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种田养娃(122)

君玲看他欠抽的脸,忍不住怼道:“嗯,我知道了,整天就知道吹牛,有本事考个案首来给我瞧瞧?”

赵安宣:“...娘,这时候您不是应该说,‘小十一,你就放心大胆去考吧!结果不重要,要是这次没中,我们下次再来就是。’之前你都是这样跟哥哥们说的啊,怎么到我这里就要求考案首了呢?娘,你这么偏心,你会失去我的。”说完还捂着胸/口摇头叹气。

君玲看赵安宣又在那里耍宝,慢悠悠的说道:“他们都没你脸皮厚,也没像你一样,还没进考场,就放豪言说自己一定能中。”

赵安宣:“娘,你可真是我的亲娘。不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考案首的,要是考不中,你也不要失望。”

君玲向外看了一眼,看到考场前的衙役已经来了,说道:“不会,你考成什么样我都不会失望的。小十一,你要是再说废话,我们就可以直接回去了。”说完示意他看外面。

赵安宣伸出头,向外看了一眼考场外面的情况,说:“娘,我们走了,你快回去吧。回去之后记得给我们做点好吃的,下午来接我们时,带点鲫鱼豆腐汤来。”

“好,十郎,小十二,你们俩也要放宽心,不要太紧张了。”

“娘,我们不紧张。”

“....行,那你们快去吧!”

三兄弟很齐心,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最后,赵安宣更是夺得了案首。

赵安宣听到郭飞说自己,真的在院试中考了第一名,高兴得在院子里跑了几圈。回到屋里就对君玲说道:“娘,我考了案首,今天我要吃烤全羊,我还要成亲娶媳妇。”

君玲心里也特别高兴,道:“今天吃烤全羊可以,但是娶媳妇这事,我办不到。十一,你就这么想成亲?”

赵安宣使劲的点头,说道:“是啊,娘,我跟芽儿说好了,等我考上秀才便娶她。娘,你是全大齐最好的娘,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对吧?”说完还眼巴巴的望着君玲,看得君玲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君玲投降道:“行行行,我明天就让媒人上王家,商量日子,给你们成亲。”又问道:“小十一,你成亲之后就是大人了,可有想过你成亲之后要做什么?是继续读书?还是像你以前说的那样做生意?”

一说到这个,赵安宣就收起了嬉皮笑脸的表情,认真的说到:“娘,我知道你想让继续读书,然后考举人,考进士走仕途。但我想了很久,还是想做生意,我喜欢做成一桩买卖之后,那种满足的感觉。我跟芽儿也商量过,她也很支持我做生意,还说跟我成亲之后,也跟我一起卖烤鸭,我要把我们家的烤鸭卖到整个大齐。”

君玲看着儿子那自信的脸,说道:“行啊,等你真的把烤鸭卖到了整个大齐,我就送一个惊喜。”

“娘,什么惊喜?是你的汤锅配方吗?”

君玲摇头:“不是,是比那个还要好吃的一种汤锅。”

“娘,你就不能把那个新的汤锅配方,当我的新婚贺礼送给我吗?”

君玲严肃看着赵安宣说道:“不能,小十一。”

“娘,我知道了,不过你以后可别忘记这事了。”

“不会。”

第94章 094

做为大齐第一好娘亲君玲, 儿子想成亲了,当然是要满足他的。君玲第二天就请了媒婆上门,商量赵安宣和王芽的婚期, 两人的婚期最后定在了冬月初八。

现在是十月十五,离冬月初八这天还有不到一个月了。赵安宣每天带着人, 很是用心的布置自己的新房。不仅如此,他还把筹备婚礼的事全揽了过去, 让君玲只要出钱就行了。君玲看他那么兴致勃勃的想做事, 也就随他去了,隔一天检查一下进度就好, 这场婚礼是君玲办的几次婚礼中,最轻松的一次。

冬月初八这天,刚过辰时,赵安宣就带着他的迎亲队伍就出发了。

王家这边,因王芽的爹娘都不在了, 爷爷奶奶的年纪也大了,婚礼的一切事宜, 钱梅花前前后后的跟着, 张罗着忙活了大半个月。

王家自从跟赵家结亲之后,也跟着养了许多鸭子。早在今年年初时, 就把原来的旧房子推到建了新房,日子比之前好过了很多倍。

这会儿王家的院子里,到处都贴满了红色的囍字。王芽的弟弟王禾,跟着爷爷王大柱, 在院子里忙着招呼客人。钱梅花正跟着牛氏,和妹妹王苗在房里给王芽梳妆。

牛氏看着钱梅花利落的给王芽梳头,在一旁红着眼眶说道:“芽儿,你嫁到赵家之后,要好好的孝顺你婆婆,跟你相公好好过日子,别太惦记着家里。”

王芽:“奶奶,我知道了,你也要多多保重自己。”

钱梅花在一旁安慰道:“牛婶子,县城离着也不远。你以后要是想芽丫头了,就去县城里看看她,在她那里住一段时间。我知道您舍不得芽丫头,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您可千万别哭。”

牛氏连忙把眼泪擦掉:“好好好,我是太高兴了,我的芽丫头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我是高兴的。”

迎亲的队伍刚进村,一个眼尖的孩子就看见了,然后嚷嚷了起来,紧接着更多的孩子围了过来。赵安荣见孩子们越聚越多,把迎亲的队伍都拦住了。就从装铜钱的箩筐里,抓了一把铜钱撒了出去,一边撒还一边说:“撒钱了撒钱了,大家快去捡啊。”

赵安宣见围着自己的孩子都去捡铜钱去了,骑着驴子又继续往前走。到了王家之后,也没遇到什么阻碍,很是顺利的接到了自己的新娘。让跟着一道来的赵安华羡慕坏了,他当初可是经过了好多关卡,才接到自己的媳妇。

赵安宣迎着他的新娘,回到县城拜过堂之后,就把自己的媳妇牵回了新房。

**

君玲同样的陪着赵安宣小两口住了十天,带着王芽熟悉府里的事。王芽也是个聪明的姑娘,很多事情说个两遍就明白了。

待王芽熟悉了新环境之后,君玲就把赵安宣存在自己这里的银子,装在一个匣子里,全交给了王芽。对王芽说道:“这里面有六千五百两银票,其中三千五百俩是之前分家所得。剩下的三千两,是分家后十一分得的那份(分家后,烤鸭、咸鸭蛋、松花蛋生意分的银钱),现在我就全交给你收好。”

王芽见君玲拿一下子给她这么多银钱给她,有些不敢要:“娘,还是你收着吧,我怕弄丢了。”说完求助的看着赵安宣。

君玲:“拿着吧,十一不是还想要做生意吗?你不要他哪里来的本钱。”

赵安宣对着王芽点头,示意她接下,王芽这才战战兢兢的收下装银票的匣子。

君玲见王芽接过匣子,又说道:“十一,芽儿,你们好好的在这边过日子,我明天就搬回那边院子去住了。”

王芽:“娘,你再住些日子吧,我还有好多东西没学会呢。”

君玲笑着温和的说道:“该教的我都教了,你是个聪明的姑娘,我相信你会把你们的小家管得很好的。你要是有实在拿不定主意的,你就问你相公,他会教你的。”

王芽的脸皮薄,见君玲如此说,就没再继续说下去了。

“娘,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带着娘子回房了。”

“好,你们去吧,等会儿吃晚食再叫你们。”

赵安宣和王芽回到自己的房里,王芽就说道:“相公,这些银票还是你收着吧,让我收着,我晚上估计都不敢睡觉了。”

赵安宣:“行,那我就先收着。”说完从匣子里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王芽:“芽儿,这个你留着家用。”

王芽接过银票一看,不认识银票上的字,不知道是多少银钱,颇不好意的小声问道:“相公,这是多少银子?”

“一百两啊,怎么了?。”

“相公,我以前在娘家时没见过银票,不认识这银票上的字。相公,你以后有空的时候,也教教我认字。我跟着娘学管家的时候,就特别想学认字,但又不好意思说。”

赵安宣看着王芽娇羞的脸和红润的嘴唇,忍不住在王芽的脸上摸了一把,低声说道:“好啊,我夫人这么上进,为夫一定会教你的。不过,为夫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跟夫人你探讨一下。”说完一把抱起王芽,然后往床边走去。

王芽害羞的靠在赵安宣怀里:“相公,现在还没有天黑呢!娘还等着我们去吃晚食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