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她建议道:“你最好能把你的儿子送来,你和骆红颜是亲兄妹,总不能因为别人的算计,而反目成仇一辈子。你妹子脾气倔,她若许不会原谅你,但肯定会善待你的孩子的。”
“而且,京城有最好的书院,最好的先生,让孩子住在京城,也好读书,将来能考个功名什么的。总不能让孩子们长大了,跟着你一起给我种粮食啊。”
“这……”骆容安愣了愣,随后开口道。“就怕我把孩子送来,颜儿不肯留下这孩子。”
花笺笑道:“你还是先回去问问你夫人肯不肯吧,再把孩子说服了。至于你妹子这边,我来说,只要你把孩子送回来就行。若是你夫人舍得和你两地分居,让你夫人带着孩子一起回来也可以。平常让孩子们多亲近亲近你妹子,时间长了,她会过去这个别扭劲儿的。”
骆容安受教地点了点头,“好,那我回去和我夫人商量商量。”
花笺笑道:“好了,你把年节礼给我吧,我回头给她送过去。我素来是个没脸没皮的,也不在乎她给我甩脸子,总之,我会把东西给她扔下的。”
花笺给自己揽了个差事,又将之前骆容安的几位叔伯去找骆红颜麻烦的事说了一遍。
“我虽然帮她把人撵走了,但是这帮人必定是对她含恨在心的,骆氏宗族想打她主意的人少不了,你既然是她亲哥哥,这事也该为她做个主。”
骆容安神情凝重地起身给花笺施了个礼,“多谢秦王妃护佑舍妹。”
花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跟你说这些,也不是让你同我道谢,对于你们骆家的家务事来说,我终究是个外人,有些事情,我是没有立场说话的。”
“但你不一样,你是她的亲哥哥,在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为她说话的人就是你,最有资格为她出头的人也是你。”
骆容安点点头,“我知道,这件事情,我会处理!”
花笺便转变了话题,“骆公子,坐下说话吧。我看了账册了,明山省那边的土地,收了那么多粮食吗?”
“是!”骆容安开口道。“托王妃的福,因为王妃解了明山省的旱灾,明山省当地百姓都以为王妃种地为荣,我几乎都没费事,就招揽到了足够的佃户。如今,王妃在明山省的名声,就和活菩萨是一样的。”
花笺笑了笑,“你这么夸我,我倒是不好意思了。”
骆容安正色道:“如今粮仓里还有一千三百万斤稻谷,怎么处置还请王妃示下,明山省的旱情缓解之后,天气趋于潮湿,对于稻谷的储存非常不利。若是再不运出来,恐怕都要发芽了。”
花笺想了想,拿出自己用来存放储物手镯的木头匣子。
这段时间,她陆续做了十枚储物手镯。
她起身,亲自将这个装了十枚储物手镯的木头匣子放到了骆容安的面前。
“这里一共是十枚储物手镯,除了库房里的稻谷,你再想法子帮我收一些稻谷和蔬菜,装满这十枚储物手镯,尽快给我送过来。”
“除了人吃的粮食,再帮我准备一些牲口吃的草料,你出身自长亭侯府,虽说没有上过战场,但也该是自小熟读兵书,行军打仗需要准备什么,你尽量帮我准备一些,总之,把这十枚储物手镯给我装满了。”
骆容安愣了愣,“王妃,你的意思是,咱们明镜王朝要同别国开战?”
花笺点点头,随后开口道:“这个消息暂且保密。”
骆容安知道事关重大,赶忙点了点头,随后犹豫道:“王妃,若是要装满这些储物手镯,我手里的钱怕是不够。”
花笺开口问道:“那边的大米收购价是多少?”
“收购的话,三文钱一斤!”
花笺便将方义君用来放银票的钱匣子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叠子银票,她数了几张,把银票交给骆容安。
“这里是二十万两的银票,你看着用吧。”
骆容安看了一眼盒子里的储物手镯,知道花笺能把这些储物手镯交给他,是对他绝对的信任,于是起身道:“王妃,你放心吧,我一定把这事给你办成了。”
骆容安将这些储物手镯收了起来,随后从自己的储物戒指里取出了一些明山省的特产。
第786章 账本
明山省那边除了盛产稻米和甘蔗之外,还出菠萝、柚子等热带水果和普洱茶。
骆容安这次回来,给骆红颜带了不少特产。
这些东西,即便是京城的王公贵胄,平常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花笺把东西收了起来,便将骆容安送了出去。
她也不需要叮嘱骆容安什么,骆容安本身就是极有心计的人。
等他走了,花笺才打发了谢青阳去把叶婷秀和楚逸夕叫了过来,同二人询问书院的进展。
叶婷秀和楚逸夕两个看到花笺回来了,非常的高兴。
“王妃,你终于回来了。”
花笺看着她们两个明显有些憔悴的容颜,笑着开口道:“我不在的时候,是不是很累?”
二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但是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坐吧!”花笺招呼二人坐下,随后开口道。“都说说吧,书院里的事情,都是怎么个进展?”
叶婷秀和楚逸夕便将手头的事情全都说了一遍,又把花名册和账册拿给花笺过了目。
花笺把花名单和账册全都看了一遍,忍不住笑道:“行,你俩都长进了,这花名册和账册全都做得不错,花名册足够详细,账目也足够清楚。”
叶婷秀开口道:“王妃,您不在的这段时间,有一位兵马司副指挥使范大人的夫人来找你,来了好几次,都被我给挡回去了。”
“哦?”花笺露出个讶异的神情。“她来了好几次?”
“是!”叶婷秀点点头。
宛秋在一旁开口道:“那位范夫人来了之后,给我们说了些小道消息,听说,大长公主所在的庄子遭了强盗,金银细软被抢劫一空,粮仓也被强盗纵火烧了。大长公主受到了惊吓,已经薨逝了。”
“哎呦!”花笺一脸的惋惜。“这好端端的,怎么就遭了强盗了呢?真是可惜了!”
宛秋也是一脸悲痛的神情,“可不是,真是太可惜了。”
花笺开口问道:“你们可代我送了奠仪?”
“送了!”宛秋开口道。“我做了主,送了双份的奠仪呢,婷秀还骂我来着,说我学得和你一样,花钱大手大脚的。”
“送得好!”花笺笑着夸赞了她一句。
花笺把手边的花名册和账册大致过了目,随后开口道:“山上的事情,暂时就交给楚逸夕来负责,婷秀,你通知下去,咱们秦王府的人,明天启程回京。”
“是!”叶婷秀答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办差了。
楚逸夕有些发慌,“王妃,你们若是全都走了,这书院里,可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花笺正色道:“你是书院的山长,这家书院将来早晚是来交给你来管理的,你早晚得习惯自己一个人拿主意。”
“那……王妃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楚逸夕委屈地捏着自己的手指,开口问道。
“等过了年,我就回来!”花笺看着她这副委屈的小模样,笑着安慰她。“放心吧,我们会回来的。”
转过天来,花笺便和秦王一起回了京城。
到家之后,最高兴的一个就是宛如。
“王妃,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这些天,这个院子里就我一个人,我天天一个人住在这里,睡觉都怕得慌。”
宛如跟在花笺身边,喋喋不休地发着牢骚。
花笺也知道,留她一个人住在家里,也的确是有些难为她。
宛如忙着给她烧水,服侍她泡了个热水澡。
换好衣裳的花笺盘膝坐在客厅的木榻上,喝着宛如递来的茶水,开口道:“这段时间,大家跟着我都辛苦了,过年了,婷秀,给大家发点压岁钱吧。”
叶婷秀开口问道:“那……每人发多少钱?”
花笺斟酌着道:“府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外院的人也发,每人二两银子的压岁钱,从咱们内院的账上走。也别光发银子,再发点果子吧。”
“婷秀,你去找针线上的人,让她们辛苦辛苦,缝些红布袋子,每个袋子里放些花生、瓜子、桂圆、红枣、松子糖,再把银子放在用红绸子做的小荷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