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参将还在滔滔不绝:“侯爷,这事情很不对劲,南梁人在这城门下集结了这么些人,一直也没有全力攻城,难道只是声东击西之计?他们……不好!他们不会其实真正的目标是东城门吧?那里原来的守军不过几百,后来左副将带了五千人马过去,加上世子带去增援的,所有加起来也不足万人,若是真有事……”
必然是东边出事了!
武勖自然知道东边出不了大事,可武青林给他来了这么一招,却是将他逼进了死胡同里。
他一声不吭的咬着牙就下了城门楼。
“快,点兵去东城门增援!”参将连忙就要点兵跟上,不想却直接被武勖给挡了回来:“不用你们去,你们带人在这里守好了南城门,那边我亲自过去。”
因为料定了必是武青林最后拖他下水使的两败俱伤的手段,他也不想被人察觉了是他在设局谋杀武青林,下了城门之后,并没有点兵,而是直接带了自己心腹的二十几个亲兵策马狂奔而去。
城门楼上的参将看在眼里,惊惧不已——
这侯爷是救子心切吧?居然都忘了点兵,急吼吼的就孤身去了?
这参将也算尽职尽责了,交代了同僚守好城门,自己就连忙下去仓促的帮着点兵,想要带过去帮忙……
东城门上居然点起了狼烟,与武勖一样始料未及的还有集结在城门楼下的南梁人。
南梁在此的守将也是一名十分骁勇大将,姓吕,十二年前带人一路冲杀,攻陷元洲城的就是此人。
这人是梁元轩一手提拔起来的,也算是在那一战里一战成名,从此便在南梁的武将中享了极高的赞誉。
只不过——
梁元轩与武勖勾结,他们所谋之事事关重大,半点风声走漏都有可能毁了整个大局,功亏一篑,所以梁元轩虽然告知了这位吕将军他在大胤的驻军里有内应,让他在边境上放心屯兵就是,却依旧没有明着透露武勖的身份。
就是今夜的这件大事——
他给军中传递的命令也只是说和大胤的内应说好了,设个局,趁着大年夜大胤军中守备松懈之际,诱杀他两名大将,算是新年的开堂彩,好回京领功。
那位吕江军为了配合演戏,今夜是亲自带兵出现在南城门下的。
此时骤然看见大胤的城门楼上燃起了烽火,也有些反应不过来。
“将军,怎么回事?”他的副将凑上前来,也是一副惊疑不定的表情,“不是说里应外合,只需要我们在此拖延一两个时辰,那边就能拿下大胤两员大将的人头么?”
动静闹这么大,大胤这是准备和他们全面开战么?
吕将军牙关紧要,腮边肌肉隐隐的抖动不止,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可是情况不明,正在权衡是要回防还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攻进南城门去大开杀戒,就听身后一片骚动,有斥候策马来报:“将军,城东伏击到大胤定远侯世子和那个姓左的蛮驴,可是那两人甚是骁勇,常将军一直苦拿不下,请将军再派人前去增援!”
吕将军精神一震,狠狠的又剜了眼这边的城门楼便有了决断:“再点五千人,随我亲往增援。”
不管这些大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种情况下也不能无功而返了,拿下武青林和那姓左的的人头,随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好歹是有个交代。
交代了自己的副将在此继续指挥攻城,吕将军便点了五千人马,火速撤离,绕去了东边。
这附近的路他们也算轻车熟路了,加上抢人头心切,就只顾以最快的速度打马前行,因为料定了元洲城内今夜一片混乱,大胤人的几个主要将领都扎在哪里他也心知肚明,所以根本就不疑有他,直至行到半路,右边一片土丘后面突然出现十几名强弩手,将他胸口射成了刺猬,他整个人还正颠簸在马背上,完全没反应过来。
战马又往前跑了十几丈远,他的身体轰的一声砸在了长满野草的山间小路上,丧失神智之前最后听见那土丘上一个银甲飒爽的少年声音朗朗的笑道:“吕大将军,除夕之夜,多谢你亲往送人头!如此厚礼,武青林愧领了!”
第451章 借力打力,遭遇剿杀(一更)
彼时的东城门内,武勖带着自己的心腹匆匆赶到。
那里的情况其实和他一开始预料中的差不多,守卫疏松,只有几百人把守,虽说是有经过一场战乱的痕迹,但此刻已经完全平复下来了,只有士兵在城门楼上按部就班的巡逻。
武勖策马而至,城楼之上马上有人发现了他,大声禀报:“侯爷来了。”
木松连忙快走下了门楼,恭恭敬敬的等着迎了武勖过来,拱手行礼:“见过侯爷!”
武勖的目光紧盯着烽火台上冒起的滚滚浓烟,已然无法掩饰情绪,甩手一马鞭就抽了过去:“谁叫你们私自点燃烽火的?”
木松脸上被抽出一道血痕,却是立在那里纹丝不动,态度依旧十分恭谨的回道:“是世子的命令。潜入城中的南梁探子掳走了数十名手无寸铁的妇孺,左将军也被他们引出城去了,世子料想南梁人今夜没有攻进城来反而大费周章的掳了人走,那后面必然是准备着更大的动作,所以才命令属下点燃烽火,提醒我方紧急备战的。”
这个说法,并无漏洞。
本来重大军情当前,武青林也有权利权衡眼下的局势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安排的。
而且因为不知道武青林已经全盘知晓了他的底细,武勖此刻也还并不怀疑武青林会在南梁大军压境之时会因为父子嫌隙就谨慎到枉顾军令,不听他的号令。
只是这烽火点的着实让他火大。
他抬手又想再甩木松一鞭子发泄,又恐被这么多人看着他虐打武青林的亲随会有损名声,便又生生的忍住了,便又斥道:“还不去灭掉?”
木松微微迟疑。
武勖却是等不了的,自己下了马,一边带了两个心腹往烽火台上走,一边仍是咬牙切齿的问道:“那个孽子呢?”
木松虽是听他这样的称呼刺耳,却也不违逆,只就如实说道:“世子带人接应左将军,营救人质去了。”
一切也还都在计划之中,武勖尚且满意。
按照他跟南梁那边的交代,南梁方面派了一万人在沿途设伏。
他当时先给了左副将五千人马,让他带过来增援城门守卫是足够了,左副将自己私自带人出去营救百姓,又遭遇敌军埋伏,这又不是他能预料到的是吧?出了事他也不用负责。
另外左副将出城和武青林赶来增援是有时间差的,南梁一万兵马埋伏,等武青林赶过去的时候,左副将那里必然已经被杀得七零八落,那么就算再加上武青林带过去的三千人也于事无补,双方实力悬殊,输是理所当然的。
何况——
现在武青林还留了几百人给木松在这里帮忙守城。
武勖悬了半天的心,此刻便又落回了实处,正在快步往烽火台上走,跟在后面的木松紧跟着又补了一句:“二公子也跟着世子一道儿出城接应左将军了,他们兄弟互相照应,请侯爷尽管放宽心,世子临走前交代属下,只要守好了城门即可!”
“什么?”武勖刹住脚步猛回头,一把揪住木松的领口,面目狰狞的低吼起来:“你说什么?钰儿……”
说着,心里就慌乱起来,目光也不受控制的四下乱飘。
木松只当不曾注意他的反常和心虚,仍是尽职尽责的如实回道:“属下跟随世子刚过来,二公子随后就赶到了,说是侯爷派他来帮忙的。世子本来想让二公子留下来守城门的,二公子却执意跟着一道出城营救去了。”
这——
的确是武青钰会做的事!
武勖胸口剧烈起伏,额角青筋暴起,转头一拳狠狠的捶在了墙壁上,怒骂道:“这个混账!”
该说的道理他都已经说过了,可他那个儿子就是死活说不听的,还非要去和武青林亲近。
更是为了保全武青林,屡次执意和他作对!
武勖心中有一个狂怒的声音在叫嚣,干脆不要管他,让他自生自灭去算了,可——
那也毕竟是他自己的亲儿子。
十八年的父子……
他心中挣扎不已,迟疑片刻就一声不吭的又快步下了楼梯。
那些南梁士兵可不知道他和梁元轩之间的猫腻还有交情,更不会管哪个是他的儿子,哪个不是,送上门去的人头,自然多抢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