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种田养娃(64)

王荷坐在书桌前感受了一下,就站起来,拉着赵彩然出去找她娘--钱氏。

人到齐之后,赵二江招呼着客人上桌。等人坐好,便开始上菜,菜一样样的端出来,很快,桌子上就摆满了各式菜肴。特别是那红烧肉和红烧鱼、红烧蹄髈,看得桌上的大人、小孩直流口水。

菜上齐之后,赵二江站在院坝中间致辞。大意就是感谢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抽空来给自家暖房等等。众人随着他的一声‘开宴’之后,底下的小孩快速的夹起先前看好菜式,放在碗里之后,又迅速的去夹另一种,直到把碗堆满。

赵二江今日特别开心,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住进这么好的砖瓦房里。带着赵安平穿梭在人群中敬酒,挨桌敬下来之后,便喝醉了。

赵二虎和赵三虎把赵二江扶进房里躺好,出来接着喝酒。赵二虎看着大嫂家的新房子,很是羡慕,把面前的酒,一杯又一杯的往肚里倒。

一群人喝到申时,才陆续散去。

等人走得差不多,君玲带着杨氏等人开始收捡碗筷,到灶屋里去洗。这些碗筷基本上都是同村里借来的,洗好之后要一一还回去,还碗筷的时,还要附带一碗做席剩下来的剩菜。

忙完这些,又开始跟顾大哥交接今日收的礼钱。村里送礼,像这种暖房酒之类的礼一般都不错,最少都是三十文。多的一般都是至亲送的,像君玲的娘家亲戚都送的二两银,齐氏的娘家送的一两银。

君玲看过礼单,清点过礼钱之后,就进屋收起来了。礼单要留作凭证,以后亲戚家做酒,要再这个基础上添上一些还回去。

君玲送走娘家亲戚,又送走帮忙的人和姜厨子,就只剩下赵二虎兄弟家的大人、孩子。

晚上这顿,君玲带赵彩然,把中午的剩菜热了一下,招呼着大家又吃了一顿。今日,众人都很累,饭后就各自回家休息。

君玲送走杨氏等人,关上院门回到到房里,开始给赵安平兄弟分配房间。按之前说的那样,一人一间,屋里的摆设、家具都是一样的。里间摆了一架床,一个衣柜;外间一个书架,一张书桌。赵彩然的房间除了多了一个梳妆台,其它跟赵安平兄弟一样。

齐氏和君玲的房间也是里外两个套间,里间一架床和一个衣柜,梳妆台,外间有些不一样。君玲的外间跟赵安平兄弟一样,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齐氏的外间,君玲摆了一张桌子和几张凳子,让她可以和赵二江喝茶聊天之类的。

新房子后院没有菜地,只建了猪圈、牛圈、鸡圈、茅房这些;前院,君玲打算开春之后,挖些果树回来栽到院里。老房子的改建,也要等到明年才有时间了。

君玲让他们兄弟自己去选自己的房间,三胞胎也跟着凑热闹也要挑房间。君玲就逗他们说;“挑了房间后,就要自己/睡,不能再跟着别人一起/睡。”

接着小十一就问:“娘,那我能跟哥哥们一起/睡吗?”

君玲蹲下抱起小十一,笑着说道:“可以啊!你想跟哪个哥哥一起/睡呀?”

“娘,我想跟二哥一起/睡。”

“行啊,那你自己去跟你二哥商量。”说完就放下小十一。

看着小十一‘蹭蹭蹭’的跑走,小十郎和小十二也吵着要跟着哥哥们睡,君玲也让他们自己去商量睡觉的问题。

过了一会儿,三个小家伙就选好了人。小十郎选了赵安平,小十二选了赵安扬,小十一选了赵安康,只剩下赵安华一个人睡。

安排好三个小家伙,君玲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拿着之前买的‘大齐律法’来看。现在没有三个小家伙在房里,君玲开始肆无忌惮的折腾。

****

赵二虎和杨氏带着家里的孩子,往自家走去。

杨氏边走边说“当家的,大嫂家的房子建的真气派,房里的家具也打得很好。看来王亲家的手艺是真好,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收徒,要是我们家的孩子也能跟着,学一身这样的本事多好。”

“你个傻老娘们,人家那本事,会轻易传给一个外人?你还真是个猪脑子,咋个净想美事呢?”

杨氏被自家男人怼了,也不恼,依旧乐呵呵跟赵二虎闲聊。

第50章 050

腊月二十四, 卯时一刻,君玲就醒了过来。

躺在床上,看着新打的床, 新建的房子,嘴角微微上翘, 轻轻说了一句‘真好’。

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准备起床做早食。

麻利的给自己挽留了一个发鬓, 用木簪固定好之后, 出了房间。

新建的灶屋比原来的大了三分之一,因是青砖做的墙, 显得比之前的干净整洁了许多。或许是新灶的缘故,让君玲觉得灶里的火,似否都比之前的旺。

锅里的水刚烧开,赵彩然就进了灶屋。

君玲见赵彩然进来,抬头看着赵彩然问道:“大丫, 怎么没多睡会儿?可是换新床不习惯?”

“娘,我昨夜睡得很好。”边说边走到君玲旁边坐下“娘, 我来烧火。”

君玲让开位子“好啊, 正好娘去切些酸菜出来,混着昨日剩下的肉片, 煮一锅酸菜肉片汤出来,再贴些饼子,早上吃了暖和。”

赵彩然看着灶孔里的火问道:“娘,今日吃过早食, 可是要磨糯米?”

“是啊,糯米前几日我就泡好了。你们姐弟都很喜欢吃汤圆,所以今年的糯米买得多些。”

君玲有一搭没一搭跟赵彩然聊天,做好早食,刚到辰时。

出了灶屋,准备去叫赵安平兄弟吃饭食。走到院里,看见爱睡懒觉的三胞胎,居然也跟着哥哥们起床了,这会儿跟着哥哥们在院里读书。更为准确的说,是看着哥哥们读书。

“二郎,去看你爷爷奶奶起来了没,要吃早食了。”

赵安平听见自家娘叫自己,抬头看着君玲回道:“好的,娘,我这就去。”

吃过早食,君玲开始冲洗磨子,准备磨糯米浆。这磨子还是新买的,被君玲按在灶屋的墙角,磨粮食方便。

糯米浆磨出来后,装进布袋里,用绳子把布袋吊在房梁上,下面放一个木盆接水。如此过个三四天,等糯米浆吊到六七成干,汤圆粉便做成了。

君玲刚开始推磨,杨氏就进来了。看见君玲在推磨,便说道:“大嫂,我来帮你推会儿。”

君玲见她要推磨子,便让开让她来推,然后站在一旁看着杨氏问道:“弟妹来找我可是有事?你家今年要磨汤圆粉吗?要是没有磨,等我家的干了,给你家送一坨。”

“大嫂,我来找你没啥重要的事。这不年底,卖了猪,我想着把你家的银钱还了。欠了你家这么久,你也没问我要过,让我很不好意思。”

“嗨!这有啥,你手里银钱要是紧张,再缓缓也没事。”

“不紧张,明年孩子们的束脩,我都预留出来了。”

“哦,那好,弟妹,汤圆粉你家要吗?”

“不用了,大嫂!我也泡了一些糯米,准备下午再磨,到时借你家的磨子用一下。”

“行啊!”君玲见杨氏脸都红了,赶紧说道:“弟妹,你歇会儿,让我来吧!”

杨氏站一旁后,从怀里摸出银子,递给君玲道:“大嫂,这银钱还你,我先家去了。”君玲接过之后便放进怀里,道了一声“好,那我就不送出去了。”

“大嫂,你忙着,不用送了。”杨氏说完便转身出了房门。

转眼便到了大年三十,村里家家户户飘出了炖肉的香味。就连村里最穷的人家,今年也割了两斤肉回来过年。

吃过早食,君玲对赵安平说:“二郎,娘看你的字现在写得不错,今年的对联就由你来写吧!红纸在我房里的书架上,你自己去拿。”

“啊....好的,娘。”然后招呼着赵安扬和赵安康,跟着去帮着裁红纸,其他几个小的也跟着去看热闹。

安排好几兄弟,就带着赵彩然,准备晚上团年要用的菜。君玲准备了一盆酥肉,一盆红烧肉,一盆鸡汤,一盆蹄髈炖萝卜汤。

今年在赵二虎家团年,这是之前,赵二虎兄弟同赵二江和齐氏、君玲商量好的。以后团年,几家轮流着做团年饭,君玲觉得无所谓,就同意了。

刚到申时,赵二江和齐氏连同赵安平兄弟先走。君玲带着赵彩然,端着上午准备好的菜,也跟着往赵二虎家走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