算有魄力,他们一没种子,二没技术。

最重要的是,等试种成功了,有了足够多的种子,这些本就是要传知天下的,而有他们亲眼见证新粮种的产量,还能增加信度,为以后粮种的传播减少阻力。

这边陶淘带着甄宓奔波于田地之间,那边法正繁荣经济的计划刚提出个头,就被贾诩和郭嘉联手削了。

“美食大赛?服装大赛?斗酒会?”贾诩冷笑着三个反问,让法正有些动摇。

最后贾诩致命一击,“法孝直,某原以为你是恃才所以傲物,没想到你还如此天真。”

天真?!

这对于一个谋士来说可不是什么好词,浅显直白的翻译一下,就是说他白痴。

这是在否定他的智谋啊。

这家伙虽然时常下黑手阴他,但还是头一次这样疾言厉色的嘲讽他。

法正一下子懵了,下意识的先顺着贾诩的话去反思自己。

郭嘉也收敛了笑意,拿着法正递上来请批经费的折子一下一下的敲着桌子,给他分析他到底哪里想岔了。

“你的点子很好,放在太平盛世,凭借谯县的经济氛围,做得好了,把谯县打造成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未必不可能,可是孝直,如今是什么时局?”

法正看向郭嘉,一团浆糊的脑袋又开始顺着郭嘉的思路走。

郭嘉接着说道,“你是世家出身,自小奴仆伺候、衣食无忧,自然有背景、有条件追求享受;而如今,你也凭本事加入谯县,衣食住行也是常人远不能及,而你所见到的谯县百姓也是安居乐业。”

“但是,你认为天下人有几人能如你这般顺遂的?天下百姓又有多少能同谯县百姓一样生活安定的?”

法正张了张嘴,无法辩驳。

他一向自傲,自认如他这般的人物是凤毛麟角,而天下百姓若是都过得如同谯县百姓一般,那他们谯县也不会是天下百姓向往之地了。

他懂他们两人的意思了,他办的这些活动,只有世家诸侯这样的级别才会感兴趣,才有资本参与,百姓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哪有闲财贪图享受。

所以,这活动与其说是繁荣经济,倒不如说是为世家诸侯挑选厨子、裁缝之类的,因为哪怕比出了最好的厨子、最好的裁缝、最好的美酒,可是百姓买不起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