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362)

“老夫人!”

司马忠一家和林孟忙围过去,林氏就坐在老太太身旁,忙将她扶住,司马忠见巫瑾在此,忙道:“还请王爷瞧瞧。”

巫瑾袖手不理,淡漠疏离,“惊厥罢了,大人可掐人中一试。”

他连脉都不诊,司马忠也知巫瑾为人看病的规矩,他肯说句话已是给司马府面子了,虽然此法人尽皆知,但眼下情急,只能一试。

郑广齐不敢坐视不理,忙差衙役去请郎中,司马家的人围着老太太忙活,公堂里乱成一团。

暮青望向公堂之外,见黑云翻墨,似衔猛雨,好在刘黑子等人骑着战马来去颇快,回来时雨点已降,却尚未大雨倾盆浇湿证物。证物都放在一只木箱里,那箱子用粗绳捆着,石大海策马回来的路上拿手拎回来的。

箱子上了锁,乌雅阿吉抽来衙差的刀,一刀便要把那锁劈了,暮青拦下他,夺来钥匙,当着司马家的人的面打开了箱子。长随身上的钥匙能打开的箱子自是司马府里的箱子,暮青为防有人抵赖才不让乌雅阿吉毁锁。她将昨夜马车里铺着的锦垫、团垫和围锦都拿出来铺在了青砖上,只见锦垫上满目皆是擦蹭的鞋印,长而深,一看便知是春娘被人从窗外勒住脖子时双脚蹬踹挣扎时所留。另外,窗边的两块围锦上也可见抓挠痕迹,一朵绣工繁美的牡丹花瓣被勾出了长丝,鲜红如血。

暮青脱了女尸的一只绣鞋,在锦垫上留下的鞋印上比了比――一般大小,鞋码一致!

“老夫人,你还有何话说?”暮青问。

老太太已被掐醒,只是年事已高,乍一受惊,难以缓神儿。她不看暮青,只指着女尸,手指发抖。司马忠会意,命衙差将草席一卷,把女尸狰狞的模样盖住,老太太这才把气喘得顺了些。

“英睿都督难道没有听见老县主的话?”林孟皱眉道,“此案有蹊跷,老县主承认春娘是她命人勒死悬于牌坊下的,可她有何理由将春娘割肉剔骨?”

“别人也就罢了,林大人身为刑曹尚书,听审如此粗心大意?”暮青声凉入骨。

“都督何意?”

“我只说下令勒死春娘的是老夫人,何时说过割肉剔骨也是老夫人下的令?”

什么?

闻者皆怔。

暮青看向车夫,对他道:“春娘是你勒死的,但你只是将人勒死了,尸体甚至都不是你悬到牌坊底下的。”

车夫怔住,暮青转身便走向女尸,将白绫展开,蹲到女尸的头后,把白绫在女尸的脖子上缠绕了一圈儿,还原了其吊在牌坊下的现场,说道:“当时这根白绫便是如此勒在尸体脖子上的,白绫的末端有凌乱的脏污,边缘有摩擦起毛的情况,推断是凶手将白绫的一端绑上大石,再将尸体牵拉上去的。而白绫的两侧,右侧相对干净,左侧却满布脏污,显然是凶手在左侧用的力。一般人习惯在右侧用力,凶手的用力方向却在左侧,说明凶手是个左撇子。”

说完此话,暮青放下白绫便来到了女尸脚旁,女尸的裤脚处扎着红绳,这两条红绳她一直没有解开过,验尸时也只是将女尸的中裤褪及膝处,没有碰裤脚一分。

“这绳结也是左撇子系的,左撇子的系绳方法和普通人是反着的,且因用力方向不同,绳结呈现的方向也是反着的。”暮青边说边将女尸的袖口处系着的绳结展示了出来,“这是我验尸过后重新系上的,与凶手所系的绳结方向是完相反的。”

说话间,暮青开始解绳结,她解得很慢,先解了自己系的那根,在解到最初系绳的那步时,说道:“我系此绳结时是右压左,而凶手所系的绳结是左压右。”

她边说边走到女尸的脚边解其中一根绳结,解到最后时,四周屏息注目,果见是左压右!

“此二事可证明凶手是个左撇子,而他――”暮青起身看向车夫,忽然抬手将一物抛出,车夫下意识一接,低头一看,竟是长随身上的钥匙。

“他用右手接的。”暮青说话时已走到车夫身旁,将钥匙取走,掰开他的掌心,“他掌心的勒痕右手比左手重,说明勒死春娘时,右手使力比左手大,他不是左撇子,所以不是割肉剔骨之人。”

当看到车夫掌心的勒痕后,她就知道,凶手还有第二人。

没人接话,车夫已听得傻愣,直到暮青问他话,他才回过神来。

“你昨夜杀了春娘后,将她的尸体交给了谁?”暮青问道,“尸体所穿的绣鞋是新的,而车垫子上却留有死者挣扎的脚印,显然死者死后,鞋子被换过了,而存放证物的箱子里却没有见到那双绣鞋和死者可能同时被换下来的衣衫,这说明给死者换衣衫的人很可能不是你,你在勒死死者后,把尸体交给了旁人。那个人是谁?”

“小、小的不知。”车夫已经服了,早就听闻英睿都督断案如神,今日一见,果真如此。他不待暮青问,便答道,“昨夜小的奉命杀了春娘后,本来是想想办法将春娘吊到牌坊下,可马车赶到牌坊附近时,竟见旁边的小巷里还停着辆马车。小的原以为事情要暴露,没成想那人拿出了府里的腰牌,命小的将尸体交给他,说老夫人另有安排。小的见他有府里的腰牌,不敢阻拦,便帮那人把尸体给抬进了那辆马车里。随后,那人要小的先回去,且不可与人说起此事。小的以为老夫人有何安排,回府后便谁也没敢说……”

“那人你可认识?”

“不识。”车夫想了片刻,摇了摇头,“许也认得,只是那人蒙着面,天黑又下着雨,小的没认出来。”

司马忠一听便喝斥道:“蒙面之人,你竟轻信?”

车夫道:“他有府里的腰牌,那、那腰牌无假!”

老夫人杀春娘之事瞒着公子,他以为她又有何安排,哪敢细问?他只是公子身边的车夫,府里的二等下人,有几个胆子盘问奉主子之命行事的人是何身份?

“即便他没有蒙面,你也认不出来,他不是司马府里的人。”这时,暮青开了口,忽然对林孟道,“此人乃是刑曹之人。”

“什么?”林孟惊道,“都督休要胡言!”

“此人乃是刑吏!世袭阶层,深得林府的信任,左撇子,年纪轻,杀过人犯,但未凌迟过人犯亦或凌迟过的人犯很少,经验还不足。他有急于承业之心,狠辣胆大,不惧杀人,反以此为乐。”暮青只管说着对第二凶手的推断,说罢问林孟,“林大人打算自查还是我上奏朝廷,请旨去查?”

“本官不能仅凭都督一面之词便查察刑曹,除非都督之言能叫本官信服!”

“很简单!”林孟要说法,暮青就给他说法,她走到女尸身旁蹲下,再次将女尸的衣衫褪了,连同肚兜、中裤、亵裤、鞋袜也一并脱了,只留下长裙,遮着密处。她不管谁敢看,谁不敢看,指着女尸便说道,“尸身上的丫字形剖缝痕迹是我验尸时留下的,抛开此伤不言,凶手割肉剔骨,使的乃是凌迟之法。女尸的上身处理看起来毫无刀法可言,但腹部没有割破,肚肠未见流出,而越往下身看,越见刀法痕迹,脚踝处的切口已可见整齐之相。这说明凶手在学习,但他技艺生疏却仍能将最难处理的肚腹处理好,这除了天赋,必然还有对人体结构的了解。”

“他技艺生疏却了解人体,说明他很可能看过凌迟之法;我朝凌迟之刑,按人犯所犯罪行轻重,行刑时从八刀到三百六十刀不等,这具女尸却被割了绝不止三百六十刀,此事非胆大之人不能为,且从尸体腿上的刀法来看,越割到有章法之处,凶手下刀越细密,创缘越平整,两边越不规则。平整之处是割断的,不规则之处是扯断的,说明凶手落刀果决、快速,收刀疯狂、乐在其中。”

“老夫人命人杀春娘是秘密行事,凶手得知此事必是有人告密,而能给他司马府腰牌的人,很可能是司马府里的人!而昨夜的案子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发现尸体的时间。尸体是今天早晨被杏春园里的人发现的,而春娘被勒死的时间是距今晨两到三个时辰前,除去她被凌迟、换衣和被吊起所需的时辰,尸体至少在荷花巷的牌坊底下被吊了一个多时辰!这段时辰里城中巡逻呢?打更的呢?怎都没发现尸体?要么是昨夜下雨,人都偷懒去了,要么就是被人知会过、或是支开了。司马大人是外城守尉,管的就是守城与夜巡诸事,一个既能将卫队支开又能拿得到府里腰牌,还能找到刑吏来办此事的人,是谁还用说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