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做了反派的先生/孤剑有声(70)

作者:云卷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陶九思看完信,将之递还回去,温和笑道:“指挥使真是有心了,能冒着违背储君的风险将此事告知。不过…陶某还是有一事相问。”

沈节义正色道:“陶先生请问。”

陶九思还是笑着:“太子和赵王两位殿下,如今谁在上风一目了然,不知沈大人为何要选择背弃太子?”

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不走,偏要来跳这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任谁都要怀疑。

沈节义知道自己的投诚肯定也要投名状,眼下这份信分量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也不解释,只承诺道:“殿下,先生,陆放翁说过‘生要宦达,死要名传’。男子汉大丈夫在世,就是要建立一世功勋,而下官看好赵王殿下,这便是我的的原因。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虚的,怎么表决心都不如实际行动来的直接。我沈节义今天放在这里一句话,若殿下有任何派遣,沈某一定认真遵从。若将来举大旗,沈某必定率先响应,不计较后果得失。”

沈节义这番话倒是诚恳,只是他们所谋之事,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故而陶九思点点头,含糊道:“咱们都是为大卫打算而已。”

其实,陶九思心知肚明,这位沈节义是日后卫负雪麾下大将之一,贡献京洛的先锋,十分骁勇善战。可他知道未来的事情,卫负雪并不知道,所以故意问这么一句,让沈节义自剖一番,给卫负雪一个判断的依据。

果不其然,卫负雪听了这段话,也点了点头。他现在不显山不露水,且不说没人会往他身边派探子,就算派了探子,也绝不会用这种理由。

卫负雪沉思的一会,淡淡的勾起嘴角,“沈大人,里河大水,百姓流离失所,宁省布政使司高高挂起,赵王府没钱又没人,我如果拜托大人一件事,大人可愿意一听?”

沈节义郑重其事:“殿下请讲。”

卫负雪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急促的大雨,慢慢道:“沈大人请选派通水性的士兵,去里河沿岸救人救灾。”

沈节义一听,这点小事何足挂齿,立马朗声道:“义不容辞!”

此时,窗外雨声雄壮,好似出征的号角。

卫负雪雷厉风行,老天便行风雷厉,不但如此,还出手大方,外送斗大的雨珠。抗灾虽然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但是雨势并没有好转。更让人无语的是,蔡向南那从牙缝中扣出的银子,不是直接交给赵王,而是又一层层派发下去。

这可倒好,宁省上下贪腐成性,每过一级就有银子不翼而飞,少则十分之一,胆子大的竟然敢贪污近一半的数目。前面抗洪等着救济,宁省各级却还有心思玩弄权柄,完全不把灾情和老百姓的性命当做一回事。

姚望泽边看祝舜理递上来的盘查结果,边怒气冲天道:“太可恶了!太可恶了!”

虽然他平时稳重,临危不乱,但是看到这等不顾百姓生死只顾着自己荷包的行为还是怒不可遏。

苏清泉冷哼一声,道:“里州府最是过分,明明是洪灾最严重的地方,知府却拿走一半的拨款给小妾盖新宅。殿下坐镇救灾,这些人还敢这么做,真是胆子太大了。”

陶九思现在亦是如此想,赵王殿下亲自过问的事情,容不得这么多人不屑一顾。要做君王之剑,不树立威信,就永远等不来别人的敬畏

陶九思意味深长道:“宁省积弊甚重,看来到了彻底换血的时候。”

卫负雪冷冷一笑,起身在身后宁省的地图上勾画一番,肃然道:“就拿这几个地方开刀!”

五日后,王府侍卫被分作四队,人人拿着武器,分别由叶流风、叶回雪、姚望泽和苏清泉率领,直奔里州、原州、丹州、直州四个州府,当场查账,逼知府交出吞掉的银子,如果不配合,卫负雪吩咐直接砍了不必上报。

知府们一开始都腰板挺得很直,有人说要去上告,有人问还有没有王法,但王府侍卫可不管这么多,他们只听赵王的吩咐,将各自的刀枪斧钺拍的嗡嗡作响。不多久这些知府便明白,赵王这回是来真的,在马上就死,还是留着性命以后翻身中,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交出了贪污的赈灾银两。

可大家没想到,卫负雪岂是给自己留后患的人,交了银子以后,还是都被抓回了王府,赵王亲自接见了大家,热情的表示你们交出这次中饱私囊的银子还远远不够,只有把这些年贪污的银子全部吐出来,才有活命的机会。

知府们面面相觑,开始了新一轮的犹豫,交出银子,那岂不是正好给赵王处置他们添了罪状?如果不交银子,也许蔡大人还会来保自己一保。

没几天,蔡向南果然怒气冲冲的跑来赵王府兴师问罪。

陶九思正厅都没让他进,直接将一摞账册和证据往他身上一丢,怒喝道:“蔡大人,你手下贪污受贿证据确凿,殿下已经上禀朝廷,你此时来保他们,难不成是沆瀣一气?太子殿下励精图治,最反感的就是欺上瞒下,蔡大人这是要送上门去,让太子殿下树反面典型?”

蔡向南有些为难,太子虽然说给他撑腰,可没答应给这四州所有官员撑腰,而且他听说太子身边的太傅方宗奇,最是两袖清风,嫉恶如仇,如果自己那些丑事被抖落出来,倒霉的是谁还真说不准。

输人不输阵,蔡向南放了几句狠话,便悻悻离去了。陶九思故意将这件事说给几位知府听,大家一看顶头上司都不保自己,纷纷顶不住压力,变卖早已换为宅子古玩的贪污款,只求保一条性命。

卫负雪不管这些哀求,赵王府抓来的四位知府,人人都是罪大恶极,鱼肉百姓,祸乱乡里,他命祝舜理将四人罪款一一列出,贴的整个宁省满大街都是,然后挑了个日子,将四人压到里河边一同问斩了,顺便警告了宁省剩下的知府,用心救灾,认真办事,不然下场便和里原丹直四州知府一样。

说来也怪,自从这四位无恶不作的知府被杀以后,宁省的大雨竟然慢慢停了下来,百姓纷纷感慨这是老天爷见到恶人伏诛,才停止降灾,而这一切都有赖赵王的慧眼和仁德啊!

一时间,赵王的名头在宁省更甚。

到了年底,堤坝在夏开颜的主持下重新建起,几处和里河相连的河道也被疏通,以后再下大雨,洪水绝不会泛滥至此。

夏开颜和祝舜理赶在年关前回了宁津,两人都瘦了一圈,尤其是从前风流倜傥的夏开颜,没日没夜的在一线,澡也顾不上洗,胡子也顾不上刮,竟然有了几分沧桑成熟的韵味。

不过,王府上下终于松了一口气。

秋雨过后,宁省到了飘雪的季节,这代表着隆冬已至,年关将近。这一年,赵王府做了不少大事,阖府皆是疲于奔命,卫负雪有意让大家过个好年,放几天假好好休息。可还没等到春节,又一位大家始料未及的客人来到了赵王府。

第63章 亲人

接到舅舅段水明要来的消息时,卫负雪并不是很意外。虽说这些人舅甥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他们二人总有一种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默契。

听闻赵王在宁省扎根,段水明下决心带着手下前来投奔。

举朝皆知段水明在其姐被送去东齐,父亲冤死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些年来,不少人都在揣测他的去向,其中又以他早都落草为寇的说法最为人所知,最为人信服。

事实上也是如此,段水明当年父亲死了,姐姐外甥都在异国,他本人也无家无室,可谓是孑然一身,面对戕害,他选择了出走,四海为家,最后在一处山寨扎下跟,慢慢收服笼络,招兵买马,居然也是很成气候的一方匪首。

从依马观花的贵公子,到喊打喊杀的土匪首领,段水明这十几年的心路历程委实足够让人称奇,足够让人感慨。

陶九思打量着三十来岁的段水明如是想到。

段水明正在默默落泪,当年姐姐被送到东齐的时候,不过十八九岁,如今秋月春花等闲度,他也年近不惑,又能看到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怎么可能不激动,不流泪。

“负雪,你还记得舅舅吗?”段水明泪眼婆娑,他平时杀伐果决,不苟言笑,可见到模样这么像姐姐的侄儿还是忍不住失了推崇的男人本色。

卫负雪一生更是鲜少落泪,无论遇见什么事儿,都是靠着不屈不挠的劲咬牙坚持,此时看见舅舅哭,他愣在原地,颇有些尴尬。

上一篇:不忘君恩下一篇:江湖全都是高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